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科学指导体育锻炼
45437900000004

第4章 体育锻炼与营养(3)

食物中产生热能的物质有三种,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运动时的最佳能源,它提供热能最快,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也可以短时间地进行无氧氧化,产生热量。但是人体的碳水化合物的储存是有限的。在有氧的情况下,人体会燃烧脂肪来提供能量。所以运动生理学家主张我们从事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以消耗体内过多的脂肪。蛋白质一般是不用来供能的。它主要是用于运动后肌肉的修复和增长。我们吃的主食中,70%~75%是碳水化合物,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最好来源,遗憾的是,多年来人们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即“多吃主食会长胖”。实际上,人是否长胖取决于一天热能的摄入量,即三种产生热能的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的总量。这个总量超过了你一天的热能消耗,剩余的部分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如果你增加了主食的摄入,同时又减少了脂肪的摄入,你摄入的总热能就不会超标,运动中的肌肉不可以得到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来作为能源,运动的效率就高,运动后的疲劳消除就快。如果你的膳食中没有足够的主食,运动中不可能无限制地燃烧脂肪,只好将肌肉中的蛋白质作为能源来燃烧。其结果是运动不但达不到强壮和健身的目的,反而练掉了你的肌肉。更为不利的是,肌肉中蛋白质的燃烧还会造成机体的过早疲劳和疲劳后的难以恢复。

合理营养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提供燃料和代谢所需的营养素。营养良好又参加体育活动的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快,学习有积极性,不易患某些疾病。

二、耐力型运动的营养补充

耐力项目是指持续时间长的中低强度运动,例如长跑、马拉松跑、越野滑雪等。这些运动项目的特点是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消耗不大,而总的能量消耗很大。

人体长时间运动,氧的供应是充足的,运动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体内能源物质的有氧氧化。糖类和脂肪是运动时的主要能量来源,而糖类(糖元和葡萄糖)则是更主要的能源。由于糖的化学性质是易于氧化,因此,长时间运动,人体内糖的大量消耗,甚至耗竭,就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疲劳。

因此,在进行长时间的耐力运动时,饮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运动前,在饮食中应保证足够的糖,以增加体内的糖储备,这类食品主要包括谷类和薯类。例如面包、米饭、馒头等。

2运动前膳食应避免大鱼大肉等过油腻的食品。

3运动中可通过喝饮料适当地补充糖分。

4运动后饮食中仍应供给充足的糖,以促进糖的恢复,同时供给丰富的蛋白质和铁营养,如瘦肉、鸡蛋、绿叶蔬菜、水果等,以保证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和代谢功能维持在较高水平。

5为缩小食物体积,减轻胃肠道负担,膳食中可增加适量的脂肪,它们应该占总热量的30%~35%为宜。

6还应供给充足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以促进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

三、速度、力量型运动的营养补充

100米跑、投掷、举重都属于速度力量型运动项目。这些项目的共同特点就是要求肌肉进行最快速度、最大力量的收缩,因此对肌肉、神经的刺激也最大。这类项目使人在运动中高度缺氧,运动时的能量来源主要依靠高能磷酸系统(例如ATP)和无氧糖酵解供能,使身体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酸性代谢产物。其营养特点应当符合体内能源物质迅速被动员,使三磷酸腺苷(ATP)和磷酸肌酸(CP)的再合成加速,并减少体内酸中毒的可能。

通过速度、力量型运动锻炼后,肌肉的一个明显变化就是体积增大,即肌肉变粗、块增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变壮了。肌肉的增粗,力量的增大主要是由于肌肉中蛋白质的增加。因此,速度、力量型项目导致肌肉变粗、块增大是与大量的蛋白质补充分不开的。

蛋白质不仅是肌肉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整个人体由小到大也都是由蛋白质构建的。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因此对蛋白质这种“主要构建材料”的需求量是很大的,特别是对于经常做力量练习的青少年,更应加强蛋白质的补充。因此,青少年在进行速度、力量型运动项目时,膳食应注意以下几点:1膳食中应含有丰富而易于吸收的糖、维生素C、维生素B族、磷、镁、铁等营养素,以及相应的食品如新鲜的水果、蔬菜、玉米、蛋黄等。

2为使体内碱的储备量充足,应多吃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蔬菜和水果的发热量应占每日总热量的15%~20%为宜。

