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军事思想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46199400000022

第22章 法家的富国强兵思想

法家主张富国强兵,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发展国家经济,尤其是发展农业。《管子》指出,守住领土关键在守城,守住城池关键在军队,军队的保障在民众,民众所依赖的是粮食。所以,富国一定以粮食为基础。发展粮食,搞好经济,是修明内政的重要标志。内政修明,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由此引申开来,《管子》并不反对战争,但却不主张长年征战。因为长年征战,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使国贫民饥,兵败失地。

《商君书》主张以战去战,以强大的军队去夺得天下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重战与重农相结合,以此为富国强兵的纲领。它提出,国君要教育人民专心从事耕战,即使粮仓充盈也不能放松农耕。要立法以保证耕战的推行:人们获取利禄官爵,只能走耕战这一条道路;压制和取缔那些妨碍农战的说客、游士和商贾等,重罚那些弃农畏战的人;广招韩、赵、魏的人民来秦国垦荒务农,并给予他们免除一定时期赋役的优惠,等等。

《韩非子》高度赞扬商鞅使耕战之士显贵的做法,认为这样能使国君地位尊贵稳固,使国家逐步走向富强。韩非指出,不重视农业,不作好战守的准备,使耕战之士困穷,蓄积财物寡少,是亡国的征兆。韩非也主张奖励耕战,但反对商鞅机械地以此赏功、赐爵、升官,而认为委任官员主要应看智能、才干。

法家重战重农,强调由此而实现富国强兵,是切合当时国情和战争需要的。这些主张对后世兵家的后勤供给思想和积粮备战思想有较深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