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扶摇职上之谋略
45160300000071

第71章

经过这么一个插曲之后,所有的一切都趋于平静,培训工作随即在众多的领导离开之后正常开展了起来。

当然,对于眼下所表现出来的平静,沈先波并不认为他已经成功度过了安全的时期。他知道,既然自己在这里,那么那个一直揪着自己不放的女人,绝对不可能就这样轻易放过自己的。

先波感到好奇:崔晓梅只不过是销售公司的总经理秘书,而DR大学则隶属于培训公司的。按照公司内部机构来看,培训公司和销售公司是评级的部门,因此按道理说负责培训的应该是培训公司的人才对,怎么会莫名其妙让崔晓梅来接这么一个活呢?

对于眼下的这一切,沈先波感到大惑不解。不过现在,他对崔晓梅何以会出现在这里并没做多想,他所想的只是如何度过之后的这七天时间。

此时,他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七天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在这么多人群中树立自己的美誉度,到时候崔晓梅想要对自己动手的话,恐怕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这次的培训是公司的后背领导干部培训。按照培训计划,在这七天时间里,前五天大家学习的都是公共课程,而最后两天的培训则是根据各自未来岗位晋级计划开展的针对性培训。

因此,在前五天的时间里,沈先波和其他那些科长、部长级别的领导都在同一个培训教室里听讲。而他想要按照刘华良的要求,在培训期间多认识人的话,这五天时间自然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按照培训讲师的要求,前来参加培训共计六十个人被分成了六组,每组十人。

“陈部长,我和你一组吧。”分组时遇到陈兵的时候,沈先波顿时主动迎了上去——事实上,虽说先波并不知道陈兵和崔晓梅之间到底有什么情况,导致崔晓梅居然会对陈平那样的忌惮,但有一点他很清楚,今天若不是这个人的话,自己想要坐在这里,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沈先波和陈兵打着招呼,然而让先波感到有些奇怪的是,当见到自己打招呼的时候,陈兵的脸上却摆出一副忽躲忽闪的神情,仿佛并不欢迎他的到来。

然而在先波眨巴着眼的时候,陈兵却已经冲他笑着:“好啊,你和我们一组最好了。”

望着陈兵这个样子,沈先波总觉得自己刚才所见到的恐怕是自己的眼花,或者说刚才陈兵脸上的那副表情,实际上并不是针对自己来的。

轻轻地将心头的那一抹疑惑去掉,沈先波随即笑着与陈兵同分到六组。当然,在这时间里,沈先波自然是要对同组的每一个人都好好地混个脸熟了。

十个人中,除了沈先波和陈兵之外,还有其他八个人。整个桌子共围着七个男的三个女的。然而除了沈先波之外,其他人最年轻的也有三十三岁了,由此可见,能够参加这次培训的机会是不容易得到的。

先波已经计划好今天来的目的是好好地与这些人交流,大家成为朋友之后,沈先波以后在公司遇到什么事情也可以请他们帮忙,或者是相互帮助。

然而一来大家年龄悬殊比较大,二来沈先波一直以来就不善于和人沟通。这么多年来,他每天除了工作便是家庭,从没想过拉帮结派过,所以此时一下子让他和这些人交流,他更是觉得没什么话好聊的。

事实上不光是沈先波,同组的那些人和沈先波之间,也不过是点水之谈。大家在一起没谈一会儿的功夫,也就乏了。到了后来,因为培训讲师说的课程实在是太过精彩的缘故,所有的人也都不愿意继续相互交谈下去了。

不得不说,沈先波觉得今天自己到了这个培训教室还真是来对了。

以前在DR公司这么多年,他也参加过大大小小不知道多少次培训,然而每次的培训内容都是千篇一律的,枯燥而且乏味。到了后来,每次的培训谁都部愿意再继续听下去了。

而在今天,先波则听的非常起劲。

“小伙子,你记笔记的速度这么快啊。”就在沈先波认真听讲的时候,坐在对面一个叫徐慧峰的中年人突然一脸惊讶地道,一边慨叹着,“上面的字太花了,我看不太清楚。”

“就是啊,好多内容PPT上都没写,讲师口说的内容我一个没留神及没记下来。”坐在徐慧峰身边的一个叫胡丽霞的老女人眯着眼看着PPT,两眼一抹黑。

这些人中年纪稍轻的,对于及时记笔记这种累的事情感到有些不耐烦,何况还要上这么长的课。而有了岁数的人,一来记笔记不方便,二来又不喜欢看电脑,所以让她们将知识点全部记下来的话,那真是为难他们了。

见到他们这个样子,沈先波心中微微一动:有了。

让他和这些人闲聊,他可是没有那么多废话可以说的。不过如果让他帮这些人记笔记的话,那还是比较容易的。

想着,他马上冲众人笑着道:“我这个人记笔记比较快,如果各位觉得不方便的话,我课余可以帮大家整理笔记。”

果然,众人本来还一个个愁眉苦脸的呢,听到沈先波如此说,好几个人的脸上马上露出喜悦之色,随即点头附和。有几个自觉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人,听到沈先波如此说,也只是冲沈先波微微看了一眼,却并没有说什么。

先波知道自己在言语上想要和这些人好好交流的话,恐怕还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但是若是通过记笔记这种帮别人做事情这种方法的话,他还是觉得比较容易的。

现在自己在这里放下这样的话,那么他便和在场的其他九个人之间便建立起了某种程度上的联系。即便其中有些人不愿意接受自己的帮助,但是他们之后还是会和自己核对上课的时候所记录的信息来。

沈先波的想法其实一点都没错,以他并不善于交流的性格,想要通过吹牛等鼓动气氛来和别人建立关系,很难做到,更何况是面对这些老头子。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重要的真诚,而非吹牛打屁。先波通过帮这些人记录笔记,马上在这些人中间树立起了良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