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足球根本不是圆的
42944600000007

第7章 阿根廷足球的战术分野

2013~2014赛季的西甲联赛,巴萨和马竞一度并列积分榜榜首。两队的主教练马蒂诺和西蒙尼都是阿根廷人,是阿根廷足球两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所以,两支球队的较量,既是西甲领头羊之争,也是阿根廷足球两个阵营的对话。哪两个阵营呢?就是梅诺蒂派和比拉尓多派。这两位教练的个性和战术风格非常不同,共同点是都有很高成就,都带领阿根廷夺得过世界杯,也都有众多追随者,从而让阿根廷足坛出现了分野。

浪漫的梅诺蒂派

2011年,病重的梅诺蒂做了手术。当时全球媒体,从俄罗斯的《真理报》,到美国的《每日星报》都在关心他的病情,祝福他快点好转。全球有这么多人推崇梅诺蒂,主要因为他是理想主义的化身,谈吐不凡,思想深邃,既是教练,也是思想家和哲学家。现在执教美国队的克林斯曼跟梅诺蒂有短暂的师徒缘。那是在1997年,两人都在桑普多利亚,克林斯曼还在踢球,梅诺蒂当主教练。球队战绩很差,踢了8轮梅诺蒂就下课了,但克林斯曼不止一次提起梅诺蒂,说自己从他身上学到了东西。克林斯曼带领德国队参加2006年世界杯时,一位德国政治家就评价说,克林斯曼追随了梅诺蒂的左翼主张:足球就是比对手多进一个球。

梅诺蒂讲过这样的话:“那些认为足球场上只有赢球才管用的人,我真想告诫他们,赢家最终只有一个。但对一个有30支参赛队的联赛来说,难道其他29支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足球首先是一种想法,我觉得实用和美感在足球场上根本不冲突。”

通过自己的成就和足球哲学,梅诺蒂为阿根廷足球树立了一个典范,逐渐形成了梅诺蒂派:不仅要赢球,而且要赢得漂亮,不仅要踢球,而且要有追求。体现在战术上,有几个特点:攻势足球,坚决不龟缩;采用区域防守,很少设自由人;注重短传,钟爱技术型球员,尤其盘带高手。梅诺蒂之后,巴尔达诺、贝尔萨和马蒂诺等教练,传承了这一派的衣钵。其中贝尔萨的影响力非常大,大到能另立山头。早就有了一个词儿,叫“贝尔萨主义”,按照有名的足球记者乔纳森·威尔逊的说法,过去几年里,世界足球完成了贝尔萨化,最高水平的赛事里,几乎都在采用高位反抢和快速攻防转换。

现在的巴萨主教练马蒂诺算得上是贝尔萨的弟子。贝尔萨执教纽维尔老男孩时,马蒂诺在他手下踢球,退役后也执教过这支球队,风格明显带有贝尔萨的烙印。跟师祖梅诺蒂和师父贝尔萨一样,马蒂诺对自己的信念非常执著,有点任凭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的气概,不管比赛是输是赢,不管在积分榜上排第几了,永远坚持自己的一套。他在纽维尔老男孩时,有一场关键比赛是对阵豪门博卡青年。赛前马蒂诺就表了个态,对压力不屑一顾:“你得从一而终,我们踢过的所有比赛,都是一样的初衷……要是这么做让我们在积分榜上升了一点,那就这么踢吧,但我们的想法永远不变。”

现实的比拉尓多派

可见,梅诺蒂派就是这么浪漫、感性主义,而比拉尓多派呢,大致概括起来,就是现实、在乎结果乃至不择手段。

比拉尓多主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一场比赛。1958年世界杯,阿根廷输得一败涂地,第三场小组赛1∶6惨败给捷克,这就是一记闷棍,把阿根廷足球打醒了。国脚萨尔加多回忆说:“我们习惯了慢悠悠地踢,这个习惯已经太久了,但他们速度太快。阿根廷已经跟不上世界的脚步,我们已经落后了,欧洲球队的踢法简约、精准。我们有球时玩得还不错,但一向前推进就哑了火。”阿根廷队灰头土脸地回国,在机场受到“热烈欢迎”,球迷用硬币和烂菜狠狠地砸他们。主教练斯塔贝尔就地免职,他得到的评价是:“对战术一无所知,只会把好球员挑进国家队,然后让他们自己发挥,他只是个浪漫主义者。”

