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轻轻松松把孩子培养成才:让孩子接近完美的12个关键
45438800000025

第25章 成熟篇(4)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挣了钱之后,除了去存钱和花掉之后,还可以捐赠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通过向别人捐钱,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同时还可以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通过让孩子捐钱,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把自己挣来的钱捐出去,会和花钱一样有意义,甚至比花钱更有意义。它可以让自己感到满足,让自己觉得有能力去为社会、为别人做一些事情,尽一点责任。这也是孩子所必需具备的理财素质之一。有些孩子觉得捐钱是一种浪费,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才挣来的钱,不应该捐给别人。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认知,父母要尽快纠正孩子这种错误。

5.让孩子学会借钱

当孩子想要买一件东西,但是,他又没有足够的钱,这个时候,就需要借钱了。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当自己遇到困难时,适当地借钱会让自己度过难关。当然,孩子借钱的对象会是父母。当父母借给孩子钱之后,不要因为金额少或是其他问题而不让孩子还钱,这会养成孩子借钱不还的坏毛病。如果孩子借了父母的钱,父母要让孩子写下借条,上面要写清楚什么时候还钱,如果到时候不还应该怎么办。这样就会让孩子知道,做人要讲信用,说什么时候还就要什么时候还。

6.让孩子学会钱生钱

当孩子学会花钱、赚钱、存钱、捐钱、借钱之后,孩子就可以深深地体会到:钱是一种可以为人所用的东西。但是,除了以上几种用钱的方法,钱还可以用于投资。投资是指人用钱去参与那些被认为是能获取利润的事业或去购买那些被认为是可以增值的东西。如果投资获得了丰富的回报,投资人的财富就会极大增长,也就是让钱生钱。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投资,这也是训练孩子理财素质的重要内容。

学会合理支配金钱——培养孩子健康的金钱观什么是金钱观?简单地说,就是对金钱的认识、分配与使用方法的思考与行为模式。现在,有很多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钱——这个神奇的东西。然而,有些孩子对于钱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因此,父母就需要多给予孩子一些正面的教育与示范,这样就能帮助孩子在未来处理金钱的事物上,奠定一个良好的习惯。

教育专家警告我们要让孩子铭记拿破仑·希尔的忠告,切勿因金钱而丧失自由,丧失人格,要建立完善的人格,才会享受到金钱的快乐。因此要告诉你的孩子,仅仅成为一个富人还不够,还要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享有完美人格的人。

有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拥有了正确的金钱观,那么他就拥有了一半的理财能力。美国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就是因为有位股票经纪人的父亲,所以从小就对股票产生了浓厚兴趣,乃至后来成为投资大师。美国基金评审机构的晨星公司总裁菲利浦,也是从初中就开始接受父亲的基金知识的教导而成长起来的。现在的父母往往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从生活中训练孩子的正确金钱观,这样对其成年后的理财理念和技能都埋下了隐患。

那么,如何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呢?父母可以从下面几点开始做起。

1.训练孩子的责任感

美国的一家杂志曾经针对9~14岁的读者一份调查中指出,如果一个孩子有着同定的零用钱,那么这个孩子的储蓄也就比较多,这个孩子在花钱的时候也会比较理智,对钱的感受相对也比较快乐。而一个没有固定零用钱的孩子,几乎根本就没有什么储蓄,拿到钱就会乱花。这点说明应该适当给孩子一些零用钱。那么,应该给孩子多少零用钱呢?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算出自己一个月或是一个星期大概有多少开销,然后父母再适当给;或是可以以家务报酬的方式给。有的专家指出,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分子,他们做家务事是应该的,不应当索取报酬,但是额外的家务活可以适当给予报酬,这样既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赚钱的机会,也能够趁机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2.让孩子有一个储蓄的目标

当一个人有了目标,他才会朝着自己所订下的那个目标去努力,因此,父母可以让孩子订下一个长期或是短期的储蓄目标。比如,孩子想要一样东西,父母就可以激励孩子,如果把自己的零用钱攒下来,三个月之后就可以买到这个东西。这样一来,孩子就可以有节制、有计划地花钱。如果孩子没有什么目标,没有了钱就会伸手向父母要,根本就没有储蓄的机会。因此,父母要和孩子约定好,如果孩子想要什么东西,要让孩子自己攒钱去买;或者是父母拿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需要孩子自己攒。这样,孩子有了目标,他就会有了攒钱的欲望,也就会开始慢慢攒钱。

