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46199400000026

第26章 从项羽的作战艺术看兵形势家的特点

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是项羽指挥的着名战例,其作战艺术在这两次作战中得以充分展现。

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前206年。赵地的反秦武装被秦军围困在巨鹿一带。项羽斩宋义后,见援赵诸军都不敢与秦军作战,遂遣英布、蒲将军领兵2万,渡河救巨鹿,初战胜利。项羽乘势领本部5万兵渡河,把战船全部沉毁,炊具全部打破,庐舍全部烧掉,每人只带3天的干粮,以示全军不获大胜,一人也不打算生还。楚军呼声动天,无不以一当十,屡败秦军,最后俘获20万秦军的主将王离,杀其副将苏角。巨鹿之围得解,原来持观望态度的援赵诸军都服属项羽。项羽率本部与诸军从南北两边夹击章邯统领的秦军,在三户津(今河北磁县西南)、汗水(漳河支流,今已涸绝)连破秦军,逼迫章邯率军请降。这一战,项羽运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原则,充分鼓动楚军将、士杀敌的豪情,实现对秦军主力的全歼,为推翻秦王朝立下第一奇功。

彭城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5年。这年三月,汉王刘邦联合项羽分封的诸侯,合兵56万,东向伐楚。这时项羽正率主力在齐地与田横作战,汉军乘机攻占楚都彭城。项羽闻知汉军伐楚,留诸将继续在齐地作战,自己带领3万精兵,南向从鲁(今山东曲阜)经鱼陵(今山东鱼台东南)奔赴彭城。楚军进抵彭城时,先向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复萧县,切断汉军西归之路。凌晨东向猛攻汉军,直至彭城,激战到中午,大破汉军。汉军先向北败溃,被楚军逼入彭城东北的谷水、泗水,死10余万人。汉军余部向南退入山中,被楚军追击到灵璧东边的唯水上,又被射杀、淹死10余万人。楚军形成数道包围圈,把刘邦团团围住,意图生擒。幸遇大风骤起,沙石飞扬,刘邦总算趁乱率数十骑乘机逃遁。这一战,项羽率兵远程奔袭近千里,先取萧县断敌归路,再选择凌晨发起进攻,战法巧妙,战机选择得极好。而汉军进入彭城后,每日宴饮,做梦也想不到楚军会来得如此快速。项羽以3万精兵攻敌数十万,夺回失地,歼敌20余万,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项羽精于作战艺术,《汉书·艺文志》把他归入兵形势家。兵形势家的特点是:“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用以概括项羽的作战艺术,相当准确。但项羽在战争策略和阶段性战略的制定方面显得目光短浅,又不注意用将策略和发展后方,导致其最终由优势变劣势,由主动变被动,以致兵败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