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实用钓鱼技法
45157300000032

第32章 如何观察浮漂的动态变化,及时抓住提竿时机

八、如何选择水域和钓位

可供垂钓的地方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有人承包、照管的水域,如养鱼塘、河汊、水库、湖泊;二是无人看管的可任意垂钓的水域。前一类型,大都是要收费方可钓鱼的。有的按实际钓获的鱼的重量收费,有的按时间收费、按人头(竿头)收费。第二种类型的水域虽然可以任意垂钓,往往鱼不多,难以钓获。垂钓者多半是利用双休日、工休日、节假日外出钓鱼,况且,一天中钓鱼的最佳时间是上午10时以前,所以时间尤为宝贵。找准一个好的有鱼可钓的水域等于胜利在握。否则若不注意选择水域,随便找个地方就投饵、下钩,一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浮漂都毫无动静,于是又得重新另换水域,再跑一个地方,再投饵,再等待,几个小时一晃就过去了,时间已经到了中午了,这时又是鱼儿的“午休”时间,觅食根本不活跃,不会有显著收获。即使到一个有人看管、承包的池塘垂钓,也需仔细观察、判断。因为,每个池塘中鱼的活动范围相对有固定性,不可能密度分布十分均匀,下钩就可以钓上鱼。若是按时收费,时间显得更为重要。因此也必须仔细观察、判断,找好一个水域。

什么样的水域适合钓鱼呢?用什么方法判断水中是否有鱼呢?

(一)看

看地形。如是河汊、水库、湖泊,应选相对来说水面较小无急水流的地方。岸、坡较平缓,进出较方便、安全的地方。水面宽,有急流,岸陡峭之处不宜垂钓。

看水面。有无水草、浮萍、藻类植物,有这些植物的水面比没有这些植物的水面要好。但是,这些植物太多太密,无处下钩也不行,因为杂草、浮萍多,影响抛线、扬竿。水中有过多的树枝、石块、木桩等,也不宜垂钓。鱼吞钩后会挣扎,乱游乱窜、窜到树枝、木桩下就麻烦了。人声嘈杂的地方,船只过往的渡口,大桥下面,公路、铁路边也不适宜钓鱼。

还要观察水色。水色反应出水质的好坏,水质决定了是否适应鱼儿生活、成长。水色过于清澈,一眼看到水底,说明水中微生物少,水太“瘦”,鱼儿缺乏食物和营养,鱼肯定稀少。水色太绿,发蓝、发黑,有沼气泡,说明是“死”水,缺氧,水太“肥”,也不适合鱼儿生活,鱼也少。水呈铁红色,铁锈色,也说明无活水,浸泡过植物,如红麻等,水中少鱼。水呈淡黄色,粉白色,浅灰色,是适宜鱼儿生活的水质。把手伸进水中,能见度在30厘米左右为佳。

还要左顾右盼上下看。看身旁是否有障碍物,影响扬竿起鱼;看头顶是否有电线,特别是高压线;看岸边是否壁陡,是否潮湿滑脚,不够安全,不好收线,不好插支架。这些情况都应考虑到。若见所站处较别处光滑,平底,有烟头、塑料袋等遗弃物,说明这里经常有人垂钓,是别人也认为不错的垂钓处。

(二)闻

在水边通过闻到的气味,可以判断水中鱼的情况。有鱼的水域,空气中飘散着鱼腥味,鱼越多,腥味越浓。

迎风站在下风口,判断的效果最好。

(三)问

向当地的群众询问,了解近二年该处是否干涸过,来钓鱼的人多不多。若有人看管,可问池中什么样的鱼多,喂的什么鱼料。

(四)试

将钩和线投入水中试水的深浅。水深不足50厘米或深度超过200厘米,都不适合台湾钓法的短竿垂钓。若水深在100厘米左右最为理想。

用钩和线多试几个地方,在方圆2~4平方米的地方试探,看水底是否平坦,高低差是否过大,水下是否有石块、障碍物等。如水下不理想,再到其它地方试探,直到找到合适的地方。

