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常识
45171800000007

第7章 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2)

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固有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种属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马克思科学地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的理论,正确地解释了价值、价值量、价值本质和价值形态,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等等,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创造性地建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参见“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以一定的具体形式进行的、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其目的、操作方法、对象、手段和结果都不同。不同具体形式的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它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不以社会形态不同为转移。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具体劳动成为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一个方面。

抽象劳动

又称“一般人类劳动”。具体劳动的对称。指撇开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体力在生产中的耗费。从抽象劳动看,撇开一切劳动的具体形式,就不再有耕种、纺织、建筑、冶炼、运输等具体劳动的区别。由于质上相同,在量上可以进行比较。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成为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一个方面,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体现着人们在生产中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具有社会属性。是个历史范畴。

必要劳动

劳动者为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即生产必要产品所消耗的劳动,从事这种劳动所占用的时间叫必要劳动时间,其长短主要由劳动生产率决定。在阶级社会,必要劳动具有双重含义:对劳动者来说,它是必要的,因为它给劳动者创造维持生存的物质条件;对社会来说,它也是必要的,因为它维持劳动者的生存,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了商品,必要劳动不是直接表现为必要产品,而是作为劳动力的价值,以工资的形式表现出来,工资只相当于工人以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产品的价值。

剩余劳动

劳动者超出必要劳动的范围所进行的劳动。即生产超出劳动者及其家属所需的必要生活资料以外的生产品。生产剩余产品所消耗的劳动叫剩余劳动,从事这种劳动所占用的时间叫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扩大社会生产、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剩余劳动特殊地表现为剩余价值。工资只代表劳动力的价格,资本家所获巨额利润、利息以及地租等都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都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对称。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是经常一致的。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商品生产者的收益。因为商品的交换是在价值量相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商品的价值量则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使商品生产者亏损;反之,商品生产者就既能补偿全部劳动耗费,又能获得额外收入。因此,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取得和保持优势,获得高额收入,总是要不断地改善生产条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的对称。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创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它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市场交换自发实现的。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如果个别劳动时间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就能完全得到补偿,如果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导致商品生产者的亏损,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生产者除了补偿自己全部劳动耗费外,还可以获得一定的额外收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时间的矛盾,具有对抗的性质,可以引起生产集中和中小产业的破产。

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利润的生产和增殖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过程。剩余价值规律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即资本家通过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关系。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都以利润的多少为转移。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一方面使社会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空前增长,另一方面又导致社会财富在资产阶级一端积累和贫困在无产阶级一端积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对称。通过延长工作日使剩余劳动时间增加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作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已定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和剩余劳动时间,增加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

物化劳动

又称“对象化的劳动、死劳动、过去的劳动”。活劳动的对称。指凝结在劳动对象中,体现为劳动产品的人类劳动。任何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都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过程。劳动者借助于劳动资料,进行劳动,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生产出新产品。这个新产品是劳动与物(劳动对象)相结合的结果。劳动过程结束后,劳动由流动形式转化为物质形式。由于这时劳动已经转化为物,凝结在物当中,所以称为物化劳动。劳动物化后表现为新产品。这种新产品,有的当作生活资料供人消费,有的当作生产资料重新进入生产过程,成为生产的物质条件。因此,物化劳动在一次劳动过程结束时,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在下一次劳动过程中,则构成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从这两种角度出发,物化劳动有两种含义:①作为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物化劳动指对象化或物化在生产资料上的劳动,有时就是指生产资料。②作为劳动过程的结果,物化劳动指凝结在产品中的人类劳动。

一般等价物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统一的价值表现材料的特殊商品。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由于没有共同的等价物,直接的物物交换所造成的困难,愈来愈成为生产发展的障碍。商品所有者在长期的交换经验中得知,用自己的商品先与某种商品相交换,然后再用它换回自己需要的商品,交换就较为顺利了。这种人们普遍乐于接受的商品逐渐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社会公认的等价物,就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社会公认的等价形态,这种特殊商品的自然形态,成为一切商品的共同的价值形态。它可以与其他任何商品直接交换,一般等价物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起着货币的作用。贵金属是天然适合执行一般等价物职能的特殊商品。

