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华民族国球——乒乓球
45444100000010

第10章 乒乓球运动的主要战术

(第一节)发球抢攻战术

发球抢攻是各种类型打法利用多变的发球,先发制人、力争主动的一项主要战术,是比赛的重要得分手段。它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发球质量和第三板的进攻能力。运用好发球抢攻,一开局就能先声夺人,给对方一个下马威,打乱对方的战略部署,造成对方的慌乱。特别是关键时刻,运用发球抢攻战术尤为重要。相持时可以用它打开局面,力争主动;领先时可以用它来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战胜对方;落后时可以用它作最后的搏杀,力挽狂澜,反败为胜。

一、运用发球抢攻的注意事项

每个运动员必须有两套较精的发球抢攻战术,最好是正、反手各一套,再配合其他战术。多而不精或单一化都不好。

每个运动员要根据自己的打法特点,针对不同类型打法,对发球的落点、旋转、速度都要有区别。

要注意发球与抢攻的配套,发球时要预测对方用什么方法接、接到什么位置,自己要想好下一板怎么攻。不能只想到让对方直接吃而不准备下一板的进攻。

要注意发球抢攻与其他战术的配合,不能一心只想发球抢攻,当对方接发球控制很严密而无法抢攻时,就应过渡一下,找机会再进攻。

注意提高发球的质量,将发球的速度、落点、旋转变化结合起来,发球时力争做到动作隐蔽、突然,发出的球针对性要强,要为抢攻创造更多机会。

抢攻时要果断,命中率要高,这样对方接发球时就会顾虑重重,从而增大了发球的威力。

二、常用发球抢攻战术

常用的发球抢攻战术有以下几种:

1.以正手发加转球与不转球,侧身正手发加转球与不转球,反手发加转球与不转球至对方中路或右方近网短球为主,配合发左方长球。一般先发加转的近网短球,控制对方不能抢攻或抢拉,再发不转球伺机抢攻或抢拉。

2.侧身正手高抛发球或低抛左侧上(下)旋发球的落点是左方底线、左方大角,中路底线配合右方近网短球和直线奔球,伺机抢攻抢拉。

3.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至对手右方或中路偏右近网短球,配发左方底线长球,伺机抢攻或抢拉。

4.反手发急上旋球或急下旋球为主,配合短球伺机抢攻或抢拉。

5.下蹲发左侧上(下)旋球与右侧上(下)旋球,根据对方情况灵活运用,伺机抢拉、抢攻。

(第二节)接发球战术

一、接发球战术的指导思想

力争积极主动,能拉的一定要抢拉,能攻的一定要抢攻,尽量少搓,树立抢拉、抢攻为主的指导思想。

不管用什么技术接发球都要突出“快”字,还要突出“变”字,多变化接发球方法,多变化接发球的落点、旋转、速度。

接发球不能拉或攻时,也要尽量控制或破坏对方的发球抢攻,为自己抢攻抢拉创造条件。

接发球后如果被对方抢攻,要准备打相持球,寻找机会,由被动变主动。

二、常用的接发球战术

接发球抢攻或抢拉是对付对方发的各种上旋球,侧上、下旋球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接发球方法。当对方发球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判断对方发球的旋转、落点、速度,如果发的是长球或半出台球,应及时移动步法,抢到最佳击球点,大胆采用抢攻或抢冲接发球。

常用的接发球战术有以下几种:

1.用推(拨)接发球,将球接到对方弱点位置。运用这种接发球战术时,应击球速度快、弧线低、落点刁。

2.用搓接发球,当对方发强烈的下旋短球或侧下旋短球时可以快搓摆短,配合快搓两角底线长球,争取抢先拉或攻。

3.用削接发球,是削攻类打法回接出台长球常用的接发球战术。接球时,以加转削球控制反手大角为主,配合削加转球与不转球至正手大角。运用此套战术,要加强削球旋转和落点变化来控制对手,减少对方发力攻或冲的机会,争取形成相持或主动的局面。

接发球针对性要强,如果对手追身球差,接发球时就往追身位快点或抢冲。如果对手攻短球差,接发球时就快搓摆短。总之,要破坏对方的发球抢攻能为自己下板(第四板)抢攻创造条件。

