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生态养殖泥鳅
44848300000035

第35章 如何饲养管理泥鳅苗种?

培育泥鳅种的池塘要预先做好清塘修整铺土工作,并施基肥,做到肥水下塘。池塘面积可比培育夏花阶段大,但最大不宜超过150平方米,以便于人工管理。水深保持40~50厘米。每平方米放养体长3厘米夏花500~800尾,同一池放养规格要整齐一致。

在放养后的10~15天内开始撒喂粉状配合饲料,几天之后将粉状配合饲料调成糊状定点投喂。随着鳅体长大再喂煮熟的米糠、麦麸、菜叶等饲料,如拌和一些绞碎的动物内脏则长势更好。如是规模较大的种苗场,也可以自制或购买商品配合饲料投喂。喂食时将饲料拌和成软块状,投放在食台中,把食台沉到水底。

人工配合饲料中的动、植物性饲料比例为6:4,用豆饼、菜饼、鱼粉(或蚕蛹粉)和血粉配制成。如水温升至25℃以上时,饲养中的动物性饲料比例应提高到80%。

日投饵量随水温高低而变化。通常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3%~5%,最多不超过10%。水温20℃~25℃时日投量为在池泥鳅总体重的2%~5%;水温25℃时,日投量为在池泥鳅体重的5%~10%;水温30℃左右时少投喂或不投喂。

每天上午、下午各投1次。具体投喂量则根据天气、水质、水温,饲料性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1~2小时内吃完为适合。否则应随时增减投喂量。

鳅种培育期间要根据水色适当追肥,可采用腐熟有机肥水泼浇,也可将经无公害处理过的有机肥在塘角沤制,使肥汁渗入水中,还可用尿素追施,方法是少量多次,以保持水色黄绿,肥度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