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实用钓鱼技法
45157300000033

第33章 快速调浮漂的诀窍

九、如何观察浮漂的动态变化,及时抓住

提竿时机鱼儿咬钩后触动鱼线,使水面上浮漂发生动态变化,不同的鱼由于生性的不同、大小的不同,咬钩时的情况自然不同,所以反应到浮漂上的变化也不同。有时鱼儿因游动使水波、鱼钩及浮漂出现动态变化。有经验的钓鱼高手通过浮漂的动态变化,就知道是不是鱼在咬钩,是多大的鱼在咬钩,甚至可以断定水下是什么鱼在吞食钓饵。怎样通过浮漂的动态变化来了解水下鱼儿吃钩的情形呢?浮漂有时往水中沉,有时又往上浮,有时又斜着或平躺在水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的变化呢?

鱼儿吃钩带动浮漂的变化和水波波及浮漂的变化是有区别的。鱼儿咬钩时有明显的节奏感,有一定的力度;而水浪、风力波及的浮漂的动没有节奏感和力度。鱼儿在吃食饵料时,往往是头朝下,身子向斜上方倾斜的姿态,当吞进钩后因钩扎嘴产生痛疼有刺激,鱼儿自然为了减轻这种痛苦会慢慢向上扬头,使身子处于水平状态,浮漂的反应是向上升,这就是钓鱼人常说的“送漂”,鱼头若再扬高,漂子就会平躺在水面。钓鱼人见浮漂呈这种状态就知道钩上有鱼了。

但是,浮漂斜着在水面或平躺在水面还有另一些原因,那就是已试好的漂因为钩入水后并没沉到水底,而是落在水下的障碍物上,如乱石、树枝、草茎上,浮漂自然不会立于水中。若在测试水的深度时出现浮漂横躺的现象,那是线钩至浮漂的长度大于水的深度造成的,这时要往下拉漂,直至拉到浮漂垂直立于水中为止。有些地方钓鱼习惯用七星漂,碎漂,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了。

若在垂钓时遇到浮漂斜着或平躺着的情况,往往是较大的鱼上钩了,垂钩者应及时提竿。

怎么样才能看出浮漂的动态变化,及时把握提竿的时机呢?

(一)若钓钩刚入水,浮漂就被猛地拉入水中,随之又从较远处冒出水面,然后又猛地入水,浮漂又迅速的浮出水面,很可能是很小的鱼打搅,闹窝。避免的办法是将钓饵团粒加大,或者暂时到另一处垂钓。

(二)浮漂有力地向下一,再一,然后浮漂慢慢上升一目或二目,是鱼儿已上钩最典型的表现,应及时提竿,甚至当浮漂有力的向下一、二时就可以提竿。提竿时要靠手腕、手臂的力量,将鱼竿向上一提,力量要有节奏,动作短促,其目的是让鱼钩迅速钩住鱼嘴,节省鱼儿咬饵的时间。这是主动“出击”,不是等浮漂上浮了再提竿。如果是用短竿近距离垂钓,主动“出击”十分必要。尤其是比赛中,可以大大提高上钩率。

(三)若钓钩刚入水,还未沉入水底之前,浮漂在水面呈横平状态,这是鱼儿在水的中、上层将就鱼饵吞食了,应及时提竿。(排除水底有障碍物,鱼钩不能沉底的情况。)

(四)抛线后,浮漂没有向下,而是上浮,且无短促有力的表现,多半是鱼身擦钩,或是鱼儿拱食钓钩附近的散落的饵料。

(五)鱼钩入水后,浮漂不是向上、向下有力地浮沉,而是呈螺旋状地摇晃,多半是黄鳝在咬钩。

(六)鱼钩入水后,浮漂很慢地呈均匀速度向水中慢慢沉没,或向别处渐沉渐移动,多半是虾咬钩(包括龙虾咬钩)。

(七)鱼钩入水后,浮漂向下有力一,就浮出一目、二目,或横着平躺水面,这是大鱼咬钩的信号。鱼大劲大嘴大,咬钩干净利索,一下子就将钩吞入口了。

(八)浮漂向下,向上浮出一些,然后有力地沉入水中,再也没见浮出,这多半是草鱼、鲤鱼咬钩了。

(九)浮漂轻微晃动,然后慢慢向上浮,不再下沉,这是鱼吞食了鱼钩送漂的信号。

(十)浮漂有规律地小幅度的一沉一浮,下沉上浮的速度一样,没有力度,这是波浪带动浮漂的反应,不是鱼儿咬钩的信号。

(十一)浮漂轻微晃动,或沉或浮几下后再也不动了,说明钩上钓饵脱落了或是鱼儿吃光了,应及时提竿换饵。

(十二)钓钩刚入水,浮漂就平躺水面或呈歪斜状,一是上层鱼儿咬了钩,二是钩子落到了障碍物上。出现这种现象应及时提竿。

(十三)提竿的要领。提竿应得要领,提法得当不会跑鱼,也不会断线,更不会使线挂住岸边的树枝或上空的电线。

初学钓鱼的人见有鱼上钩了,很兴奋紧张,于是双手握竿,使劲将竿扬起,由于动作太大,力量太大,即使钓起了鱼,也会吓跑水中的其它鱼;若钩上无鱼,飞起的鱼线很可能挂住树枝或头上空的电线。

提竿的正确方法是:用手腕和手臂的力量将竿一提,就像有些人说的在锅里往前铲菜的姿势。这一提要短促,有爆发力,有节奏感,其目的在于让钩主动挂住鱼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