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华民族国球——乒乓球
45444100000006

第6章 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2)

8.反手发不转球。速度较慢、弧线低、旋转弱,发不转球与发加转球结合运用。比赛中,一般用近似的手法先发加转球迫使对方搓回接,再运用隐蔽而突然的手法发不转球,使对手误判,为自己抢攻抢拉创造条件。

动作要点如下:当球从高点下降时,持拍手迅速从左后上方向前下方挥动,同时小臂作外旋转动,以减少拍面的后仰角度,用球拍的上半部碰撞球的中下部将球发出;落点尽量不出台。

(二)正手低抛发球

正手低抛发球又可以分为正手位发球和侧身正手发球两种。当对方正手位较弱时,运动员常会在正手位发球到对方的右侧,以便从其正手找到进攻的机会。当对方反手位弱时,运动员常会在反手位采用侧身正手发球发到对方的反手,伺机从其左方进行突破。

正手发球要比反手发球灵活自然,特别是直握拍的运动员,用正手发球能充分发挥手臂和手腕的作用。

1.正手发平击球。速度慢、力量轻、易掌握,是初学者学习发球的入门技术。

动作要点如下:两脚开立,左脚稍前,离台40厘米左右;身体稍向左转,向右后引拍;在球下降时,向前挥拍;拍面稍前倾,在球下落至与网同高时以小臂、手腕发力为主,向前轻轻击球中部,第一落点在本台中区;击球后,稍向前送,立即还原。

2.正手发侧上旋急长球(奔球)。球速快、弧线低而长,具有一定的右侧旋,落到对方台面,既前冲又会向右偏拐,使对方漏击或回出高球,为进攻其左方空当创造条件。这种球对付削球为主的对手更为有效。

动作要点如下:站位靠近球台的右方,身体离球台端线约为30厘米左右,左脚稍前,上体微前倾,收腹,并略向右方偏斜。持球手置于腹前,持拍手置于持球手的右后方。当持球手将球轻轻向上抛起时,持拍手向右后上方引拍。同时手腕要放松,球拍与台面成垂直状。

当球从高点下降到比网略低时,持拍手迅速以大臂带动小臂由右后上方向左前方挥拍,同时腰部也由右向左转动,在拍与球将接触的刹那间,拇指用力压拍左肩,食指略放松,同时手腕、手指用力向前抖动,使拍面从球的右侧中部向中上部摩擦。球的第一落点靠近端线。

3.正手发急下旋球。速度快、弧线低而长,具有一定的下旋。运用得好可以直接得分,或为抢拉抢攻创造条件。

动作要点如下:站位靠近球台左角,身体离球台端线30~40厘米左右,左脚在前,上体稍前倾,并向右方偏斜,持球手放在腹前,持拍手置于持球手的后方。当持球手将球向上抛起时,持拍手以大臂带动小臂向后方引拍,手腕略放松,使拍面呈垂直状。当球下降时,持拍手以大臂带动小臂用力,由后上方向前下方挥拍,在拍与球接触的刹那间,使拍面略为后仰,在球下降到略比网低时,拍面触球中下部,球的第一落点靠近球台端线。

4.正手发左侧下旋球。速度较慢、弧线低,具有较强的左侧下旋,运用得好可以直接得分,或为侧身抢攻、抢拉创造机会。

动作要点如下:站位靠近球台的左角,身体离台40厘米左右,左脚稍前倾,持球手置于腹前,持拍手置于持球手的后上方。当球向上抛起时,持拍手向后上方引拍,身体随着球拍后引而向右转动,同时手腕要外展,拍面稍后仰。当球下降时,持拍手由右后上方向左前下方挥拍,同时手腕手指跟着小臂运动的方向发力摩擦球。以小臂、手腕、手指发力为主,球拍从球的右侧中下部向左侧下部摩擦。落点根据战术需要而定。

5.正手发左侧上旋球。速度较快、弧线低,具有较强的左侧上旋。比赛时运动员常把左侧上旋球与左侧下旋球配合使用,为抢攻、抢拉创造条件。

动作要点如下:引拍幅度略比右侧下旋球大一点,手腕稍放松,使拍面稍后仰。当球下降时,持拍手迅速由右上方向左下方挥拍,在拍触球时,小臂、手腕、手指向左斜前上方用力,摩擦球的左侧上部。

6.正手发加转下旋球。球速慢,弧线低,具有强烈下旋,发得好易直接得分,或为抢拉抢攻创造机会。

动作要点如下:当球向上抛起后,持拍手向右后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当球下降时,持拍手迅速由后上方向前下方挥拍,小臂、手腕、手指用力,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底部摩擦。