经历惨败的阿根廷足球开始反思。在这之前,他们对自己的艺术足球一向引以为荣,陶醉其中;在这之后,艺术足球,对漂亮场面的追求,就消沉下去了,开始尝试不同的做法。德尔加多回忆说:“国家队必须改变,他们开始找其他类型的球员,有牺牲精神的球员才会被选中。从那以后,足球和艺术就越来越不沾边了。”

1964年的联赛冠军是博卡青年,靠的是1∶0主义,30场比赛只丢了15个球,但进球数也很少,只有35个。之后称霸阿根廷足坛的独立队,是以战斗精神著称。就这样,阿根廷足坛出现了分野,出现两个流派:一个珍惜艺术足球的传统,另一个认为应该现代化,不能再走老路。他们分道扬镳,互不相让,有时针锋相对,有时并肩作战,两派的代表人物就是梅诺蒂和比拉尓多。

教练洛伦佐执教过阿根廷队,参加了1962和1966两届世界杯。他就是比拉尓多派的,带出的球队强悍、粗野,一边踢球一边踢人,有时洛伦佐还亲自上阵,参加肉搏战。在阿根廷足坛,这么干的不光是洛伦佐,最嚣张的是拉普拉塔大学生队,比拉尓多踢球时就在这个队。传说他上场时带着大头针,干嘛用?扎对手!前阿根廷队长拉汀说,比拉尓多什么事儿都干得出来,拉扯球衣,假摔,挑衅,骂人,用各种手段激怒对手,他的队友也这样。跟队友比,比拉尓多有个独到优势——学过医,后来当过妇科医生。有一场比赛,对方一名球员的妻子刚摘除囊肿。比拉尓多就逮住机会了,走过去用恶毒的话嘲笑这个手术,对手果然急眼了,一脚踹过来,然后吃到红牌,比拉尓多就得逞了。他的做法会不会让你想起贝克汉姆那张震惊世界的红牌?1998年世界杯的英阿大战,贝克汉姆被对手的小动作激怒了,自己被罚下,英格兰队最后也输了,惹毛小贝的正是现在的马竞主教练西蒙尼。

当教练后,比拉尓多对战术发展做出了贡献,当然里面有自吹自擂的成份。比如说,他改变过阿根廷足球的一个传统,按照洛伦佐的说法,阿根廷人一直用区域防守,其实洛伦佐自己尝试过自由人。比拉尓多执教国家队时,就采用了自由人和三后卫,用的是人盯人,而不是传统的区域防守。比拉尓多还说是自己发明了352阵型。2006年世界杯,他不甘寂寞,居然花了1500比索给自己打广告,宣称是自己发明了这个阵型。

比拉尓多更有名的是现实主义,在乎结果,哪怕场面难看,赢球就行。无论踢球还是当教练,他都只想着怎么赢球,跟梅诺蒂完全不同,他说:“我喜欢当第一,你得想想怎么当第一。因为老二一点都不好,当老二是一种失败……如果我们输了一场球,我就非常难过。踢球就是为了赢球,表演应该留给电影院,留给剧院,足球不是这样的,有些人太糊涂。”

互相借鉴 融会贯通

西蒙尼踢球时,受到比拉尓多很大影响,两人合作的时间不长,是在塞维利亚。当时西蒙尼很年轻,比拉尓多是他的导师,队中还有马拉多纳。球员时代,西蒙尼是踢中场,技术很好,也很铁血,有战斗精神,为了赢球不顾一切。

不过,西蒙尼同样得到贝尔萨的言传身教。2002年韩日世界杯,两人分别是阿根廷的队长和主教练。贝尔萨的战术组织令西蒙尼大开眼界,但阿根廷小组都没出线,残酷的现实给西蒙尼好好上了一课。本质上,西蒙尼还是个现实主义者,这跟贝尔萨不同。

另外,贝尔萨的高位逼抢,也可以看做一种强化的防守方式。2013~2014赛季,巴萨和马竞首次较量时,马蒂诺进行了调整,没有像往常一样大举进攻。由此可见,两个流派一直延续到今天,有对抗也有融合,保留了各自的鲜明个性,也在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如果打个比方,那就是洪七公冲欧阳锋使出蛤蟆功,而西毒用打狗棒还以颜色。西蒙尼有幸获得了两大门派宗师的言传身教,所以说,没准将来他真能闯出什么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