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40237400000006

第6章 国际图书贸易市场概述(2)

在俄罗斯和东欧,随着原有图书发行体系的解体,出现了一段图书发行的空白时期,图书一度被摆放在市场摊位和地铁站台销售。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的、私有的图书连锁书店开始出现;而在一些主要的城市,也出现了一些小型、现代的书店。

在中国,国有发行渠道的地位并没有动摇,但是国有发行渠道已经开始面临来自私有渠道的竞争,并开始逐步进行现代化改造,以期适应竞争,继续保持优势。图书城、超市、富有个性的小书店、连锁书店现在都加入了竞争的行列。

连锁书店的迅猛发展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

(1)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世界排名前200家的商业企业都是连锁集团,跨国集团中营业额增长最快的是连锁经营的零售业。在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销售额一般占市场销售总额三分之一以上,英国近一半,美国已达三分之一。

(2)连锁书店自身的优势。连锁经营带来的规模效益是其他业态形式所不能比拟的。连锁经营自身的灵活性又使人们能按照自己的需要灵活地选择经营模式,如经营初期发展正规连锁,成熟期发展特许加盟连锁。连锁书店在满足读者需求上也有优势,它庞大的销售网络能更全面地收集读者的需求信息,而连锁总部的实力又使快速配送成为可能。连锁书店的资金优势使它能获得最佳的店堂位置。

(3)连锁书店与出版社的特殊关系。从表面上看,连锁书店是利用其规模和数量优势从出版社获得低折扣,但实际上,它还从与出版社的合作宣传和广告中隐蔽地获利,而独立书店则无此优势。

(4)定价的放开使独立书店失去了保护伞,却对连锁书店有利。由于政府不再规范定价,连锁书店可根据销售策略随意打折,尤其是在销售旺季。这种做法使大多数独立书店因其价格劣势而生意惨淡,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

2.图书俱乐部

图书俱乐部在西方国家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都拥有相当数量与规模的图书俱乐部,其市场份额一般在10%以上。而目前中国图书俱乐部的市场份额尚不足1%。截至目前,在法国有20多家图书俱乐部,英国近40家,瑞典40多家,美国则已超过166家,德国已有30余家。其中,德国有两家图书俱乐部的会员人数均达到400万,像贝塔斯曼集团的图书俱乐部,在22个国家和地区有30多个分部,全球会员超过3500万人。综观欧洲和北美,图书俱乐部都占有一定的市场。目前,全球最大的图书俱乐部公司贝塔斯曼在中国不仅开展俱乐部销售,还积极拓展互联网销售和店铺销售。

贝塔斯曼集团在全球四大洲的22个国家经营书友会、音乐俱乐部以及电子商务等业务,2005年营业利润增长率达13%,从2004年的14.3亿欧元增加到2005年的16.1亿欧元。5500万客户保障了它在媒体产品供应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会员可以通过目录、互联网或从全球600家会员中心任选其一来获取俱乐部的丰富产品。图书俱乐部是贝塔斯曼成功的基石,它遍及2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500万会员。由贝塔斯曼直接集团Music Service和CDNOW“Preferred Buyers Club”组成的美国领先的音乐产品分销商Be Music服务于800万积极的用户。

目前,贝塔斯曼直接集团代表了贝塔斯曼集团在中国的主营业务。其麾下的贝塔斯曼书友会以在线和离线并进的方式大力拓展中国的图书音像产品零售市场。贝塔斯曼书友会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图书俱乐部,通过目录邮购和网站(BOL.com.cn)向全国150万会员传递最新的、精选的产品信息,包括图书、CD、VCD、DVD和电脑游戏等。贝塔斯曼集团于2003年年底成立的新的合资企业——21世纪锦绣图书连锁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新生活时尚”为理念的小型连锁会员店。贝塔斯曼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和贝塔斯曼亚洲出版公司则致力于加强与国内出版社的联系,并提高贝塔斯曼书友会的产品竞争力。秉承本土化原则,贝塔斯曼直接集团还积极与国内著名的原创网络文学网站“榕树下”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丰富产品内容、拓宽服务方式。在台湾,贝塔斯曼与微软以2.5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番薯藤数位科技公司的26%的所有权,实际上,贝塔斯曼图书公司独占的股份就达10%,是番薯藤最大的股东。

3.网上书店

近十余年来,书店逐步实现现代化:可供选择的书目越来越多,店内环境也不断提高,还增加了很多其他增值服务。另外,图书的销售渠道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例如互联网销售。与此同时,整个销售渠道被少数实力雄厚的销售公司所控制,这缘于他们可以从出版商那里争取到更有利的条件,提供更好的销售环境,发动更大规模的促销推广活动。网上书店已在欧美国家迅猛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Amazon.com)在成立最初主要专注于网上电子书店的经营,其第一年(1995年)的纯销售额只有51万美元。在其后的每一年里,亚马逊都在不断地扩大自己的产品种类,销售额也随之成倍增长,1997年营业收入即达1.48亿美元,1998年猛增到6.1亿美元,增幅达312.6%。200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就超过了1999年全年的水平,达5.74亿美元,与1999年同期相比,增幅达95%,在2000年达到27.6亿美元,2005年达到84.9亿美元。

继亚马逊之后,欧美各大连锁书店或图书俱乐部如巴诺、鲍德斯、贝塔斯曼也纷纷开办网上书店。可见,网上书店代表了21世纪全球图书业未来竞争和发展的趋势。

(三)国际图书贸易与跨国出版

国际图书贸易同步于跨国出版。跨国出版商和书商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带来对全球市场的追寻,也必然导致对全球性产品的追寻。毫无疑问,像莎士比亚和马克思这样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当然能够贯通东西,但新的作品在考虑是否能作为全球性产品进行销售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商业机遇,而不是作品的价值。很多作品是在本国先达到了空前的轰动效应,才得以突破文化和地域的限制,成为全球性产品的,文学作品如《哈利·波特》、《指环王》三部曲、《达·芬奇密码》等,教科书如《新概念英语》、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1995年,约翰·格雷在美国出品了畅销作品《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部作品在今天仍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样的全球性产品才是跨国出版集团孜孜不倦所追寻的。

