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延安博苑(第一辑)
39604100000057

第57章 “红军”一词的由来

陈明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沿用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这一番号。“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部队称为工农革命军。同年11月13日,湖北黄麻起义,部队称农民自卫军。14日清晨,在吴光浩、潘忠汝、戴克敏等领导下的农民自卫军,一举攻克黄安县城,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黄安县劳动人民政府。当地老百姓为之兴高采烈,扬眉吐气,在县劳动人民政府门前亲手挂起了绣有镰刀、斧头的红旗。当地著名书法家吴兰阶兴致勃勃,挥毫疾书一副对联:

“痛恨绿林,假称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光复黄安,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这副对联贴在县衙大门两旁。表示颜色的10个词巧妙地镶嵌在对联里,惟独用红色象征革命部队农民自卫军。从此,“红军”的称号开始使用。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起义部队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帜。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民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工农武装,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25日中央发布《中央通告第五一号——军事工作大纲》,明确规定:“可正式命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不久,毛泽东、朱德又根据中央6月4日“关于你们的军队,可正式改称红军”的指示信,正式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接着,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先后奉命改称为红军。

(作者:延安革命纪念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