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历练党性的熔炉
42835600000010

第10章 干部培训

市委党校在恢复时期的六年中,按照把党校办成培训党的干部的学校,成为宣传、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阵地的要求,坚持边建校、边办校的方针,集中力量抓好党的干部培训工作。六年共举办各种班次28期,培训党员干部3974人次。通过培训,学员们基本上达到了提高认识、增强团结、振奋精神、搞好工作的培训目的,从而为各级领导干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推动全市的各项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培训班次、对象、人数、目的、内容、收获体会

1.一九七七年

1977年共举办两期党员干部读书班,培训党员干部199人。

1977年6月28日举办第一期党员干部读书班。参加学习的有县团级单位的一、二把手,各企业、事业单位和学校的领导干部共106人。培训内容是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1977年11月20日至1978年1月24日举办第二期党员干部读书班。参加学习的有县级领导干部、市直各单位主要领导共93人。这期党员干部读书班的培训目的是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和党中央关于切实办好各级党校,提高干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的指示精神,使广大党员干部完整地、准确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深入揭批“四人帮”,澄清是非,提高觉悟,改造世界观,提高了辨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培训主要内容为:十一大文件、《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日报》1978年元旦社论《光明的中国》等。

党员干部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自觉性;提高了无产阶级革命觉悟,促进了世界观的改造;增强了无产阶级党性;激发了投身于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通过举办党员干部读书班,大家体会到:抓好学员思想教育是搞好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坚持以自学为主、读原著为主、领会精神实质为主是搞好教学工作的有效方法。

举办读书班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师资力量弱,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学校各部门之间的主动配合差;教职员工下班辅导和参加讨论的人数不多;因无固定的交通工具,给学员生活和教学活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一九七八年

1978年共举办两期读书班,培训县团级干部和理论宣传骨干134人。

1978年8月10日至12月23日在新校址举办第三期党员干部读书班,即县团级领导干部整风学习班。参加学习的有县团级干部77人。读书班的学习内容是党的十一大和全国五届人大会议文件,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

1978年8月10日至1979年7月6日举办理论骨干读书班。参加学习的有理论宣传骨干57人。培训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市理论宣传骨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培养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适应社会主义“四化”建设需要的又红又专的理论宣传骨干。

理论骨干读书班主要的学习内容有:十一大文件,五届人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此外,理论骨干读书班还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建设等课程。

1978年两个班次的学员,通过在党校学习,划清了真高举与假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是非界限,充分认识到当时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讨论的伟大意义;划清了发扬民主与极端民主化的是非界限,充分认识到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划清了无产阶级党性与资产阶级派性的是非界限,充分认识到克服资产阶级派性,增强无产阶级党性的重要性。

3.一九七九年

1979年举办了两期党员干部读书班和一期农村基层干部轮训班,共培训党员干部593人。

1979年3月15日至7月8日,举办第四期党员干部读书班。参加学习的有县团级干部300人,其中副局长以上干部83人。

1979年8月1日至12月2日,举办第五期党员干部读书班。参加学习的有县团级干部122人。

以上两期读书班的培训目的是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党的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这两期学习班的学习内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央两个会议文件,省、市委会议文件,《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等。

学员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和主要精神;提高了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重要意义的认识,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端正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识到只有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加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步伐;进一步增强了党性,改进了作风;明确了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和坚定不移地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明确了全国人民现阶段的中心任务。

1979年12月11日至12月27日举办了第一期农村基层干部轮训班。参加学习的有全市农村各生产大队革委会主任171人。

4.一九八〇年

1980年举办了两期农村基层干部轮训班、两期党员干部读书班、4期党员干部短训班,共培训党员干部983人。

1980年1月3日至1月27日,举办第二期农村干部轮训班。参加学习的有全市农村各生产大队党支部宣传委员、妇联主任共168人。

1980年1月27日至2月5日,举办第三期农村基层干部轮训班,参加学习的有全市农村各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147人。

举办以上三期农村基层干部轮训班,是为了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的思想建设,从而通过他们带领全市农民群众适应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大好形势,聚精会神搞建设,团结一致打好四化建设的第一个战役。

轮训的主要内容有:十一届三中、四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

学员在轮训中提高了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端正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了现阶段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

1980年3月4日至7月10日,举办了第六期党员干部轮训班。参加学习的有县团结干部132人。

1980年8月4日至11月26日,举办了第七期党员干部轮训班。参加学习的有县团级干部135人。

这两期培训班的培训目的,是为了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以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这两期轮训的学习,每期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学习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等文件;第二单元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单元学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第四单元学习关于党的建设问题,主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整顿党的作风》、《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著作。

1980年8月4日至1981年1月9日,共举办了4期党员干部短训班。参加学习的有县团级单位的党委(党组)成员、领导成员,各单位第二把手、政工干部、基层市管领导干部共401人。

