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全剧终(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43035700000013

第13章 爱人,你可感到(4)

姜川的脸冷了下来。想说什么话,又觉得好像戴了一个极厚重的口罩,说起话来都太困难。黄心语看出来自己似乎跨过了某道界限,这一下也有点不知所措。几秒钟的沉默以后,姜川叹口气说,“心语,我跟你提过我们这个项目的盈利模式的,你那么聪明的人,我不想再讲一遍。”他捏了捏眉心,两条眉毛之间都快被他捏出一条小河沟来了。“况且,我现在这工作,做了这么几年,是真的烦了。感觉不到什么价值,觉得自己趁年轻,还可以做得更多。这个我也都跟你说了好多遍了。反正,走是早晚的事。而现在就是最好的机会。”

他看着她,努力地盯着她的眼睛,“咱们这个家不会垮,你和小豆我保证都照顾好,你能不能相信我?”

黄心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眼睛一眨一眨,似乎就要点头了。

手机又振动了起来。

“又是那个小孩?”黄心语失控地叫起来,“又是创业,又是公益,又是排练排戏……你都多大的人了姜川?你就不能做点现实的事吗?”

她情绪一激动,没控制好音量,正好把睡得正香的小家伙给忘了。小豆的哭声顿时响彻云霄,像一枚腾空的原子弹,击溃了人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全都垮下来以后,反而不争了,没有了力气,黄心语连看也没再看姜川一眼,赶紧跑过去把小豆抱出来,摇来摇去地安抚。姜川见没他什么事,也不敢去招惹,便摁开手机来看。果然还是凡一舟,这回他不用回想,已经把她的号码记下了。

“喂,我没有再回复你,你也不担心?”他上一条是劝她快回宿舍的,按理说她没有回复,要是她的小爱慕者们,确实该跟上一条“怎么不回复我了?到底回没回去”的追问了。他觉得她任性得简直有点可爱,却发现短信还没有完,“还有,你和灼尔,到底是什么关系呀?”

又是一个眉毛弯弯的小笑脸。他不知怎么一直无意识地盯着它看,总觉得它在嘲笑他似的。

6.

回去的地铁上,一路上她都在算,这几年到底存了有多少钱。

她刚开始上班的时候一个月三千五,后来升到正式编辑一个月四千五,现在是五千,不过才做半年。筱德前三四年的钱基本上都没攒下来,再加上治病吃药的花费,直到这一年到外企来,每个月的六千块才让两个人稍微舒服一点。五年,一个月她怎么也绷着要攒下来一千块。五万块钱。就这五万块钱。

没问题。如果是消费不那么高的城市,半年的房租也就是六千,撑死一万吧。那他们还有四万块可以周转。消费不那么高,所以一个人一个月不乱买东西也就花一千块,两个人就是两千块,那四万块钱够他们好几个月的!更何况后面就有工资了呢?只要稍微有空,她就在网上搜宜居城市,旁敲侧击地跟还有联系的老同学打听,大连、厦门、昆明、威海、成都、杭州、青岛……她最后筛选出来的种子选手。她要和筱德好好商量,一个一个地排除答案。他们说好,要等两个人都准备充分了再拿出来说,这是她提出来的。就好像一个事情,你一直拖着不说,有些事情,你就想一直拖着不说等到最后爆发的那一刻。而那也就是今晚了。

南方的城市,他肯定会嫌冬天没暖气吧?杭州的西湖很美,可他会说消费太高了吗?而大连呢,而昆明呢?她预想不到他会挑哪一个,又觉得其实去哪里不好呢。她想要的,从来就只有他而已。她反而更期待两个人挑着挑着的那画面,会不会像上学时给电影挑女主角一样快活?

老杨是青岛人,借着上班中间抽烟的机会,她问了问他那边的情况。租房要多少,平常的生活费,老杨随口说了两句,“怎么,突然感兴趣起青岛来了?”“有个亲戚被调到了青岛工作。”撒谎倒是特快,顺嘴就编出来。“青岛挺好,气候宜人呐。靠着海,空气都湿的,不像北京这么干。再说了,物价也低,当然是相对的啊,房子也相对来说便宜。好多房子是殖民地那会儿建的,有欧式的风格啊。买东西都挺方便。不错,好地方呐……”

她听着,差点被烟烧了指头。青岛。

你会喜欢么?

回到家里,筱德正好在。

“吃过饭没有啊?”

“饿死了,做个快点的。”

“好,那做意面?”

“好!”

她也想快点。五万快钱。好像一只大气球塞在胸口,拿西红柿的手都微微抖起来。够了,足够的。全新的生活,也许傍晚我们可以一去去码头看船呢?那些帆船比赛,你不是常指着电视里的帆船比赛说搞不懂吗?我们可以搞懂的,在青岛就可以搞懂的。当然,你说去别的地方也行,都行。让我看看你的备选决定吧,让我们来说说吧。

“看看你,怎么边切边笑啊?”筱德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厨房里来了。他探过脑袋来,“人家切洋葱都是切得哭,你倒笑了?”说着笑呵呵地看她。也许是下班早吧,他看着轻松高兴的样子,嘴角弯弯的,而她看着他却如此心酸。

“没有啊。”她咬着嘴唇,努力控制住声音。她想一会儿再说的,是啊,一会儿再说。厨房里弥漫一种那么稀少的快乐,她想让这稀薄的空气再维持久一点,让烟雾弥漫,像一首听不清楚歌词的曲子。

她不知道怎么眼睛竟然都湿润了,可能是洋葱的缘故。西红柿在碗里刚好烫够分寸,轻轻一抹,皮就滑下来,露出沙沙的红肉。肉,她忘了拿肉末出来,便在狭小的空间里转身,去够冰箱门。这样就把筱德挤了出来,“走开走开,”她努力忍着眼泪把他赶出领地,“等着吃吧,特别快。”

都在轨道上了,特别快。

她拨开肉馅的保鲜膜,前两天炒菜剩下的,筱德说话了。隔着闷闷的冰箱门,发出嗡嗡声音的冷冻柜,听不真。“什么?”她把冰箱门关上,他等着她,才又说一遍。

“咱们存款,我今儿查了一下……”

“有五万呢。”她歪过脑袋。

“没有了。”

“什么?”

