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的就是漂亮:左右逢源的处世方
39746900000043

第43章 人际关系需要“礼”的培植(1)

人际关系要妥善处理

人生在世,需要不断地与人交际。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深思,掌握一些交际之道也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只有把人际关系的网络经营好才有可能使自己更便捷地迈向成功之路。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的这句名言世人皆知,其所以被认可,在社会中能广泛流传,是因为它给我们道出了交朋友的真谛,它是我们交朋友的“金科玉律”。“淡如水”的交际方式,是中国人传统的交际之道。所谓的“淡如水”,并不是说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够亲密,而是说互相之间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讲究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弄清楚谁是谁非,才可以评判曲直善恶。君子之交奉行的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双方是心存善意的,只有这样的交往才可能长久。

与“淡如水”的“君子之交”相比,小人之交是亲密无间的,他们的友谊虽浓烈甜蜜,但善恶多变,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因此他们之间的交往不会太长久,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真正的友情,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一己之私,到了争名夺利的时候会变得“六亲不认”。因此,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我们所提倡的还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我们都知道北宋时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他之所以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用人不当。司马光是一个有用之才,但因为是保守派,因此受到了王安石的排挤,而任用了吕惠卿等小人。期间司马光曾经给王安石写信阐述了诸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要听信奸佞小人的谄媚”的道理。事情果然不出司马光所料,王安石被罢免相位后,吕惠卿成了宰相,可谓一山不容二虎,最终吕惠卿甚至要置王安石于死地。

管仲和鲍叔牙之交已成为千古美谈,他们的友谊就是建立在互相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管仲为将曾有过三战三败的经历,大家都笑话他是懦夫。然而只有鲍叔牙能够理解他,知道他之所以不敢拼命是为了尽自己的一片孝心。管仲病危,齐桓公向他征求鲍叔牙能否继任宰相一职,管仲一口回绝,而他回绝的原因却是:鲍叔牙最大的毛病是为人不够宽容,当宰相的人必须能包容一切,尤其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情,鲍叔牙不适合当宰相。事后鲍叔牙知道了,心里非常高兴,他觉得管仲了解他,为他解了围。从他们相识到最后,他们真正做到了“君子之交”,能为世人所传诵,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通过上述事例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要过于亲密,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坦诚相待。

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人生在世,不是孤身影只,茕茕孑立,而是无时无刻不在交际。在家庭这个环境中我们需要跟家人交际,在工作单位我们需要跟同事及上下级进行交际,在学校我们又要跟师生、同学进行交际,在市场我们离不开跟顾客的交际……在今天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人人离不开交际,人人都需要交际。学会与人交际,是你一生中不容忽视的一件大事。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一个人要想达到无往不胜,首先得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它是你事业走向成功的保证。因此,掌握一些交际之道是你的一门必修课。那么,该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处理好人际关系,要有一个“好人缘”

提到“人缘”,大家并不陌生,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人说“你人缘很好”,“你人缘不错”……其实在这里所说的人缘就是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如何,也就看他是否有个好“人缘”,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因此说要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建立一个“好人缘”,那么,怎样才能有个好“人缘”呢?

(1)胸怀要宽广

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发生一些矛盾是在所难免的。矛盾会给双方带来不良的影响,使双方产生隔阂,以致于伤害彼此的感情,那么面对这些矛盾,又该如何处理呢?此时你要抱有一种“大人不计小人过”的胸怀。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不管你对与错都要主动向对方承认你的错误,这样才不至于让情况进一步恶化,对方也才能更容易接受你。假如你小肚鸡肠,耿耿于怀,甚至整天“茶不思,饭不想”,那么事情永远不会有所转机。你要相信“相逢一笑泯恩仇”,所以要想有一个“好人缘”拥有宽广的胸怀是第一位的。

(2)为人处世要有人情味

“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所以要想获得好的“人缘”,要学会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人与人相处,不要整天浑身充满“火药味”,否则人们会为了逃避“火药味”而离你远去,因此,增加自己的人情味也是非常必要的。

(3)待人要诚恳,做人要厚道

诚实是做人的第一美德。做人要坦诚,襟怀坦荡,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样才能有个好人缘。同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对人要求不要太苛刻。别人有了成功,不能嫉妒,而是给予赞赏,别人有了问题,不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而是“雪中送炭”。

(4)要想人缘好,还要靠近“好人缘”

在你选择朋友、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时,最好能选择好人缘的人。这也就是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你能跟人缘好的人在一起,那么久而久之,他的朋友也就成为了你的朋友,这也是你建立好人缘的途径之一,这对于你迅速建立或扩大人际关系网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人缘好”的人朋友众多,群众基础越好,他的能量也就越大,因此当你找这种人帮忙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容易得多。

2.要充分了解别人的心理

人们在互相交往中,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你如果对一个人不了解,你和他在感情上就必然有距离。假如你对他了如指掌,那么你门之间的关系绝对会不一般。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往往跟他生活的时代、家庭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和经历以及他的遭遇有关系。我们在考察一个人的性格的时候,最好也要了解他性格形成的原因。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充分地理解他、体谅他、帮助他,久而久之,你们之间就会相互增进了解,甚至还可能成为好朋友。

3.善于接触不同类型的人

人的一生,不知要和多少人打交道,现代社会,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随之增多,人们的社会活动也频繁了。由于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的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不同职业、不同思想的人打交道,尤其是走上社会之后你就要接触各种不同性格的人。你不要事事都要求别人跟你一样,而是你要主动去适应别人。要学会在不同之中发现双方的相同之处。采取求同存异的方式,你会感到与人更容易相处一些。

