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再见了,姑娘(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43043600000021

第21章 等闲变却故人心(3)

马晓璐是个好姑娘,大家都这么说,我也这样想。

这个姑娘曾经对我说:如果将来你不娶我,我就出家当尼姑。

我也曾对这个姑娘说:你将来要是嫁给了别人,我就打一辈子光棍。

那是多么真挚而热烈的曾经,事到如今,我依然能够感受到我们对彼此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那一颗地老天荒的决心。尽管到后来,她并没有嫁给我也没有出家,而我也没有打算一辈子当光棍。但是我总是可以穿过时间的洪流,回到那一天的场景中。

两个人的房间,烛光中的晚餐,碎裂的玻璃杯,散落的人民币,流着泪的她的脸。

场景中的每一个细节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凑在一起的时候,冥冥之中就注定了那天所有情节的开展。两个人的生活中,每天都会有无数的琐碎小事发生,偶尔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争执,然后莫名其妙地和好。每一次的争执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就会像海底涌动的暗流,有朝一日被风暴掀开,演变成惊涛骇浪。

第一个细节是房间,这是一个单间配套的房间。那是2007年的冬天,我们已经搬家了,我们在那个两居室里只住了三个月,搬家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室友是极品。

当时跟我们一起合租的是一对情侣,男的是个做IT的,女的工作性质不明,目测是个三班倒的工作,经常是凌晨才回家,白天睡大觉。作为极品室友,他们的奇葩事迹层出不穷而,诸如霸占厨房不允许我们使用因为锅碗瓢盆是他们的我们自己买自己的都不行,又如晚上看电视声音必定调得非常高全然不顾隔壁是不是已经休息,在这个奇葩盛行的时代,这些其实都不算什么。加上我和马晓璐又不经常待在房间,很多事情竟然就这么忍下来了。

我不在现场的一个周日下午,马晓璐和奇葩女室友之间爆发了极为激烈的争吵。那个女的从一大早开始霸占着卫生间洗澡洗衣服洗被单,天晓得她哪里来的那么多东西要洗,一直到下午四五点都不停息,马晓璐想进去洗个澡,被奇葩女一直拦着,两个人之间因此产生了口角。马晓璐哪里是这种人的对手,直接被骂得躲在房间里哭,一直等我回家。我听她说完这件事情之后,觉得气不打一出来,立马就要去找隔壁理论,马晓璐把我拉住了,泪眼婆娑地对我说:“别跟他们计较了,我们搬家吧。”

我干脆地答应:“好,珍爱生命,远离奇葩,我们马上重新找房子。”

马晓璐说:“我们找个单间配套好吗?”

我愣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才好。

马晓璐接着说:“我真的不想再碰到这种神经病了。”

神经病是马晓璐可以说出来的最狠的骂人话,她的愤怒程度可想而知。

我心里有些堵,我也不想让马晓璐再受委屈,她的建议也合情合理,唯一的问题是我的经济情况根本无法再承担更贵的房租,我的信用卡都已经严重透支。马晓璐完全清楚这些状况,而她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提出这样的要求,我是应该责怪她太过任性还是应该责怪自己太过无能?

我无法让自己心爱的人免于生活的困窘,不能保护她免受别人的欺负,假设我刚刚真的去找隔壁理论,他们要是阴阳怪气地来一句有本事你就别合租啊没钱就别装逼啊,我还真的是自取其辱。所以,我只能责怪自己的无能。

我一咬牙,说:“好,我们搬家,不再跟人合租了。”

马晓璐走过来抱住我,在我耳边说:“谢谢你,亲爱的。”

情话未必所有时候都能暖人心,当时我脑子里只想着怎么解决多出来的房租。马晓璐花了一天的时间在各种网站上找租房信息,第二天,她非常兴奋地给我打电话,说:“你猜猜我在网上发现了什么!”

猜得出来就怪了。这种时候我只需要说:“什么呀?”

