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生态养殖泥鳅
44848300000013

第13章 生态养殖泥鳅对亲鳅的选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亲鳅的来源。人工繁殖用的亲鳅尽量避免长时间蓄养,因而最好采集临近产卵期的天然泥鳅,在进行数天的强化培育后,当水温稳定在20℃左右时,进行人工繁殖。

(2)亲鳅的选择。亲泥鳅的选择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亲泥鳅挑选。泥鳅一般2龄达性成熟,3龄以上、个体大的怀卵量大,产卵数多。雌泥鳅体重与产卵数之间可用关系式:产卵数=462×体重(克)-1794来表示。作为亲泥鳅,最好要选3龄以上,体长15~20厘米,平均体重达12克以上者,而雌泥鳅要18克以上,最好为40~50克,且体质健壮、体色正常、体形端正、无伤残、活力强、鳍条整齐的个体。选择亲泥鳅时还要注意雌、雄尾数的配比,雄鳅适当多准备些,一般雌:雄=1:(2~3)。②雌、雄泥鳅的区别。泥鳅雌、雄性在成体阶段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胸鳍、背鳍和腹鳍上方体侧白色斑痕三个方面。泥鳅体表多黏液,不易抓住辨识。只要准备一个盛有少量水的碗或盆,将泥鳅放在其中,待其安定下来,鳍自然展开时,便较易辨认了。在生殖季节特征更是明显。如在雌泥鳅腹鳍上部出现白色斑块状伤痕,这是当年已产过卵的雌泥鳅的标志。产卵期间所捕获的雌泥鳅,往往都有这种标志。一旦出现这种标志,便不能再用作当年繁殖用的亲鳅。这种白斑的出现,是由于雌鳅在产卵时,被雄鳅紧紧地卷住,雄鳅胸鳍的小骨板压着雌鳅的腹部,从而使其腹部受伤,小形鳞片和黑色素脱落,从而留下这道近圆形的白斑状伤痕。一般可根据伤痕深浅来估计雌泥鳅产卵的好坏。一般是伤痕深,产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