4.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也是我们的交际之道。两个性格不同的人在一起,双方可能会很快发现对方的长处和短处。发现了别人的短处之后,正确的态度是给别人诚恳地指出来,帮助他改正。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每个人在思想上、性格上都会有缺点,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对人不能求全责备。同时我们更要注意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这样,大家不仅能够和睦相处,相互还会有所补益。

5.交际的方式要因人而异

所谓的因人而异,并不是指那些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世故圆滑的处世方式,也不是指那些逢场作戏的玩世不恭之徒。这里所说的不同的方式方法,是指要看到性格不同的人有他自身的特点,我们要针对这些特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恰当态度。对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

(1)对于思想保守的人,要唤起他们谈话的兴趣

这种类型的人,一般行为比较冷淡,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会做出你满意的反应来。他通常不会对你的谈话产生任何兴趣,而是心不在焉,甚至你会怀疑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与这种人进行交往,刚开始你会感到很扫兴,多多少少会感觉不安。遇到这种人,你就要多花些工夫,仔细观察,注意他的言行举止,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所感兴趣的话题。你可以随便和他闲聊,只要能够使他产生一些反应,那么事情也就很好办了。接下来,你要好好利用这个话题,让他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每个人都会有他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只要你稍微一触及,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说出来,这是人之常情,因此你必须好好掌握并利用这种人的性格和心理。

(2)对傲慢的人,最好保持沉默

有些人自视清高,目中无人,时常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面对这种举止无礼、态度傲慢的人,有时感觉确实让人无法忍受,但是为了工作或是其他原因你又不得不跟他们接触。因此在面对这种类型的人时,你最好是保持沉默,就让他自己在那夸夸其谈。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你说话应该简洁而有力度,不能软绵绵的,最好少跟他罗嗦,因为对于这种人“多说无益”。

(3)对沉默寡言的人,不能绕弯子

与不爱开口的人交涉是一件十分吃力的事,因为对方过于沉默,你没办法了解他的想法,更不了解他对你的态度和看法。对于这种人,你最好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让他明确地表示“是”或者“不是”,“行”或者“不行”;尽量避免绕弯子,因为即便是你绕来绕去,他也不会对你的谈话做出什么反应。

(4)对草率作出决断的人,要严加防范

这种类型的人,乍看上去好像反应很敏捷,他们常常在交涉进行到高潮时,忽然做出决断,给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这种人性子太急躁,因此有时候为了表现自己的“果断”,就会显得随便而草率。这样的人常常会对事物产生误解,他们对问题的实质并没有深入考虑就做出决定。他们不会耐心听完别人的谈话,往往还会“断章取义”,自以为是地下定论,这样虽然交涉进行较快,但草率做出的决定,多半会留下后遗症,往往会节外生枝。

所以在你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倘若遇到这种人,最好把话题分开讨论,说完一段之后,马上征求他的意见,然后再继续进行下去,如此才不至于发生误解,也可避免少走一些弯路。

(5)对深藏不露的人,多花心思了解他们的心理

我们周围有很多深藏不露的人,他们不肯轻易把自己展示给别人,有时甚至说话拐弯抹角,一谈到正题就开始“顾左右而言他”。当你遇到这么一个深藏不露的人时,你也只有使出你的绝招,把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全部拿给他看,强迫他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做出最后决断。但是由于人们多半是不愿意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的,即使在你要求他说出答案或提出判断时,他有时也会故意假装不懂或者含糊其词,使你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其实这只是对方在尽力地伪装自己,你不要轻易上当。

(6)尽量避免跟糊涂的人打交道

一般情况下,糊涂的人从一开始就不会理解你说话的意思,你就是与他长时间交涉下去,也是徒劳无功,白费口舌。这种人本身的理解能力就很差,完全听不懂对方的意思,而他们又不知道反省自己。对于这种人,你最好还是少和他接触为妙,否则久而久之,你也会受到他们的“熏陶”,被他们所蒙蔽。

(7)对思想僵化的人要适可而止

思想上顽固不化的人是很难应付的,因为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只知道坚持自己的意见,固步自封,奉行坚持到底的原则。跟这种顽固僵化的人打交道,你会感觉很累而且浪费时间,结果还往往徒劳无功。因此,在你与他交涉的时候,千万要注意“适可而止”,否则,谈得越多越久,你就会陷得越深。对付这种人,你最好采取言简意赅的谈话方式,早早结束你们的谈话为好。

(8)对于动作缓慢的人,要耐心对待

与人交涉时,也经常会碰到一些“慢性子”,他们行动比较缓慢,交涉时需要你拿出百分之百的耐心,此时你绝对不能着急,因为他的步调总是无法跟上你的进度,换句话说,他是很难达到你预定计划的。所以,你最好耐着性子,拿出你的耐心,尽可能配合着他去做。此外应该注意的是有些人的言行并不一致,有的人虽然动作比较迟缓,但是他们的言语却很犀利。

(9)对自私自利的人,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利益所在

世上自私自利的人很多,无论你走到哪儿,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这种人心目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将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他做些于已无利的事,他是绝对不会考虑的。当我们不得不与其接触时,需要暂时抑制自己对他的不满情绪,姑且顺水推舟,投其所好。当他发现自己所强调的利益被肯定时,自然就会表示满意。如此,交涉就会很顺利地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