此外,词典、儿童读物、图画书现今都是跨国销售、多语言版权合作的热点;与电影、电视节目相关的读物也可以吸引很多国际读者。至于全球性产品带来的不利影响,那就是可能带来文化同化效应,就像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已经是全世界快餐的代名词一样。

但如果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可能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个性文化开始盛行,只要它们有自己独特的书写方式,就能在媒体上表现出来,就会对国际文化展现出很强的包容性,其自身在不断更新的同时也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过去的十年里,全球性产品的例子越来越多,但“全球性产品”在各国间差异很大。自助读物《谁动了我的奶酪》在美国和中国的成功程度远远超过了法国和意大利。在日本和东南亚风靡的漫画,到了英国始终只处于边缘读物的地位。世界上最擅长出版浪漫小说的加拿大禾林出版公司(Harlequin),其出版物在除中国外的所有国家都能异常流行。侦探小说在俄罗斯的流行超过了其他所有种类的小说;在英国,虽然英国的烹饪方法一再为世人所批判,但近几年来与电视相关的烹饪图书的销售却异常火爆。

虽然《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在出品后就能迅速占领畅销书排行榜的首位,但从根本上来说,各国的市场上充斥的还是本国作者以本国语言撰写的作品。2004年,英国儿童读物畅销书排行榜的胜利者是杰奎琳·维尔森;而在中国的胜利者也是一名中国作者。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儿童读物畅销书排行榜最终的胜利者都不是《哈利·波特》。

此外,新技术使得出版商可以针对很小的市场出版不同版别的读物。再加上电子出版,这就提供了更多的出版方式。作为美国最大的网上书商,亚马逊公司也与Google同时展开了自己的图书上网计划。亚马逊在两年前就开始在出版商的合作下提供“书内检索(Search Inside This Book)”功能,使消费者能够在网上浏览图书的目录和一些页面,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进行选择。亚马逊计划在此基础上全面展开网络版图书的销售工作,开拓新的赢利渠道。

目前,亚马逊公司已经推出了两项网络版图书业务。“亚马逊页面(Amazon Pages)”服务颠覆了人们以往购书必须买整本的方式,“化整为零”,使消费者能够购买自己所选择的页面或章节的网络版图书。例如,学生只需买自己所需要阅读的章节,工具类图书的使用者也可以只购买书中与解决问题有关的部分。而“亚马逊升级(Amazon Upgrade)”服务则可以让消费者将所购的实体书“升级”为“实体书+网络版”的套餐。例如一本定价约20美元的书,只需再加1.99美元,消费者就能获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网上阅读的网络版。正如苹果公司的iTune提供的每首收费0.99美元的网上音乐下载服务一样,亚马逊公司将网络版图书低价“零售”的做法有可能会引起图书业的革命,它的重要性在于这是一种书商、出版商、作者和消费者都能受益的商业模式。亚马逊在保护了出版商的版权的同时,与出版商和作者分享图书的“零售”收入。

二、世界主要国际书展

国际书展是世界图书市场的晴雨表。在各国不同的书展上,来自全世界的图书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每一届书展都是一场文化盛宴,每一场书展都是一次图书大餐。目前世界上每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举办的较大型的国际书展约有四五十个之多,这些书展,有以版权贸易为主的,有以图书订货、销售为主的,也有两者兼顾的。国际书展是开展版权贸易的重要场所,它既为版权贸易提供样品及各种相关信息,也反映出版业的发展动态与趋势。

从版权贸易角度观察,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意大利波隆亚国际书展与美国BEA书展是目前最重要的国际书展。除这三大书展外,欧洲、美洲、亚洲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也都有一些各具特色的书展。像埃及开罗书展、巴西圣保罗书展、阿根廷书展、波兰书展与莫斯科书展等不仅都有较大规模,同时,它们在不同地区或不同语种的版权贸易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香港书展与台北书展)、日本东京国际书展、韩国首尔国际书展、印度新德里国际书展及新加坡世界书展等则代表了亚洲目前的书展水平。

(一)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

一年一度的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号称世界出版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它是三大国际书展中独领风骚的一个,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书展,也是最有影响的版权贸易场所。法兰克福书展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书业界人士。其盛大的规模(19万平方米)、丰富的展品、先进的服务设施堪称世界之冠。据展方统计,每届博览会约有30万名参观者,其中约有12万名书业界决策人士是为贸易目的或寻求合作机遇而来,全球约有80%的版权贸易是通过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达成的。

法兰克福国际书展1949年由德国书业协会创办,由德国出版商与书商协会下属的一个机构——会议与展览会有限公司主办。每年10月第一个星期三至第二个星期一在法兰克福举行,为期6天。法兰克福的图书交易历史悠久,早在16世纪该地就已成为德国的图书交易中心。如今的法兰克福书展不仅是最大的国际书展,也是世界出版信息的最大集散地,是各国出版人增进了解与沟通、研讨出版业的现状与未来、预测国际出版业的发展方向、洽谈版权贸易的最重要场所。法兰克福书展除设有数量众多的展厅外,还设有文学经纪人中心、国际书商中心等多个专门的业务洽谈中心,供参展人员开展版权贸易与其他方面的业务谈判。除版权贸易外,书展还有图书贸易等功能。参展者的主要活动是展示图书、洽谈版权交易、洽谈合作出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