(五)听

春天和夏天,鱼儿食欲旺,若水中有水草、浮萍,鱼儿会咬草、拱草根,水中会发出响声。若毫无声息,水面平如镜,证明水中鱼少,或是因气候、风向等原因致使鱼儿不活跃,觅食兴趣不高。

选好了可以垂钓的水域,还有个如何选择最佳钓位的问题。往往有这种情况:同在一个池塘钓鱼,渔具、钓饵都是一样,可是有的人连连扬竿取鱼,有的人却“望水兴叹”。这除了技巧之外,就是钓位的问题了。事实上,在每一口塘、每一处水域,肯定是有的地方鱼多,有的地方鱼少,绝对不会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钓到鱼。这里不包括人工养鱼、放鱼到塘里,然后再让人垂钓的塘口。这样的塘口鱼的密度大,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钓到鱼。即使这样的塘口,也会有鱼多和鱼少的地方之分。

就像人需要家一样,鱼也有栖息的“鱼窝”,“鱼窝”之外的地方,是它们游弋觅食的“过道”。池塘里有些地方鱼儿容易觅到食,这些地方是鱼儿经常“光顾”的地方。如人们投放鱼饲料的地方,家禽经常游动的地方,大树下的水面(因大树上经常掉下昆虫、果实等)。鱼儿在这些地方得到“实惠”,自然经常来这里觅食。风向、光照、季节变化、气温、地形都会影响到水中鱼儿的活动。

有些地方适合传统钓法,却不一定适合台湾钓法。台湾钓法所选的钓位应是以下这些地方:

1.若是方形塘、长方形塘,不要选边角处,要选边线的中间处。

2.刮风时,多选在下风口。因为风会把水面的浮游生物、微生物吹向下风口下风口鱼儿的食物丰富。台湾钓法是竿梢入水,小的水浪不会有多大影响。

3.人工喂鱼的池塘,可选人们经常向水中投放饵料的地方。

4.家禽、家畜经常下水的地方。鸭子栖息处,牛卧处、饮水处。

5.春天,靠近岸边的近处。因为春天鱼儿食欲旺盛,常到靠岸有水草的地方觅食,靠草梗、树枝摩擦身子产卵、孵卵。

6.夏天,选择水较深的地方。水浅处太阳易晒透,水温相对过高,水深处水温较低。

7.秋天,选岸边有打谷场、菜园的地方。风会把谷粒、菜叶、小虫吹落水中。

8.岸边有大树的地方。树上的昆虫、子实、鸟儿的粪便常常落入水中。

9.冬天,选择光照好的温暖背风处。若是天气好,气温上升,鱼儿会到这些地方晒太阳、觅食。

10.若水中有水草、浮萍、树枝,可选在这样水域的附近,但要与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草根、树枝挂线。

11.进水口、出水口处的水流流速平缓处。

12.人们经常洗菜、倒水、刷洗东西的地方。

13.水库、湖泊中,有网箱养鱼的地方。

14.堤堰、河沟的上游浅水区、狭窄处。

15.深水与浅水的结合部、两块草丛之间的连接部。

16.岸边向水中凸出的部位,或凹进来形成小水湾的地方。

17.水较深的水域选浅水区;水浅的水域选较深处。

钓鱼高手每到一处常常不是急于确定钓位,急于下钩。而是先环顾四周,走走看看,用竿、线反复在水中试探,看水的深浅度,看水中是否有障碍物,水底是否平坦。经反复比较,思索,方定下钓位。事实正是如此,到一个生疏的地方后,一看,觉得这钓位不错,就立即投饵。谁知,别处你还没看,很可能你这个钓位远不如其它地方。挪地方吧,已投了饵;不挪吧,怪遗憾的,感到后悔莫及。所以,到了垂钓地以后,千万别急于下钩,多走走、看看、想想。

当然,若很多人同时到一处垂钓,为了争得最佳钓位,就应当机立断,不能犹豫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