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家安全
45255100000003

第3章 绪论:居安思危,维护21世纪中国总体国家安全(2)

军事安全是指国家的领土、领海、领空和主权乃至网络、太空等新维空间不受敌对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威胁和侵犯的一种状态。军事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是其他安全的重要保证。虽然如今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维护国家安全的手段和选择增多了,但军事手段始终是维护国家安全,有效遏制、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的保底手段。军事安全就是要有巩固的国防和足以威慑和抵御外来侵略的强大军队。战争作为政治的继续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捍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在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中有一句名言:“你想要和平,你就得准备战争。”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国家在冷战时期开展了军备竞赛和争夺军事优势的斗争,结果把人类拖到核大战的边缘。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而和平与发展又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上的相互依存,减少了爆发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当今世界军事形势的特点是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国家间的战争减少,但地区和国内冲突急剧上升,国际恐怖主义则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最大威胁。“9·11”事件表明,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不仅来自国家之间的战争,还来自非国家组织的恐怖主义威胁。从一定意义上说,当代的国际恐怖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国际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这是由于国际社会存在着不公正、不平等的现象,导致在世界范围内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在广大的穷人中引起绝望和怨恨的情绪,这种情绪极易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另外,由于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国家权益,破坏了法律和规章制度,甚至使某些国家“空壳化”,恐怖主义正是利用这一点建立了跨越国界的“网络国家”。军事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全球化时代,军事并不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唯一手段,军事对解决金融危机和一些生态灾难就无能为力。这是以军事为中心的传统安全观被以发展为中心的综合安全观取代的原因之一。

(四)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核心指向

经济安全,是指一国经济整体免受各种因素尤其是外部因素冲击,或即便遭遇冲击也能保持经济利益不受重大损害的状态。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指向,保证经济安全是一切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国家安全必须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范围的竞争从军事实力转向以经济实力和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热战和冷战逐渐转化为经济战和贸易战,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凸显,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经济全球化加速全球贸易、投资和金融自由化,各国之间经济依存度加深,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问题可能很快演变为世界范围的经济风险。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国际经济的巨大冲击,就是明显一例。在经济全球化中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竞争中一国经济的生存和发展更易受到别国的威胁和伤害。经济安全的内涵和侧重点对具有不同发展水平和价值观的国家而言是有差别的,但也有共同之处。一般而言,一国的经济安全决定于该国政府是否有驾驭全局的宏观决策和调控能力,该国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有力的竞争能力,在世界性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是否能有效地获得所需的资源,是否有经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冲击的能力,是否有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等。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不仅要保障我国自身的经济制度安全、国民经济安全、金融体系安全、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等,而且要对可能的外部经济冲击有应对之策,确保国家经济发展不受侵害,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国家经济实力,为国家安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的价值指向

文化安全,是指保护本国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免遭异国有害文化的渗透和侵犯。文化安全是确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独立和尊严的重要精神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在经济全球化中如何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安全的重要使命。因此,文化安全日益凸显其在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一并归入国家安全的范畴。随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尤其信息社会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相互交融,维护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某一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是该国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核心是作为国家和民族灵魂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大众信息传播进行文化侵略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而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上的落后导致其反文化侵略的不利。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侵略上的这一技术优势,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西方文明以商品、信息为载体进入各国市场,对所在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造成巨大的冲击。就以当前我国的情况而言,在社会的某些阶层和某些人的头脑中消费至上代替了勤俭节约,拜金主义代替了奉献精神,个人主义代替了集体主义,甚至连爱国主义也不讲了。长此以往,我们就中了西方战略家通过经济全球化消灭文化多样性,通过市场经济改变我们的意识形态,进而改变我们的社会制度,实现和平演变的诡计。

(六)社会安全——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

社会安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与国家安全互为因果。从广义上讲,社会安全是指社会有序的运行状态,它强调协调的社会群体结构和有序的社会状态的统一。从狭义上讲,它包括对违法犯罪、突发事件和灾害(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的有效控制。可见,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不仅来自外部,还来自社会内部,因而社会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一国的社会安全主要取决于该国政府执行的国内政策。政府决策失误、官员腐败、贫富悬殊、社会不公、高失业率和高犯罪率都会危害社会安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全已不单单是本国内部的事务,而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影响和干预。有的国家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支持他国内部的敌对势力进行颠覆和破坏活动是对社会安全的最大威胁。社会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各种不安全因素最终都会以社会抗议和社会动乱的形式表现出来,社会动乱往往造成政府危机、国家瘫痪。为了增加对社会不安全因素的可预测性和可操作性,建立社会安全的指标体系和预警、评估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七)科技安全——国家安全的坚强保障

与农业经济中的土地、工业经济中的资本一样,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将是最宝贵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国家科学技术实力及其安全状态对国家整体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技术直接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武器与筹码,科学技术成为中央政府掌握的维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最重要战略资源。如今,随着科学技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益增强,科学技术也更加呈现出“双刃剑”的特性:一方面,作为具有第一生产力功能的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关键因素,而且不仅是经济,其他领域也几乎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例如海湾战争和科索沃的态势表明,高技术对国家军事实力和军事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没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实力就谈不上国家安全;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又可以被来自外部乃至内部的破坏势力、敌对分子用来危及国家安全,包括攻击国家科学技术系统,而攻击国家科学技术系统必然殃及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对国家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是否强大很关键的因素是科学技术的实力,因此保证科技安全便变得日益紧迫,科技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而传统安全上或在工业时代以前的学术论著中,国家安全的内涵中主要是政治、军事、国土等要素,并没有把科学技术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对国家安全的影响都是通过其他要素间接地反映出来的,如通过武器装备来影响军事安全,通过技术进步影响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进出口等经济因素,进而影响经济安全。因而,当今时代国家安全概念的内涵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和国防领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技术已经不再仅仅通过其他安全要素来发挥作用,科学技术自身也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个直接的、独立的要素。因此,国家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重要性在知识经济时代进一步凸显,无视或忽视国家科技安全都必将导致历史性的错误。

(八)信息安全——国家安全的新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