3要有充足的蛋白质补充。

4参加规律性体育锻炼的青少年(特别是力量训练的运动员)每千克体重每日需要蛋白质2~3克左右。

5蛋白质补充应注意动物、植物蛋白质搭配补充,既要食取鱼、肉、蛋、牛奶等,又要补充豆类、大米、面粉、花生、核桃等。

6同时应注意营养全面,合理搭配,保持混合膳食。保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供应。

四、球类运动的营养补充

球类运动项目很多,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它们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球类运动对各种身体素质要求全面发展,对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度素质的要求较高,因而对营养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

由于各种球类项目特点及规则的差异,它们的能量消耗也各不相同。

足球的能量消耗较排球和篮球高,一场足球赛跑动的总距离可达10~15千米,足球比赛场地大、时间长,双方对抗很剧烈,要坚持长时间的快速奔跑,估计足球运动员每日能量消耗至5 000千卡以上。

篮、排球运动是对抗性的剧烈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能量消耗很大,仅次于足球运动,篮、排球运动员每日总热量消耗平均值是4 190千卡。

从以上三大能源物质的热量比例来看,篮、排球运动员蛋白质消耗占每日总热量消耗的平均值是15%,脂肪消耗占每日总热量消耗的平均值是26.6%,糖类消耗占每日总热量消耗的平均值是58.4%。

因此在从事球类运动,特别是篮、排、足三大球类运动时,青少年应注意膳食营养。

膳食的发热量应当充足,即应有充足的糖类供应,可多吃些谷物(大米、白面等)和薯类食品(土豆)。

在球类运动比赛间歇中,一般不必进食,口渴时可服用少量含维生素C的果汁,如有饥饿感,可服低浓度的糖电解质饮料。

球类运动员要多吃蔬菜,从中摄取大量维生素,用餐恰当,保证进餐与消耗的平衡,注意每餐应吃八分饱,这样,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以增进健康。

增加蛋白质的补充,特别是动物性蛋白(肉、鱼、蛋、奶等)不可少。

五、竞技运动中糖分如何补充

说起糖,青少年朋友都很熟悉。但是,这里所说的糖不是大家平时吃的糖果,而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分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如蔗糖)和多糖(如淀粉)。糖的主要生物功能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据统计,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60%~70%来自糖,所以糖是人体中一种主要的“燃料”。

青少年糖代谢的功能较强,其原因,一方面是青少年每天的活动量较大,如果再进行规律性的锻炼则能量消耗更大;另一方面,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物质的合成、细胞的增生、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都要消耗大量的糖以提供能量。由此可见,青少年时期糖的需要量是相当大的。

同时,青少年糖代谢的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对糖的吸收、转化、贮备以及分解均较慢。青少年进行持续运动时,糖代谢保持一定水平以供运动需要的能力也较差。例如,在进行紧张的跑动时,青少年血糖水平下降比成人多。因此,青少年在进行长时间、持续、大强度的运动时也应当补糖。

正常情况下的一般运动,青少年可通过膳食获得足够的糖。因此,没有必要补糖。

长时间持续运动且强度较大时,青少年需要在运动前、中、后适当补糖。

运动前可通过膳食适量增加糖(主要是含淀粉丰富的食物,如大米、白面、玉米面等)或运动前30分钟内饮用含糖量较高的饮料。

运动中可通过适当饮用饮料补充一些糖分。

运动后可适当增加膳食中谷物的摄取量,例如,大米、白面、玉米面等。

在适当补充糖分的同时,还应注意补充肉类或肉类代用品(补充蛋白质),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

应避免摄取精制食品,如蛋糕、糖果、甜食等,切忌饮用任何含酒精的饮料。

巧防运动脱水

脱水是体内缺乏足够的水分所造成。呕吐、高烧、出汗、腹泻或缺乏水及食物都会导致严重脱水症。脱水是紧急的状况并且可能致命,这种毛病经常发生在年纪大的人身上,也常发生在婴幼儿身上。

症状:

1.极度口渴,患者可能无法解渴。

2.疲倦。

3.头晕。

4.腹部或肌肉痉挛。

处理方法:

1.将患者移到阴凉处。

2.补充损失的体液和化学物质,给患者喝水、茶、碳酸饮料、运动饮料或清汤。

3.如果症状持续或有其他并发症(如呕心、腹泻)出现,就要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