书城文化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46199400000053

第53章 曾国藩建国民练勇的思想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晚清军事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历任内阁学士,礼、兵、刑、吏等部侍郎。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曾从侯仁、唐鉴讲习程朱理学,熟悉古代典章制度及兵略。咸丰二年(1852年),丁母忧回籍。三年,奉命帮办湖南团练,以对付太平军。四年,练成湘军,率其水师、陆师与太平军作战,初败于岳州(今湖南岳阳)、靖港(今望城西),为此曾投水寻死,被救起。后在湘潭获胜,又攻克太平军占领的岳州、武汉,率部东下,破田家镇。五年,年初进兵江西九江、湖口,其水师在都阳湖中为太平军重创,只得退兵。这年,曾应湖北巡抚胡林翼之请,派兵援攻武昌。六年,严守南昌以防御太平军石达开部。年底,乘太平天国发生内讧、石达开率主力回救天京(今南京)之机,占武汉,围九江。七年,因父丧回籍。八年,先克九江,继小心堵截太平军。九年,与湖北巡抚胡林翼共谋四路攻皖之策,定计围困安庆。

十年,授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奉命驰援苏南。他一面上疏力陈安庆之围不可撤之理,一面亲率一军进驻安徽祁门,以便开赴苏南,后被太平军围困。解困后,坚持长围打援之策,继续攻安庆。十一年,督其弟曾国荃军攻陷安庆,奉命督辖苏、皖、赣、浙4省军务,巡抚、提镇以下咸归其节制。同治元年(1862年),以安庆为大本营,部署大进攻战略,令浙江巡抚左宗棠率湘军自江西进攻浙江,命江苏巡抚李鸿章率淮军自上海进取苏南,令曾国荃率湘军沿江东下攻天京(今南京)。同治三年,大进攻战略完成,曾国藩因封一等侯爵。这年,因担心兵权过重引起猜忌,主动对湘军进行大规模裁撤。四年,奉命督办直隶、山东、河南3省军务,提出以静制动方针,以图遏制捻军纵横之势。五年,又提出聚兵防河方略,以围困捻军;但因捻军冲破开封南面芦花冈堤墙而东走,防河计划失败。六年,回任两江总督,授大学士。七年,调任直隶总督。九年,第三次出任两江总督。同治十一年(1872年),病卒于南京。谥文正。

曾国藩中年以前为文臣,中年组建湘军,统兵征战十余年,镇压太平军,围剿捻军,成为着名的儒将。他治理军事、政事之余,勤于读书,多所论撰,有《曾文正公全集》传世。他编撰的传世兵书有《虎门威远等处炮台图说》《武备辑要》《江苏水师奏议》《兵事手札》《重定营规》等。他丰富的军事论述和练兵经验等,体现于其《全集》及有关兵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