7.正手发不转球。速度较慢,弧线低,旋转弱。发不转球与加转球配合运用,一般先发加转球,再发不转球,但也有先发不转球后发加转球的。如果对手接不好,就易直接得分或为抢攻抢拉创造机会。

动作要点如下:发不转球动作方法大致与发加转下旋球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拍后仰角度小,击球中部或中下部,稍加向前推球力量,使作用力线接近球心,从而形成不转球。

(三)正手高抛发球

侧身正手高抛发球是吉林省的刘玉成于1964年创造的。

它的主要特点是抛球高达2~3米甚至更高,这可起到三个作用:第一,分散对方注意力,使对方先注意高抛球而忽视触球瞬间的动作;第二,高抛发球与低抛发球的节奏明显不同,二者配合好,可以相映生辉;第三,抛球高,可增加球下降时对拍子的压力与挥拍击球的力量,形成合力发球,使球发得低、急、快、转、拐。另外,其飞行弧线亦与低抛发球迥然有异。

高抛发球是一种很好的发球,但人人都发,并继而将其他发球近于偏废,就大大削弱了高抛发球的威力,为使其永葆青春,起码应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从我国乒乓球发展的全局出发,在发球种类上应特别鼓励,提倡“百花齐放”,应使许多过去行之有效的发球随时代而发展,继续克服发球“单一化”现象。

第二,高抛发球必须具有旋转、落点、速度、节奏上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紧紧围绕着为自己独特打法服务的目的。

侧身正手高抛发球要点如下:站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脚与肩同宽,身体与球台端线成60°角左右。抛球是发此球的重要一环,抛不到合适位置就不可能发出有质量的球。掌握好击球点,发球要符合规则要求。

整个动作路线是先由右后上方向左前方做一弧形挥拍动作。当球拍从右向左挥动,触球左侧下部为左侧下旋球、触球左侧上部为左侧上旋球,腿、腰、臂、手腕、手指协调发力,击球点在腰的右侧前,离腰15厘米左右。不要离身体过远、过近、过高、过低。

(四)反手高抛发球

反手高抛发球是在反手低抛发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发球。抛球高,旋转强。常见的有反手高抛发右侧上旋球和右侧下旋球两种。两种旋转球经常结合使用。运用得好可以直接得分,也可以为抢拉、抢攻创造条件。

反手高抛发右侧上旋球和右侧下旋球的动作要点如下:站位及准备姿势与低抛发球相似。持球手先向上用力抛球。当球从高点开始下降时,持拍手向左上方引拍,上体也同时略向左转,用以增大击球的距离。发右侧上旋球是在球下降到接近头部高度时,持拍手从左上方经身前向右下方挥摆,球术密切结合起来。一般来说,擅长正手抢攻的运动员,站位应偏球台左边。正、反手都能抢攻的运动员,可以站在球台的偏中位置去发球。

下蹲发右侧上旋球和右侧下旋球动作要点如下: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方偏斜。持球手轻轻将球向上方抛起,持拍手将拍上引,稍高于肩部,小臂、手腕放松以便击球时发力。抛球后,半蹲或深蹲,当球下降到与头部等高时,持拍手迅速由左后向右前方挥拍。拍触球中部向右侧上部摩擦为右侧上旋球,从球中下部向右侧下部摩擦为右侧下旋球。

下蹲发左侧上旋和左侧下旋动作要点如下:站位较平,身体正对球台,持球手轻轻将球向上方抛起,持拍手向右下方引拍,小臂、手腕放松以便击球时发力。抛球后,半蹲或深蹲,当球下降到约为头部等高时,持拍手由右后方向左前方挥拍,拍面触球右中部并向左上方摩擦球为左侧上旋球,拍面从球中部向左侧下部摩擦为左侧下旋球。

(第五节)接发球技术

乒乓球比赛是从发球和接发球开始的。接发球是比赛中每一分的第二板球。它必须建立在对对方发球判断及时和准确的基础之上,所以它是一项在被动中求主动的技术。

接发球接得好可以直接得分;可以破坏对方的发球抢攻,限制对方特长技术的发挥;可以为自己下一板(第四板球)的抢攻和特长技术、战术的发挥创造条件;常能打乱对方的战术意图,还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

接发球要力争积极主动。能拉则拉,能攻则攻,尽量少搓,建立以抢拉、抢攻为主的指导思想。

不能拉或攻时,也要力争控制或调动对方,破坏对方的发球抢攻。为第四板抢攻抢拉创造机会。

接发球要突出“快”、“变”。“快”即不管用什么技术接发球都要讲究快速变化,以快为主,不仅拉、推、点、攻要速度快,搓、撇也要快。“变”即接发球的方法要多样。落点、旋转、速度都要多变。

