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如何教出会处世的孩子
44986000000012

第12章 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定性化了的独特个性特征,它是通过孩子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人的性格是复杂的,有的人锋芒毕露,挫折不断;有的人孤僻高傲,怀才不遇;有的人大智若愚,青云直上;有的人热情大度,生活快乐;有的人刻意求全,郁郁寡欢。性格有先天遗传因素,但它的发展和形成是由后天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以及个人的生活实践活动决定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家长培养孩子的性格,除了用正确的教育态度和良好的性格榜样外,还必须采取如下措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和培养。

一、塑造性格从胎教开始

孩子的性格除了后天的引导之外,跟准妈妈时期的胎教、家庭环境和准妈妈的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息息相关。

首先,孩子的性格取决于妈妈的心情。在怀孕期间,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孩子和妈妈的心灵感应也会日渐明显,如果妈妈的心情好,孩子自然也会安静愉快;如果妈妈的心情乱糟糟,那么孩子就会躁动不安,缺乏耐性。所以,为了腹中的孩子着想,准妈妈应随时随地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尽量排除不良情绪,让自己尽快保持平静。

孩子的性格还跟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孩子所处的家庭纷争不断,那么他自然就会吸收不良的信息,情绪和性格也会随之受到影响。两人之间发生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但为了孩子,准妈妈和准爸爸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相互谅解,尽量避免发生正面冲突。由于身材变形、身体不适或者对生育的恐惧等一系列的原因,不少准妈妈在怀孕期间情绪非常不稳定,所以在这时候准爸爸应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来关怀呵护妻子。

为了让孩子拥有好性格和好身体,改掉准妈妈的坏习惯也至关重要。事实证明,准妈妈的不良习惯,很容易导致胎儿的性格发生偏差,这些不良习惯包括吸烟、喝酒、食用大量垃圾食品、听刺耳激烈的音乐等,而孩子受其影响,有可能形成烦躁易怒、思想偏激、内向自闭、难以驾驭的性格。

二、自尊和自信是良好性格的起点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主格,即使是能力差的幼儿,只要家长能发现他的长处,提供一些机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就能把他内在的潜力发挥出来。

积极评价是激发孩子潜力的有效手段,是孩子建立自尊自信的源泉。积极客观地评价孩子,不要过分地指责孩子的失败与错误,应了解和区分孩子失败和错误的动机、原因;面对这些失败与错误,父母应予以谅解与宽容、帮助和支持。对自卑的孩子要尽可能地在别人面前夸他的长处。对骄傲的孩子,在别人面前以爱护而不是挖苦的形式指出和纠正孩子的缺点,让孩子与自己的过去比较,给孩子指出努力的方向,并教给他努力的方法。

三、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

需要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原始动力,孩子的许多性格特征都是直接由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有的家长一味地迁就孩子,随心所欲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这会助长孩子的任性固执、物质欲强、蛮横无理等性格的膨胀。另外一种情况是不重视或随意回绝孩子的要求,这会使孩子的心理一次次受到刺伤,希望变为失望乃至愤怒、对抗。当他看到别的孩子得到满足而兴高采烈时,便会由原来的羡慕变为妒忌,不愿与人交往。因此,家长一定要懂得孩子的心理,设法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使其处在一种满足、振奋、进取的心境中。

四、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有益活动

性格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仅有情感上的体验和思想上的认识是不行的,还必须通过多种实际活动的锻炼才能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要培养子女热爱学习的性格,不仅要使他们懂得学习的意义、体验成功的乐趣,而且还要使爱学习的态度通过经常性学习活动反复强化,才能成为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与性格特征。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多参加各种实际活动,从中受到锻炼。

五、正确处理孩子的“性格冲突”

性格形成过程中常出现一些矛盾现象,如:有的孩子在学校勤奋、爱劳动、能自制,回到家里却很懒惰、任性;有的孩子时而活泼、主动、有热情,时而沉默寡言、萎靡不振。家长要关心和了解这些“性格冲突”的原因。比如:是由于家庭和学校的要求不一致造成的,还是孩子自己思想上受了社会上消极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正确判断哪些属于真正的性格特征,哪些属于现象或“假象”,并用生动的事例或明确的道理引导孩子克服消极性格,保持和发展积极性格。对孩子的“性格冲突”视而不见,不加引导是不对的,这会影响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甚至使孩子长期陷于矛盾心态中。

六、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共享快乐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往往导致他们自私、不合群、不关心别人等不良性格的形成。为了防止孩子的“自我为中心”,我们的家长应从小事着手,从日常生活中去陶冶他们,如:有好东西吃应让孩子给长辈,最后给自己;懂得大的给别人,小的给自己,不能有自私独霸的行为。同时也应让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培养他们初步的社交能力。

七、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性格的第一位影响者,同龄小伙伴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学会为人处世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在社交中表现得合群时,家长要及时鼓励、强化。对于性格偏内向的孩子,家长应鼓励他们“走出去”,多到同龄小朋友家里做客;也可以为孩子“请进来”,邀请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孩子尝到当小主人的滋味,一般都会兴奋、喜悦,忙里忙外地招呼自己的小客人,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就增强了自信心,塑造了开朗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