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的就是漂亮:左右逢源的处世方
39746900000032

第32章 奉献真诚 以情动人(5)

有一位穷苦的学生刚刚升入大学,为了凑足学费,他到外地挨家挨户地卖报纸。为了能尽快凑足学费,他总是千方百计地省钱,甚至连吃的都舍不得花钱去买,报纸卖不掉时他决定硬着头皮向别人乞讨。

他犹豫了半天才下定决心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开门的是一个小女孩,他一看便失去了勇气,感觉自己没有了脸面,心想:一个大男生跟一个小女孩要食物,太没有面子了。于是他只向她要了一杯开水解渴。

小女孩从他的表情也能看得出他非常饥饿,于是拿来了一杯开水和两个馒头给他。他很快把食物接过来,大口大口地吃着,小女孩看到他那狼吞虎咽的样子,禁不住偷偷笑了。

吃完后,他很感激地对小女孩说:“谢谢你,这些一共要多少钱?”

“不用了,反正这些食物我们家还有很多,只要你能吃饱不饿肚子就行了。”她傻傻地笑着说。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看得出眼泪已经在他眼里打转了,但他没有说什么就离开了。

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在这种陌生的地方还能受到别人如此温暖的关怀。

多年以后,小女孩不幸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许多医生都束手无策。有人告诉女孩的家人,说某地的一个大都市有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堪称是“华佗再世”,找他看看或许孩子会有一线希望,家人听说后便赶紧带她去接受治疗。在医生的全力医治和长期的护理下,小女孩终于又恢复了往日的健康。

出院那天,护士交给她医疗费用账单,她几乎没有勇气打开来看,因为她知道,那笔医疗费可能是她一辈子的辛苦工作都不能偿还的。最后,她还是咬牙打开了,她看到签名栏写了以下这段话:一杯开水与两个馒头,足够偿还所有的医疗费。

她眼里含着泪水,终于明白,原来主治医生就是当年的那个穷学生。

人世间,正因为有了一颗颗高贵而伟大的助人之心才显得更加温暖,它就像一缕春风,吹开人们心灵的花朵;它又似一抹阳光,照耀大地使万物生辉;它又像一滴露水,滋润人们的性情,培育出甘甜的果实。所以为了我们不受到暴风雨的侵害,请把我们的心奉献出来,相信你的一颗善意的心灵会因为你对别人的帮助而显得更加美丽。

要学会与人分享

朋友是否交心,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朋友是否真诚,不是数量多少的问题。有时,你的敌人可能就是你的朋友;有时,你的朋友在不经意间会伤你更重。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经历了世事的磨砺,剩下的那些真正的朋友会分享你的快乐,为你的进步而高兴;有些朋友虽然远在他乡,没有时间沟通,但总会在心里默默牵挂着你,懂得与你分享快乐的朋友才是你真正的朋友,懂得在你为难之际,与你共同分担的朋友才是你真挚的朋友。

有一只乌鸦嘴里衔着一大块肥肉,落在了丛林里的一棵大树上,成了同类羡慕的很富有的乌鸦。其他的乌鸦看见了,立刻成群地飞了过来。它们全都落下来,一动不动地等着富乌鸦嘴里的肉能够掉下来。时间长了之后,那只嘴里叼着肥肉的乌鸦已经感觉很累了,它很吃力地喘着气,想把那块肥肉吃下去,可是肉太大了,不可能一下子吃掉,但也不能飞到地面上从容不迫地吃。因为乌鸦们会猛扑过去,会把它啄得头破血流,于是它只好停在那儿,誓死也要保住嘴巴里的那块肥肉。

也许是由于嘴里叼着肥肉呼吸困难,也许曾经被追赶过已经精疲力竭了,只见它摇晃了一下,嘴里叼着的那块肥肉突然掉在了地上。所有的乌鸦都猛扑上去,在这场争夺赛中,一只非常机灵的乌鸦抢到了那块肥肉,立刻展翅飞去,于是它成了第二个富有者。剩下的乌鸦都跟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当初那只被追赶得精疲力竭的乌鸦也跟在后面努力拼搏,不过它已明显地落在大家后面了。

抢到肉的那只机灵的乌鸦也像第一只一样,不一会儿,也累坏了,最后也落得了第一只乌鸦的下场,于是又是一场争夺赛,所有的乌鸦又去追赶那个幸运儿……

富有的乌鸦的处境为什么会如此悲惨,不是因为别的,只是由于它不懂得与人分享快乐,它不懂得相互协作、相互爱护,只顾自己的利益。如果它们将弄来的食物与其他乌鸦共同分享,那结局恐怕就会别有一番场景了。

现在,各行各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纵使你再有能力,也不可能一个人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过程一个人干下来,不和别人合作是不可能的。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中,成功的人都善于与别人合作,这是极为明智的选择。要保持和维护长期合作必然要求有双赢的结果,谁也不甘心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但人性往往如此,每个人都看到了自己对这份利益的重大贡献,自然就希望获得全部或者大多数的利益,于是就免不了一场拼个你死我活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面对这一不可避免的矛盾,最好的办法是:与其独吞,不如共享!与其失去一个合作伙伴,不如大度一些让大家一起分享利益,即使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公平,也不要耿耿于怀,这次让别人赚多点,下次别人自然会让你多赚一些。也许这次你让别人独吞了,是出于无奈也好,还是出于忍让也好,别人记在心中,下次也许就是你丰收的季节了。

付出关怀,好人有好报

善良做人首先要有关怀之心。关怀别人是处世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然而环顾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只知道一味要求别人的关怀与爱,却不懂得反省自己的过失。当然,这些人到头来也终究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我们真想善待别人、善待自己,就该排除自我因素,全心全意去为别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这样你也才可能得到善意的回报。

早在耶稣基督诞生前100年,就曾有一名罗马诗人说过:“只有付出我们的关怀,别人才有可能反过来关怀我们。”

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伊里搏士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杰出的大学校长,也是因为他对别人无限地关怀,始终对别人很感兴趣。一天,一名生活贫困的大学生到校长室来向他申请一笔学生助学贷款,很快就被批准了,他万分感激并向校长道谢。正在他要退出时,校长说:“有时间吗?请再坐一会儿吧。”接着,学生十分惊奇地听到校长说:“你在学校是自己做饭吃吗?”他点了点头,“我上大学时也这样。我做过牛肉狮子头,你做过这道菜没有?这菜可是很好吃啊!”接下去他又详细地告诉学生这道菜的做法。“你吃的东西必须有足够的分量。”校长最后说。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哈佛大学校长!这样善良的人有谁会不喜欢呢?像这样的人又怎能得不到回报呢?

有一个公司的经理,因为经常出差,所以很少有机会和职员在一起相处,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每个月都在每个员工的薪水袋中放入自己亲笔所写的便条:

“这个月你时常加班,真是辛苦你了,正是有了你的努力,我们才会有如此好的成绩,休假日时请在家中好好休养。”

“听说你家的儿子考上了大学,恭喜,恭喜!”

在薪水袋中增加诸如此类这样的留言,职员自然会被老板的关怀所深深地感动。这种生活中的关怀,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产生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助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