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尚勇篇
45446200000024

第24章 少年主帅陈玉成

19世纪50年代,我国南方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陈玉成便是这场革命运动中的一员青年名将。

陈玉成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14岁就参加了太平军。在作战中,他勇敢顽强,多次建立战功,很快便成了童子军的领袖。后来,由于他骁勇善战,智谋高超,得到了天王洪秀全的器重,被封为“英王”。

他17岁那年,太平军进攻武昌,但是,攻了几个月都攻不下。洪秀全就派陈玉成前去增援,陈玉成亲自率领500名精兵,出其不意地趁黑夜爬上城墙,摇旗高呼:“太平军进城了。”在一阵呐喊中,冲入敌阵。清军慌了手脚,一片混乱。就这样,武昌城被太平军一举攻下。

陈玉成19岁那年,清军把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今江苏南京)附近的军事重镇——镇江包围了,形势非常危急。陈玉成奉命率兵前往救援。他身为大将,亲自带领几名士兵,驾驶着一只小船,飞快地向镇江城冲去。清军炮船发现后,从四面八方围过来,子弹在耳旁呼啸,但陈玉成毫无惧色,沉着、勇敢地冲破敌人的重重包围,进入镇江城内,指挥太平军里应外合,把清军打得一败涂地,解了镇江之围。

由于陈玉成的赫赫战功,他20岁时便成了主将,主持太平天国的军事政务。

清文宗咸丰八年(1858年),陈玉成又指挥了著名的三河战役。当时,湘军包围了三河镇,陈玉成亲自率领一支部队解围。他趁着大雾,带领一支马队,连续击败了左、中、右三路湘军,并与城内的太平军合作,反而将围城的湘军包围,湘军头目在绝望中自杀,敌人全部被歼,打扫阵地,太平军光是缴获清军将领丢弃在地上的红蓝色帽子,就装满了八大箩筐。

陈玉成在战斗中所向无敌,“威名震天地”,被誉为“天朝第一个好角色”。

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年),陈玉成在安徽不幸被捕。敌人先是威胁恐吓,继而又用高官厚禄收买,劝他投降。可是,陈玉成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怒斥敌人道:“大丈夫死则死矣,何须惧哉!”敌人拿他没办法,便凶残地把他杀害了,当时他才25岁。

百姓对陈玉成非常尊敬和怀念。直到现在,安徽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我南英王为长城,哪怕胡人百万兵。

天朝有将如英王,穷人生活有保障。

言行导航

陈玉成作战勇猛,面对死亡大义凛然,25岁就英勇就义了,真不愧是“天朝第一个好角色”啊。尽管陈玉成的军队被镇压了,但是,他那种“英王”精神是值得推崇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能够舍弃生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可以说是可歌可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