(第三节)对攻战术

对攻战术是进攻型打法在相持阶段常用的一项重要战术。进攻型打法主要用反手推挡或反手快拨、反手攻球、反手弧圈球、正手攻球或正手弧圈技术,充分发挥快速多变的特点来调动对方,以达到攻击对方的目的。

常用的对攻战术有以下几种:

1.紧压对方反手,伺机正手抢攻或抢冲、侧身正手抢攻或抢冲;运用此套战术时,侧身前要主动制造机会,用反手推挡、攻球、弧圈球压大角度、压追身、突然加力一板,伺机抢攻或抢冲。

2.压左调右,伺机抢攻或抢冲。如果对手正手位攻击力弱,则可压住反手,突变正手,运用好可以直接得分或争得更多的主动。如果对手侧身好,则应压住其反手,突变正手,既可偷袭空当,又可遏制对方的侧身抢攻。

3.调右压左,伺机抢攻或抢冲。此战术是常用来对付反手位攻势较强或防御较好的对手。所谓调右压左,就是先打对方的正手,把对手调到正手位,迫使对手离台,然后再攻其反手位,伺机抢攻或抢冲。

4.攻两大角战术,是在比赛中争得主动时常采用的一种战术。交叉攻对方左右两大角,使对手左右大范围跑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5.用加、减力量推压反手,中路为主,配合变正手,伺机进攻。这是对付中台两面攻或两面拉运动员的有效战术之一。先用加力推或反手攻压住对手反手或中路,迫其离台,然后再用减力挡引上来,或快推两大角,以调动对手前、后、左、右奔跑。打乱对手阵脚后,伺机进攻。

我国曾获第3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的郗恩庭,人们赞扬他有三件宝:“发球、推挡、前冲球。”郗恩庭在单打决赛时,与约翰逊前四局打成2∶2,第五局又打成13平,这时郗恩庭用了推挡这件宝,他用反手加力推挡压住对方反手,由于加力推力量重,约翰逊只好后退用拉弧圈球与郗恩庭相持,郗恩庭见此情况,突然用减力挡将球回到对方的正手迎网处,约翰逊措手不及,连丢二分,比分打到18∶15时,郗恩庭再次用减力挡成功,从而稳定了有利局势,最后以21∶18战胜约翰逊,而荣获第3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6.连压追身或正手,伺机进攻。这是对付反手攻击力量较强运动员时常常采用的一种战术。因为这种类型打法的运动员往往是反手攻球技术好,正手攻球较弱,中路球更是致命的弱点。因此,用推挡或反手攻球压对方追身或正手,然后伺机进攻。

7.紧压对方反手,等着对方变线,用正手抢攻。一般多在对方用压反手变正手的战术时运用。运用此战术的运动员正手攻球技术要好,压对方反手要凶,当对方变自己正手时可以迅速打回头或正手抢攻。

8.改变击球旋转性质。一般在对推中,突然加力推后,往往再用推下旋球使对方来不及反应,运用好可以直接得分,或为下一板抢攻制造机会。

(第四节)拉攻战术

拉攻战术是进攻型打法运动员对付削球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运用一般拉球、小上旋球、弧圈球制造机会,然后伺机突击、扣杀、抢冲,从而发挥拉攻战术的威力。

常用的主要拉攻战术有以下几种:

1.拉一角为主,伺机突击自己的特长线路或中路追身。具体拉哪一角,要据对手正、反削球情况而定,如果对手反手削球不稳、旋转变化不大或反手攻击力较弱,则选择拉反手一角,伺机侧身突击斜线或中路追身。斜线的线路长、命中率高,是进攻型打法运动员的特长线路,而中路追身是削球运动员共同的弱点,易回击高球或直接失误。如果对手正手弱,则选择拉正手后,伺机突击或抢冲中路追身。

2.拉中路杀两角或拉两角杀中路。拉中路杀两角是先拉中路,然后伺机杀两角。而拉两角杀中路是先拉两角,然后伺机杀中路或空当。由于中路削球难度大,很难削出旋转强、落点刁的球,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突击机会。所以这一战术是进攻型打法运动员常用的拉攻战术。

