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教出会处世的孩子
44986000000054

第54章 孩子心胸狭窄怎么办

某校一位初一学生,在上学的路上带着“随身听”边听边走,被路上一名同学开玩笑抢了去。这个学生感到自己很没面子,第二天就纠集了两个社会上的“朋友”,将那名同学的鼻梁打成了骨折。

珠海某学院一名刚入学的新生,因为无法容忍同宿舍同学的吵闹,在入校两天后坠楼身亡。

……

以上就是孩子因为心胸狭窄而走向极端的事例。

心胸狭窄是当今社会许多孩子身上存在的弊病。社会的环境和错误的教育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小气”了。有的孩子在家是三代独子,从小所有的亲人都非常宠爱他。这种家庭环境使他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心眼狭小,凡事都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一旦有人侵犯了他,不管人家是有意还是无意,他都绝不轻饶。有的孩子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斤斤计较;有的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有的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有的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生活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有的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有的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遇到问题容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

心胸狭窄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多是失败者。因为心胸狭窄使他不能容忍别人,只能看到别人的短处,无法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别人的长处,结果使人际关系越来越僵,朋友越来越少,有苦无人诉,有难无人帮,致使情绪陷入消沉和悲观,难以摆脱。

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大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气量和胸怀。大器之才,从不会因为小事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对于没有价值的事不会耿耿于怀,他会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小器之才,对事对人多以自我为中心,率性而为,遇事不满就牢骚满腹,谴责他人,不肯听从他人的忠告,缺乏接纳他人的雅量,很难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事业中去。

心胸狭窄会给孩子未来的生活带来不尽的烦恼,容易让他在一些事情面前蒙蔽双眼,在迷茫中失去自我。任何人从儿童到成年,从结婚生子到事业有成,都需要走很长很长的路,但前进的路上很少是一帆风顺的。心胸狭窄的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愤怒、焦躁、沮丧、惧怕、胆怯、憎恨等,不仅使自己陷入懊恼忧伤的恶劣心境中不能自拔,甚至还因不能冷静地坦然处置,会雪上加霜。

心胸狭窄问题的形成,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生物遗传、早期经验、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对此产生影响。其中,家庭环境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有些心胸狭隘的孩子往往在幼年时就已经表现出这方面的缺陷,若家长和教师不善于引导他们,使他们改变这些不良性格,将来就有可能造成终生的遗憾。所以,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足,给予及时的矫正和引导。

一、培养豁达的性格

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而忽视了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尤其是豁达性格的培养。有些家长甚至错误地认为,孩子的性情是天生而来的,后天培养回天乏力。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心胸狭窄的性格不是天生的,父母和家庭教育对孩子这种性格影响很大,其中过分溺爱是重要原因。过分溺爱孩子的教养方式,表现为大人对孩子无微不至地呵护,无节制地满足,无原则地让步。孩子成了家里的“太上皇”,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使孩子养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在学习上总认为自己应该比别人强,当竞争不过别人时,就嫉妒别人。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也会使孩子变得心胸狭窄。在专制型家庭中,家长说一不二,独断专行,孩子大多唯唯诺诺。但是,长期下去,有的孩子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培养孩子豁达的性格,必须及早纠正孩子的“小气”行为,鼓励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父母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持久的。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是父母的首要任务。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引导孩子把好食物主动拿出来给别人吃、乐意把东西借给邻居,在这类事情上,家长应表现出慷慨待人的品格。

二、教育孩子学会宽容

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宽广的胸怀,使孩子学会容忍别人的错误和进步,培养孩子宽容、豁达的美德。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凡事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将心比心,这样,慢慢地孩子就会理解他人,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宽容大度的美德是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逐渐培养的。首先,家长可以教育孩子珍惜父母的劳动,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平时在家里、学校或公共场所,孩子也会碰到许多令人不快的情况,如同学弄坏了自己的东西,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被人踩了一脚等类似的事,这时,家长要引导孩子谅解对方,而不是不依不饶、以牙还牙。家长在自己做到心胸宽广的基础上,还可以找一些为人宽容大度的历史典故来讲给孩子听,使孩子从中受到启发。当孩子与伙伴发生矛盾的时候,家长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就去训斥孩子,而应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育孩子主动去找对方化解矛盾,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别人。

三、教育孩子在沟通中解除狭隘心理

教育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孩子在人际沟通中,可以渐渐消除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敌意和不信任感,学会互相包容,经常会提醒自己不要陷于“敌对心理”的漩涡中;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学会对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说感谢的话,而不会只是不痛不痒地说一声“谢谢”,更不会不理不睬;学会对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学会在生活中忍让和有耐心。生活在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

四、给孩子提供交往机会

孩子心胸狭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小和同龄人的接触太少,家长对他处处忍让,以至于他们从来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家长应多提供机会,让孩子经常与小伙伴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宽容、体谅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

必要时,让孩子体验一下心胸狭窄的害处。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别人就会害怕或不喜欢与他做朋友。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到不会原谅别人的人,也得不到别人的原谅;如果养成霸道、蛮横、自私、无情的坏习惯,容易被孤立,今后走向社会就会吃大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