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教出会处世的孩子
44986000000019

第19章 怎样对待孩子的特点

李陶这孩子非常厌学,老师、家长、班干部采用种种手段全部无效。一天,李陶的父亲惊讶地发现,李陶居然在看书,而且一看就是两个多小时。于是父亲偷看了一眼,是一本关于古钱币的小读本。这时父亲灵机一动,决定从此处下手,马上就给孩子讲了几个关于古钱币的趣事,发现孩子对此非常感兴趣。李陶过生日那天,父亲特意送给他几枚古币,以后又有意识地给他一些零花钱,孩子都攒着买古钱和书了。渐渐地,李陶开始看一些课内书了,成绩也在上升,还立志要考大学。后来,李陶果然考入了重点大学的历史系。

李陶从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为名牌大学的学生,是父亲根据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的结果。假如他的父亲不是引导孩子,而是严厉地责骂、无情地否定,这个孩子还可能成功吗?

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承认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才能正确地理解孩子,增进亲子关系。家长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太难管教了,有的孩子居然敢公然对抗父母。感叹的同时,我们更应当反思自我:我了解孩子吗?我尊重孩子了吗?我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

不尊重孩子,就不能正确地看待孩子的特点,教育就可能出现问题。许多家长往往会给那些好动、贪玩的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差异性,差异性使整个世界文明得以发展,重视差异性具体而言,就是别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一、孩子进入青春期的特点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随着大脑及身体各器官的发育成熟,生活体验加深,不安和好奇心相互交织,心理极不安定,常常表现为:

1.反抗性极强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常常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这是因其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愿办,如果大人稍加约束,就会产生反抗心理。

2.自我意识

青春期的孩子对于“自我”的体验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说,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基本是服从成人意见的,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则完全不同了。他们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热衷于思考自己的优点、缺点、特点……显得十分“自恋”,同时又经常夸大自己的缺陷,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沮丧。

3.自我显示

青春期的孩子虚荣心很强,他们穿华丽的服装,在同学中做出哗众取宠的举动,目的就是要显示自己,这种倾向虽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但应加以正确引导,否则易于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走上邪路。

4.理想与现实产生困惑

青春期的孩子,视野开阔,观察力加强,感受力提高,他们用好奇的目光审视面前的新世界,如发现与书本上所学的有很大差异,就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困惑。

5.开始关注同龄人之间的交往

同龄人之间的关系是这一时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任何一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可能脱离同龄人的影响,总是将彼此之间的交往与认可看得极为重要。

6.关心异性

由于性激素的刺激,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异常关心。异性成为同学中谈话的中心话题,有的孩子偷偷地阅读性知识书籍,更有的孩子试图建立一对一的男女交际等等。

7.感情的变化非常显著

这一时期的孩子既“多愁善感”,又“喜怒无常”,这常常令我们家长手足无措。感情的多变是与感情的深化共同发生的,在这一时期,孩子们已经开始产生和感受到许多细腻复杂的感情。

二、  在一所英国学校,一个英国男孩突然有一天在班上宣布:他爱上了班里的印度小女孩。这天,小女孩生病了,没来上课,小男孩很难过,上着课就哭了。放学回家后,妈妈看到他不开心的样子,就问他:“你怎么了?”小男孩说:“我很难受,我很想这个印度的小女孩,我爱她,而且我还要和她结婚。”

这位妈妈听了不但没有恼怒,反而笑了:“是吗?你喜欢上一个印度小女孩,很好啊,你要和她结婚,也很好啊。可是你知道吗?如果要结婚的话你得买房子啊,你得买汽车啊,英国人结婚这些肯定都要有的。可你现在能挣钱吗?不挣钱的话,你能买吗?”

“我不能买。”小男孩轻轻地回答。

“所以啊,你要想将来能娶她,你得好好学习,等你有了很多本领了,能够挣很多钱了,你才可以向她求婚。”妈妈耐心地对孩子说。

小男孩一听有道理:“对呀,现在真是什么也没有,我要好好学习呀。”小男孩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得平静了,又高高兴兴地去做作业了。

这个英国妈妈很了解孩子的特点,她站在儿子的角度上,用儿子能理解的道理说服了他。最成功的一点是妈妈没有指责儿子早恋不好,因为她懂得儿子的爱与成年人是不同的,必须用儿童的方式解决儿童的问题。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孩子们之间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父母要有眼力去发现孩子的特点,并利用他的优点引导他,把他所有优秀的品质发挥出来,帮助他完成人生的自我超越。

为了尊重孩子的特点,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父母还应该做到:

1.用心去发现孩子的特点

作家张恨水小的时候特别爱读小说、写小说,但考试成绩一塌糊涂。为此他的父亲很生气,还多次教训过他。幸亏《小说月报》的主编和北京《新闻报》的副刊主编给张恨水提供了机遇,才使他一举成名。有些父母认为只有成绩好的孩子,才会有出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的孩子并不喜欢读书,如果一味强求,也很难有大的改观。因此,在平时,父母应该多多观察孩子,看看他对什么最感兴趣,在哪些方面有天赋,及时地发现孩子的特点。

2.承认差别的存在

每个孩子的性格和特点都是不同的。许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而且总拿自家孩子的短处跟别的孩子的长处相比。这样做实际上是忽视了孩子之间的差异。父母应当承认并接受孩子之间的差异,帮助孩子学会取长补短。

3.把孩子的特点变成特长

父母发现孩子的特点后,不要打击和压制它们,可以针对这些特点,引导孩子不断地发挥与运用,鼓励孩子将自身的特点变成特长。

4.和孩子多交流

父母应利用各种机会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因而常常用自己的想法来代替孩子的想法。父母只有了解了孩子内心的想法,了解了孩子的喜好,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才能尊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