“咱们没有五万。”

“有啊,要不我再给你算一遍……”

“我今天去买了台5D2,加上镜头,一共花了两万吧。”

“你听我说啊。我买这个也是迫不得已,真的迫不得已。姚总要我拍个片子,就是中秋的,什么宣传公司的。我手上哪有器材啊?也没法租,租的钱加起来还不如买一台。要租那么多天,都比买一台贵了。你听见了么?”

她什么都不说,肉末在碗里,加料酒,加淀粉,一把一把地抓像泥鳅。

“你听没听见我说话?……你以为我想接这活儿啊?谁想拍?你以为我想接这活儿么?我不想,真不想!可是没办法啊,你说怎么办?他让我拍你说我怎么办?你以为我不想搬家么?是我提出来的,我能不想?”

筱德说着说着就想过来,但是又犹豫一下,没再往前迈步。几步之外就是顾灼尔的身体,面对着案板,一刀刀切西红柿。要切成丁切出沙来,菜刀哒哒哒哒,要切出沙来,好像西红柿也流血了,菜刀唱那样欢快的节日歌。

她还是一个字也不说。

他今天去摄影器材城的时候,不能说一点高兴也没有。有两年了,有两年没有碰一台相机了吧。他把它拿在手里,那么好的触感,好像一架时光机,一下回到上学时候,在新加坡交换的那半年。半年时间里每天在超市打工,收银又苦又累,站那么多小时,总算挣下一台买相机的钱。就兴冲冲去买了人生第一台单反相机。上课无聊,脖子上挂着相机满街走,拍下来那么多好景色。树、人、流浪的狗,高高的喷泉,有张拍情侣的放在网上,还被一个交友网站盗了图。别人都发状态发链接跟他说,他心里其实不怎么介意,表面上义愤填膺的,心里其实真的不怎么介意。

他终于说不出话来。两个人沉默。厨房整个沉默。好像一个活物也没有,都死光了。

他冲出去,拿了机器回来,到她面前,“那你砸了?”

她还是切西红柿,连看也不看。

他拎着相机包,像个乞丐一样站在她面前,而她看也不看他。“好,砸了吧。”说完就真的扬起手。她放下刀,吼起来,“你干嘛!”

那么大声,把他吼得手臂冻住。

两个人都哭了,她把相机拿过来抱着,像小学课代表抱一打作业那样。“买了就买了。不许砸东西。”

顾灼尔把它拿起来,5D2,他认识她以后没多久就换了的机型。她摁下快门,喀嚓一声。还是那么动听的音色,还是那么动听。

显示屏里是筱德抱着面碗。他强横地挤开她,看上一眼,“丑死了,赶紧删。”

好久没有拍照了,毕业以后就再没拍过。他们刚认识的时候,他给她拍了那么多照片,从夏天到秋天,从长发到短发,从颐和园到香山。出去玩也拍,随便走走也拍。身后是大楼的玻璃窗,城市最美的湖泊里有她的侧脸。或者是接近晚霞的天空,朵朵云彩航空母舰一样漂浮,她坐在前面,笑一笑,动一动眉毛,“再多摆几个姿势啊”她却害羞。“玩头发就行了”他就强行命令。他坐宿舍椅子上,夏天只穿小背心的前胸后背,“你看这是原图。”摁摁鼠标,“你看这是修过的。”再摁回去,“你看这胳膊。”笑着的手指尖点上电脑屏。照片发网上,被点喜欢按钮,被说好漂亮,加上感叹号。有个人评论,能有个人记录下你最美的年华,真是太幸运了啊。好感慨,太矫情,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干脆发个表情。

她最喜欢一张,是她正躲着他相机。矮下身子去,还是被他的镜头抓到,支棱着一条胳膊,就有那么调皮的神气,小孩一样的神气。只在他的镜头前面了,只在他眼前,再也无法在别人面前这样。

顾灼尔深深吸一口气,又摁下快门。

“我是真的没办法。”

“别说了。”她说。

“搬家这事我说到做到,这两万块钱我们哪怕借借也凑回来。大不了拍完这片子再把机器卖了。”就像那次卖掉一样。她摔骨折拖着房租,他盯上相机,她说这可不能卖,他说这东西没用,不卖做什么?

“好么?拿着五万块钱,咱们想去哪儿就都行了,好么?”

“昆明、厦门、杭州、青岛……”

“就青岛吧,”他打断,“青岛不错。”

她怎么会想到有这么简单。

“那笔钱就都不许动了,咱们俩都不许。”筱德说。

“好。”

然而他还是低着头,盯着她的手看,好像被虐待过的小动物。“这机器真不得已才买的,对不起宝贝。我是想搬家的,我想过了想通了是真的想搬家的。去个小一点的地方,就咱们俩人好好过小日子,这样多好啊。咱们这两个月少花点,工资也能补回来的。实在不行还能卖机器,我一定尽量卖个好价。好么宝贝?然后咱们就走,我真的等不及了。”

“别说了。”她把相机递给他。“吃完先别干别的,给我拍几张照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