货币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中自发地从商品界分离出来。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由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以物易物交换发生困难,于是在交换过程中就有某一种商品分离出来,成为其他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所有商品只要转化为一般等价物,就可以交换任何商品,最初起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还是不固定的,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才逐步固定到金银等贵金属上。因为金银有质地均匀、便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易于保存、便于携带等优点。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作为特殊商品,又有两点不同:①其他商品的价值只有通过同货币交换才能表现出来,而货币直接体现社会劳动,是财富的一般代表。②其他商品的使用价值只是以自然属性满足人们的特定需要,而货币则除此以外,还具有由它的特殊社会职能产生的使用价值,即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购买一切商品。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前两种是基本职能。商品生产者通过货币相互交换劳动产品,建立联系,货币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货币的出现,解决了商品直接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是,货币并没有消除商品的内在矛盾,反而使商品的内在矛盾进一步激化,在卖和买的脱节中,便包含了导致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价值尺度

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量的职能。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等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这是货币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职能。货币能够用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必然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不可能直接用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现,只能迂回曲折地在商品交换中表现出来。在物物交换阶段,商品的价值通过一系列特殊的等价物表现出来。货币出现以后,一切商品都同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相对立、相比较,从而表现出它们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价值量,这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内在的价值尺度,而货币是商品的外在的价值尺度。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而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

流通手段

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换媒介的作用。它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货币在执行其流通手段职能时,首先它使商品生产者出售他自己的商品,实现该商品的价值,然后,商品生产者又用出售商品换来的货币去购买商品,从而完成整个商品交换的过程。商品-货币-商品(W-G-W)。在这个商品流通的全过程中,无论是W-G这个出售阶段,还是G-W这个购买阶段,都是依靠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来完成的。在物物交换的情况下,交换双方的买和卖是同时完成的。而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中,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离为独立的两个阶段。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与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不完全一样,它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而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世界货币

黄金和白银越出国界,可以拥有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铸币和纸币都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其主要作用在于如下几个方面:①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购买外国的商品;②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平衡国际收支差额;③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物,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以货币对外贷款,支付赔款等。作为世界货币的金、银的流动是具有二重性的:一方面,金、银从产地散布到整个世界市场,被各国所吸收,进入各国的流通领域;另一方面,金、银又由于贸易往来,资金流动或外汇汇率的变动等情况,在各国之间流动。

金本位制

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在金本位制下,国家用法律规定:铸造一定成色、形状和重量的金币,作为具有无限法偿效力的本位货币来流通,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或可持生金请求国家铸造机构代铸;金币和黄金可以自由输入和输出,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和等量的黄金。这些特点使本位货币的币值和国际间汇率相对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最先发达的英国曾在1861年首先实行金本位制,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实行金本位制。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人们争先恐后兑换和储备黄金,致使各国又先后被迫放弃金本位制,后来金属货币实际上为不兑换的纸币所代替。

货币含金量

简称“含金量”。一国本位货币单位所含的纯金量,并通过立法程序加以规定。其通常用“克”来表示。在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里,黄金和金币之间可以按金币的含金量自由相互兑换。本位币的名义价值同实际值是一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制。英、法等国曾改行金块本位制。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大多数国家改行虚金本位制。目前许多国家的本位纸币仍规定含金量,但它并不意味着能用货币向发行银行兑取等量的黄金,它只是作为决定货币对外汇率的基础和进行国际清算的尺度。在各国通行纸币以后,由于通货膨胀,黄金市价远远高于官价,因此,所谓的货币含金量已失去实际意义。到20世纪70年代,以美元为主体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趋于瓦解,各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取消了黄金官价。至此,含金量便形同虚设。

黄金储备

一国的中央银行、国库和其他官方机构所集中掌握的黄金。这是构成资本主义国家货币制度的一个基本因素。其主要用途是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作为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以及作为存款和银行券兑换的准备金。20世纪3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各国相继放弃金本位制,银行券停止兑换黄金,黄金不再是国内维持货币使用的准备金,但仍然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和国际结算的最后手段。一国黄金储备的多少,反映其应付国际收支危机的能力及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实力。近20多年来,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储备中黄金所占比例已从1951年的68%下降到1980年的57.4%。在1978年4月第二次修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实行黄金非货币化以后,黄金的国际储备作用又有所削弱。

货币贬值

指减少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降低其与黄金或外国货币的比价,以降低本国货币价值的措施。在我国有时也泛指货币在国内购买力的下降或对外实际汇率的跌落。货币贬值的目的是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达到国际收支的改善。反映货币贬值程度的指标是货币贬值率,计算方法有以下二种:①货币贬值率=(单位货币原有含金量单位货币现有含金量-1)×100%②货币贬值率=(1-单位货币现有含金量单位货币原有含金量×)100%

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