3.拉一角杀另一角。根据对手削球的情况而定。一般是拉对手削球质量不高、反攻能力较弱的一角,然后伺机杀另一角。由于拉与杀线路的变化大,常使对手陷于被动或失误。

4.拉吊结合,伺机突击或抢冲。拉吊结合是先拉长球,迫使对手退台削,然后再放一板短球调动对手上台接球,长拉短吊,调动对手,打乱对手的节奏,然后伺机突击或抢冲。但吊球弧线要低、落点要刁,避免对方反攻。

5.拉搓结合,伺机突击或抢冲。拉搓结合就是先用拉球把对方逼至远离球台,再用快搓一板引对方上台接球,然后伺机突击或抢冲对手中路或反手,使对手来不及退守而失误。

6.稳拉为主,伺机突击或抢冲。稳拉为主这种打法,稳中带凶,一拉就是数十板,然后再伺机突击或抢冲。它常用来对付耐力差、反攻能力不强的削球运动员。

(第五节)搓攻战术

搓攻战术是进攻型打法的辅助战术之一,主要是利用搓球的旋转和落点变化,为进攻创造机会。这一战术为基层比赛普遍采用。搓攻战术也是削球型打法争取主动的重要战术之一。

常用的搓球战术有以下几种:

1.慢搓与快搓结合,伺机抢攻或抢冲。慢搓两角长球,迫使对方后退,再快搓近网短球,调动对方,伺机抢攻或抢冲。

2.搓加转球与不转球,伺机抢攻或抢冲。先搓加转球,然后再用相似的动作搓不转球使对方将不转球误判为加转球,而用搓加转球的拍面角度去搓不转球,使球搓高,此时即可抢攻或抢冲。

3.搓中突击是两人在对搓中运用搓球的旋转、落点变化,当对方搓回的球击球点稍高时,就应大胆突击或抢冲。

4.搓中变推或抢攻。如果对手使用不同性能的球拍,当搓过来的是不转球时,可用推挡回击或直接抢攻。

(第六节)削中反攻战术

削中反攻战术是削攻类型打法的主要战术。这套战术用削球变化旋转和落点,迫使对手在走动中回击失误或接出高球,伺机反攻。

运用这套战术的基础是削球,要求具备能与对手拉攻相持或主动的局面,能为进攻创造条件,同时还要求具备走动中进攻的能力,以便不失时机的反攻。在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男子团体冠军的主力队员丁松有三件宝——“快攻、稳削、发球好”。在中国与瑞典男子团体冠亚军争夺战中,丁松对卡尔松,卡尔松拉出强烈的弧圈球,丁松稳削不乱,而且常常正、反手“回头”打反攻,打得卡尔松一筹莫展。丁松把削球和攻球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削中反攻战术的威力。

常用的削中反攻战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削加转球与不转球,伺机反攻。旋转变化是削球运动员争取主动的有力武器。一般是先削加转球至对方反手,使对方不能发力攻或冲。再突然削不转球至对方正手,伺机抢攻。削加转球与不转球要尽量加大旋转差异,压低削球弧线,旋转差别越大,弧线越低,给对方的威胁就越大。使用不同性能球拍的削球运动员,更应充分发挥其容易制造不同旋转性质球的特点,为自己反攻创造更多机会。

2.逼两大角,伺机反攻。具体先逼哪一角,要根据对手的技术情况而定。如果对手侧身正手抢攻抢拉好,就可以先逼右角,再逼左角。如果对手右方攻势强,就先逼左角,再逼右角,使对手在跑动中击球,回击失误或出高球,伺机反攻。

3.对付长、短球的战术。若对方采用拉搓或长、短球战术,来球较高时,可直接上前用正、反手反攻,对方短球控制较低时,可采用快搓摆短或控制一板到对方攻势弱的位置,然后伺机反攻。如果对手是使用长胶球拍削球运动员,可以倒拍快搓加转球与不转球至对方两角后,伺机反攻。

4.削、挡、拱结合,伺机反攻。如果对手使用长胶球拍,在对方搓球至反手时,突然上台用反手拱斜线或直线,然后伺机用正、反手抢攻。当对方轻拉时,可轻挡对方反手,迫使对手改搓或轻轻将球托起后,迅速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