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生态养殖泥鳅
44848300000012

第12章 泥鳅是怎样繁殖的?

泥鳅一般1冬龄性成熟,属多次性产卵鱼类。长江流域泥鳅生殖季节在4月下旬,水温达18℃以上时开始,直至8月份,产卵期较长。盛产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每次产卵所需时间也长,一般4~7天时间才能排卵结束。

泥鳅怀卵量因个体大小而有差别,卵径约1毫米,吸水后膨胀达1.3毫米,一般怀卵8000粒左右,少的仅几百粒,多的达十几万粒。体长12~15厘米的泥鳅怀卵1万~1.5万粒;体长20厘米的泥鳅怀卵的达2.4万粒以上。体长9.4~11.5厘米的雄性泥鳅精巢内含约6亿个精子。雄泥鳅体长达6厘米左右时便已性成熟。成熟群体中往往雌泥鳅比例大。

泥鳅常选择有清水流的浅滩,如水田、池沼、沟港等作为产卵场。发情时常有数尾雄泥鳅追逐一尾雌泥鳅,并不断用嘴吸吻雌鳅头、胸部位,最后由一尾雄鳅拦腰环绕挤压雌鳅。雌鳅经如此刺激便激发排卵,雄鳅排精。这一动作能反复多次。产卵活动往往在雨后、夜间或凌晨。受精卵具弱黏性,黄色半透明,可黏附在水草、石块上。一般在水温19℃~24℃时经2天孵出鳅苗。

刚孵出的鳅苗长约3.5毫米,身体透明呈“痘点”状,吻端具黏着器,附着在杂草和其他物体上。约经8小时,色素出现,体表渐转黑色,鳃丝在鳃盖外,成为外鳃。3天后卵黄囊接近消失,开始摄食生长。经20多天,苗长15毫米,此时的形态与成鳅相似,呼吸功能也从专以鳃呼吸转为兼营肠呼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