3.让孩子学会取舍

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遇到两个东西,两个都非常喜欢,但是,不管是因为经济状况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都只能让他买其中的一个,这就需要他舍弃另外的一个。有的孩子懂得取舍,他就会选择自己最需要的或是自己最喜欢的那一个。剩下的那一下,等到自己有钱,或是有条件了再去买回来。但是,也有很多孩子不懂得取舍,他们看到两个东西都非常喜欢,也不管自己可不可以负担得了,就把两个东西都买了下来,于是就导致了花钱不知道节制,或者是把信用卡刷爆。因此,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取得,比如,当孩子和父母一起去商店,孩子选择了几样自己最喜欢或是最需要的东西。这个时候,父母可以让孩子选择出其中的一个,要向孩子声明,只能选择一个。要不然就不给其付钱,这样慢慢孩子就会懂得取舍,慢慢的也就会学会消费。

4.让孩子通过打工了解赚钱的滋味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关专家认为,父母应该让中学阶段的孩子利用寒暑假去打工。让他们通过打工,体验劳动的艰辛滋味,也让他们知道赚钱是不容易的,是要付出劳动的,这样才会让他们能更加珍惜金钱。这一点,中国的父母做的非常不够。他们只知道让孩子学习,让孩子把学习当成首要的任务。其实,父母更应该让孩子学会生存,只有先学会了生存,才会有学习的可能。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体会一下赚钱的辛苦,让孩子知道,他们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

有一个孩子的父亲曾经讲了这样一件事情。他在美国的时候,和一些香港巨富家庭子弟有接触,他感触很深。这些孩子,大多有在美国打工的经历。家里绝不是缺乏资源,可是很多孩子要自己打工挣零用钱。他曾与一位香港社会学家探讨此事,到底这是一个家族的偶然兴起,还是有意为之。这个社会学家说,这是家族培养接班人精心设计的战略。看到这些富家子弟在路边摊上买日用品和礼物;假期在公司里从底层做起去认真地实习。这些孩子从小就明白了工作的价值和工作给他们带来的满足感,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财富。

合理地给孩子零用钱

什么是零用钱?就是孩子可以自由支配、满足自己需要的花费。孩子越大,自我意识越强,就对零用钱有着越多的需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都会考虑给孩了一些零用钱。因为孩子大了,总有些父母考虑不到的需要,而且也应该让孩子懂得钱的价值,让孩子在花钱中学会合理消费,尝试自我管理,为孩子以后的自立打下基础。但父母又往往会担心,孩子会将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比如:买摊位上不卫生的小吃、买游戏卡、买乱七八糟父母搞不懂的玩意儿。

为了不让孩子养成乱花钱的习惯,也有些父母不给孩子零用钱,他们害怕孩子养成了花钱的习惯后一发不可收拾。的确,父母的担忧不无道理,使用金钱不当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这并不是说,孩子越少花钱越好,能不花钱最好。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花钱”是独立的一种表现,以前都是父母买好了给孩子,孩子只要接受就好了;而在“花钱”的过程中,孩子是主动方,是可以自由选择与做决定的。让孩子自己花10元的这份感觉,比父母给他买100元的东西还要让他觉得舒服。因为很多东西父母或许认为孩子不需要,就不会给孩子买,其实则不然。比如:小浣熊干脆面里的水浒英雄卡,父母会觉得没意义,但孩子会觉得意义重大,因为“其他孩子都有”;父母说“悠悠球有一个就是了”,但孩子说“不同的悠悠球有不同的玩法,如果我不会玩,就没人和我玩了……”

可见,大人往往考虑了“钱”的实际价值,而孩子则是在乎与同龄人的相似。因此,与其孤立地限制自己的孩子,不如从孩子的伙伴中寻找孩子成长的轨迹,帮助孩子了解他的实际需要,引导孩子将钱用得更好。切勿用断掉或减缩孩子零用钱的办法,来打消孩子的“不合理念头”,以使孩子走入“说谎”、“骗钱”,甚至“顺手牵羊”的歧途。