马晓璐说:“我竟然找到了一个1200块钱的单间配套的房间。”

我说:“怎么可能!那都到乡下去了吧。”

马晓璐说:“真的,就在你们公司附近,价格虽然便宜,但是房东对租房的人要求很严格,只租给女生,还要研究生以上学历,还要电话面试,我假装是自己一个人住,给房东打电话,结果她同意租给我了。”

这就是我们住进新房子的过程,至少我当时是这样理解的。

拥有了独立的空间之后,马晓璐开始对做饭这件事情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买了一大堆厨房用具,立志要成为一名美厨娘。我虽然对做饭一窍不通,但至少还是知道米是要淘的,火是要调的,盐是要少放的。而马晓璐家里从来都是保姆做饭,她根本就不知道她所喜爱的美食和做饭之间的差别。但是我也没有阻止她,哪个男人会阻止自己的女人进厨房修炼呢,除非她把厨房给烧了。

马晓璐的第一个成绩就是烧坏了一口锅,因为她盛完菜之后忘记了关火,锅底几乎被烧穿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与此相比,诸如打碎了盘子,煮糊了米饭,把盐当成糖来放之类的事情,都只是浮云。众所周知,马晓璐是个学霸,学霸的意思是他们能在众多领域通过自己的拼命钻研成为独领风骚的人物,但是厨房明显不属于这个范畴。后来有一阵子的周末她都很少来我这边住,我当时就猜想她是因为在厨艺钻研上受挫所致,周末本来就是我工作最忙的时间,所以我也没怎么去细究。这是第二个被我忽略的细节。

那天不是周末,当马晓璐打电话喊我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我认为她只是技痒难耐,想要继续她的美厨娘修炼之旅。临近年底,卖场里的工作尤其繁忙,还有烂成一堆的财务报表需要一点一点想办法抹平,挂掉马晓璐的电话之后,我就被一件接一件让人焦头烂额的事情一直拖到下班,完全没有喘息的机会,以至于我直到换上衣服出门的时候,才想起马晓璐正在家里等我吃饭。

我彼倦不堪地搭上回家的地铁,已经差不多是晚上八点钟,新闻联播都放完了,车厢里依然拥挤异常。我很想知道,这个时候还在路上的人,他们将去往何方,他们的生活又是哪般模样?车厢里的每个人,无论站着坐着蹲着靠着,全都无精打采,面容冷漠,眼神呆滞,他们在每一站进进出出,大多数人都将回到租住的小屋,在楼下大排档打包一个外卖,孤独地吃饭上网,还可能加班画图做报告。

同样的夜色下,有人收拾好行李,在叹息中搭上离开上海的列车,也有人拖着行李揣着梦想,在兴奋中踏上这一片土地。留下来的人们,他们日复一日在这个城市奔波劳累,固执地坚守着理想,理想是丰富多彩的,实现者却寥寥无几,大多数人付出所有,到头来一无所获。

但是我在上海的奋斗又是为何?我每一天纷纷扰扰加班无止境的工作,只能换来3000块钱的薪水,而这些钱在我的工资卡上从不逗留,分分钟就会清空,我都不好意思说我工作是为了赚钱。而我似乎已经忘记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了。年少轻狂的时候,我还能够高声地跟别人谈理想,谈音乐谈文学,谈华尔街谈硅谷,谈跨越大洋的旅行。可是现在,即使连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巅峰这样简单的理想,我都无力去构建。

我不单纯是为了马晓璐而来到上海,我有我自己的野心和抱负,却在忙碌而平庸的生活中消耗殆尽。我是不是应该放手一搏,去做我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我不能。如果我孤身一人在上海,我可以住300块钱一个月的大通铺,顿顿泡面加馒头,即使三个月没有工作也能活,即使一个月1500也能活。可是现在,是两个人一起生活,我一旦失去工作或者没有找到比目前收入更高的工作,生活将无以为继。

我在这样一种沉重的情绪中回到家,推开门,房间里灯火昏暗,马晓璐兴冲冲地跑过来,搂住我的脖子,喊道:“SU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