这4期党员干部短训班的培训目的和学习内容与第六期、第七期党员干部轮训班大致相同。

5.一九八一年

1981年举办了一期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理论轮训班,举办了5期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轮训班,共培训党员干部885人。

1981年4月13日至7月28日举办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轮训班。参加学习的有县团级单位分管理论宣传的领导成员、宣传部长、理论教员,辅导员共179人。

举办这期轮训班的目的是为了贯彻全国干部教育工作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晋发〔1981〕9号文件的精神,使全市各级领导同志和广大党员干部从基本原理和经济建设实际结合的层次上,真正懂得进行“四化”建设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

轮训的内容主要是:《学习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的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陈云同志文稿选编》、中共中央〔1981〕1号和2号文件。

1981年8月9日至12月27日举办了5期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轮训班,每期21天。参加学习的有县团级领导干部、郊区各公社和城区各街道党委的一、二把手以及宣讲员共332人。

轮训目的是为了贯彻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用《决议》来统一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团结起来,同心同德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轮训的主要内容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建国三十二年党史概况、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等内容。

6.一九八二年

1982年举办各种轮训班7期,共培训党员干部1180人。

1982年3月15日至6月13日举办经济理论轮训班。参加学习的有县团级单位的部长、局长及部分科级干部共119人。

举办这期轮训班是为了贯彻中央召开的省市区第一书记座谈会精神,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团结一致,搞好两个文明建设。

轮训的主要内容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陈云同志文稿选编》、《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整顿党的作风》、《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

1982年3月15日至7月21日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参加学习的有各单位优秀中青年干部61人。

培训目的与经济理论轮训班相同。

培训内容共分五个单元。一至三单元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体内容与经济理论轮训班相同。第四单元学习毛泽东哲学想。第五单元学习党的建设,具体篇目有《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章程》、《整顿党的作风》、《论共产党员修养》、《讲真理,不要讲面子》、《邓小平同志谈端正党风问题》等内容。

1982年5月24日至9月30日举办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轮训班。参加学习的有县团级单位领导成员、公社和街道办事处一、二把手共70人。

轮训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八篇著作中的哲学思想,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哲学问题的著作。主要文章有:《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反对资本主义》、《整顿党的作风》、《论持久战》、《辩证法的要素》等。

1982年8月21日至30日举办政治经济学短训班。在校的哲学轮训班学员参加了学习,另外还有全市县团级干部和部分理论宣传骨干也参加了短训班的学习。每次听课学员均超过300人。其中,《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的学术报告,听讲人数在千人以上。

短训班邀请了中央党校政经教研室龚士其、谢世荣、朱定秦、张琛、翁志兴五位老师来我校讲学。

短训班主要学习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基本理论,共讲授六个专题:①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③社会主义经济的有计划发展;④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⑤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问题。

学员通过短期培训,初步掌握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按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办事和分析、解决经济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1982年10月6日至12月29日,共举办了3期学习党的“十二大”文件轮训班。每期3周。参加学习的有县团级领导干部、宣传理论骨干、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成员、市直机关科级干部共720人。

轮训班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十二大的开幕词、闭幕词和各项决议,人民日报社论《历史的转变,历史性的会议》以及有关的报告、文件和社论等。

学员通过轮训,明确了党的十二大的历史地位;增强了实现翻两番的决心和信心,进一步加深了对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二、教学方针与教学方法

党校在恢复时期,坚持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为中共中央党校制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在教学中,围绕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有重点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学习党的重要文件,根据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引导学员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学习理论,增强党性,改进作风,使学员在思想、工作、作风诸方面适应全党工作重心转移的需要。

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中,采取的主要方法是:①坚持自学与辅导相结合,以自学为主的原则。②坚持读原著为主,领会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为主的原则。③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引导学员弄懂基本原理,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④坚持学习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改造世界观相结合的原则。在组织讨论中,启发学员结合个人的思想与工作实际,独立思考,研讨交流。⑤在轮训中,及时收集汇报,研究问题,积极疏导,发扬民主,实行“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⑥坚持个人总结与分组讨论相结合,以个人总结为主的原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倡积极向前看的态度。严格组织生活,执行轮训纪律。⑦发扬教学民主,提倡教师下班辅导,组织学员民主评教,力求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在轮训中,校党委着力抓了五件事:①抓好教学计划的实施,组织教员认真备课,上好辅导课。②抓好对学员的组织领导,及时开好汇报会、座谈会,引导学员理论联系实际。③抓好组织纪律和思想政治工作,发扬党的优良作风。④抓好提示、班组辅导、讨论、讲课、总结五个教学环节。⑤坚持晚自习制度。有的学员学到深夜十点多钟。

三、干部培训中的主要体会

党校在恢复时期的干部培训中,有以下主要体会:

1.市委和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是搞好培训的重要原因。

2.充分发扬学员支部的作用是搞好培训的重要措施。

3.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关键。

4.提高学员自觉性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