给孩子零用钱怕孩子乱花,不给孩子零用钱怕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对于这个问题父母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其实,现在的孩子不可能在没有金钱的情况下生活。让孩子接触金钱,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情。如果父母不给孩子零用钱,或者是严格控制孩子的零用钱,孩子就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会觉得孤独压抑

有些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太过苛刻,他们对于孩子的花钱问题会严格控制,让孩子觉得没有一点点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和周围的同学、朋友慢慢隔开,孩子就会感到一种孤独、压抑和苦闷的感觉。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很长的时间,有些孩子就会因为受不了而离家出走,或者是做出一些父母想象不到的事情。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和父母这种严格控制孩子是有很大关系的。

2.孩子会觉得茫然无助

有一些父母可能是因为太疼爱孩子了,他们会对孩子百般的呵护,不会让孩子吃一点亏,受一丝委屈。不管孩子想要什么,只要孩子说出口,父母就一定会答应孩子,直至让孩子满意为止。其实,这样对孩子并不好,这样的孩子如果走上社会的话,他们一点生活的能力都没有。孩子总是会长大,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离开父母之后就需要独立支配金钱,这个时候,孩子往往会感到茫然无助。让他去买东西,不是不知道买的东西是真还是假,就是多花了很多冤枉钱。

3.孩子会变得挥霍无度

有些孩子生活在经济条件优越的环境中,并且父母又十分疼爱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不会限制孩子花钱,看到孩子无度的花钱,有些父母甚至感到自豪。他们认为,自已有能力让孩子这样无度地花钱,认为孩子可以随心所欲,这样孩子就会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才不会留下什么遗憾。其实,父母这样的做法只会造成孩子的挥霍无度,而且不能够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金钱的价值,也不能够让孩子合理地使用金钱,更不能够锻炼孩子获取金钱的本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零用钱必须要给,重要的是要给的合理。怎么样给孩子零用钱才算是合理呢?

有很多父母都不是定期或是定时给孩子零用钱,而是当孩子向父母请求给钱的时候,他们才会不正规地、无计划地给孩子们钱。父母这种给钱的方式是不会教会孩子如何理财的。父母这种给钱的方式只会让孩子觉得,只有自己去恳求父母给钱,他们才会给。并且,并不是孩子每次请求都可以拿到钱,而是通过父母的决定,才可以知道拿不拿得到钱。如果父母能够定期给孩子零用钱,这种问题就可以避免了。

很多父母对于给孩子多少零用钱而有不同的意见。有些父母会在孩子把一些家庭杂务都干完,或是把分给孩子的家务劳动做完之后,才会发给孩子一些零用钱;还有一些父母是定期给孩子发放零用钱,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去做家庭杂务或是没有做父母分给的家务劳动时,又或者是当孩子做错了一些事情之后,父母就会将发给孩子的零用钱收回来,以此当做是对孩子的一种惩罚措施。如果父母长期这样做的话,就会让孩子养成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只有孩子需要金钱或是想要得到金钱的时候,他才会去做事,他们会把做家庭杂务当做是取得零用钱的唯一途径,而不认为是自己作为家庭中一员的责任。当然,还有一些在定期给孩子零用钱的时候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而且给孩子的零用钱都是固定数量的。这些父母的做法比以上两种做法似乎更有利于帮助孩子学会怎么样进行预算,然而,它却不能够让孩子了解劳动和报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最好的办法是将后面两种方法灵活地结合在一起。父母可以定期给孩子发放一份通过预算而又是固定数量的零用钱。这一部分零用钱只是孩子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所分到的家庭收入的份额。与此同时,父母也可以让孩子承担一些做家庭杂务的责任。如果他们让父母失望了,父母可以采取一些其它教育措施,而不应把他的零用钱没收了。此外,当孩子做这些额外的家庭杂务时,孩子们也应额外挣到一笔钱。这份额外的收入可以教孩子们了解到劳动与报酬之间的联系,而且这份额外收入能使孩子们做些自己喜欢做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