一、接发球的判断

由于发球者可以主动改变发球的旋转、力量、速度、落点,接发球是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接发球者提高对来球性能的判断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正确地判断,才能决定正确的回击方法。

观察对方发球前的引拍方向和拍触球时的发力方向判断来球的旋转。一般情况下,向上引拍,向前下方发力切球是下旋球;向下引拍,向前上方发力摩擦球是上旋球;向左引拍,向右斜前上方发力摩擦球是右侧上旋球;向右引拍,向左斜前上方发力摩擦球是左侧上旋球;向左斜上方引拍,向右斜前下方发力摩擦球是右侧下旋球;向右斜上方引拍,向左斜前下方发力摩擦球是左侧下旋球;向后引拍,向前发力击球是快急球。

从对方发球时挥臂动作的幅度和手腕、手指用力的大小,判断球落点的远近和旋转的强弱。挥臂幅度大、力量比较大、球速比较快,其落点离接发球者近。手腕、手指用力大,作用力不通过球心,则旋转强;反之则弱。

从发球者拍面所朝方向和挥臂方向判断来球是斜线,还是直线。发球者如发右方斜线球,拍面方向对着接发球者的台面右角方向,手臂向斜前方挥拍击球。发球者如发直线球,拍面方向朝前,手臂由后向前挥拍击球。

从发球者发球时的第一落点判断来球是长球,还是短球。发球的第一落点靠近发球方的端线一般是长球,靠近球网为短球。

从对方发球后在空中飞行的弧线和着台后弹跳情况判断来球的旋转。一般来说,下旋球飞行速度慢、弯曲度小,着台后前冲力小,上旋球飞行速度快、弯曲度较大。着台后有一定的前冲力。着台后向左端拐的是左侧旋球,向左端拐的是右侧旋球。

判断使用两面不同性能球拍发球的旋转性质,一要记住两面不同性能球拍的颜色及各自的性能,二要听对方球拍击球的声音以区别来球的旋转性质。一般来说,击球声音较响的一面是长胶或防弧拍,声音不太响的那一面是反胶或正胶拍。

二、一般的接发球规律和最基本的回接方法

接上旋球、快急球,可采用反手推挡、快拨、攻球或正手攻球,拍面前倾,击球的中上部,向前向上发力。

接下旋长球,可采用反手搓、削或正手搓、削,搓或削时,拍面后仰,搓、削中下部多向前用力。采用正手或反手拉回接时,一定要多向上向前发力拉。

接左侧上旋球时,可采用反手推挡、快拨、攻球或正手攻球回击,拍面稍前倾,并向左偏斜,击球偏右中上部,以抵消来球的左侧上旋力。接左侧下旋球时,可采用正、反手搓、拉回接,拍面稍后仰并略向左偏斜,击球偏右中下部,以抵消来球的左侧下旋力。

接右侧上旋球时,可采用反手推挡、快拨、攻球或正手攻球回接,拍面稍前倾,并向右偏斜,击球偏左中上部,以抵消来球的右侧上旋力。接右侧下旋球时,可采用正、反手搓或拉回接,拍面稍后仰并略向右偏斜,击球偏左中下部,以抵消来球的右侧下旋力。

回接近网短球,可采用快搓、快点、撇、拉等方法,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回接,都要及时上步,以获得最佳击球时间,以小臂、手腕、手指发力为主,同时还要根据来球的旋转性质,调节拍面角度、发力方向。

长胶、生胶、防弧胶的发球基本属不转球,可用相应的方法回接。

总之,从理论上搞清了判断发球旋转性质的方法和接发球的一般方法后,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多看、多接,逐渐提高接发球的命中率和质量。

(第六节)推挡技术

推挡球是我国直拍快攻打法的主要技术之一。它具有站位近、动作小、球速快、变化多等特点。反手推挡的动作小,出手较快,推挡时手腕能灵活地调节拍面,控制球的能力较强。因此,推挡不仅是有效的积极防御手段,而且还可以通过速度、力量、落点和旋转的变化,为正手进攻创造机会或直接得分。

一、挡球

球速慢、力量轻、动作简单,它是初学者的入门技术,反复练习可以熟悉球性,在比赛中也可以用来防御。

动作要点如下:站位近台,离台约40~50厘米左右,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前,重心在两脚之间。大臂和肘要靠近身体,小臂与台面平行,拍面垂直,引拍至来球落点后方,重心由两脚间移至右脚。大臂带动小臂向前推出,在上升期击球中部,借力回击,重心又由右脚移到左脚。迅速还原成基本姿势。

二、快推

动作小,回球速度快,线路变化多,有一定的力量。在比赛中可以变化落点,起助攻作用,也可以直接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