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关系是搞出来的
38783400000038

第38章 “搞”定对手,让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2)

其次,你若不还口,对方气势会越来越弱,此时会出现几个状况:第一是草草收场;第二是下不了台,脸红脖子粗地硬撑场面,最后气急败坏地鸣金收兵;第三是为了维持气势,不得不持续骂下去,但因为你不还口,对方缺乏你言语上的刺激,他必须不断搜寻骂你的理由和字眼,有时甚至会前后矛盾,自露马脚,无法自圆其说,结果把自己弄得窘迫不堪。

所以说,骂不还口,绝对是让对手原谅你的好方法。不过这相当不容易做到,因为一被骂,自卫的本能立刻升起。但如果你口才不佳却硬要回骂,有理也变无理;如果你自恃口才好,唇枪舌剑一来一往,你也不一定占得了便宜,骂赢了对方,对方心存积愤,这对你也不是好事。不妨沉默以对,让对方无功而退,因为他已经骂过了你,你又没还口,如此他怀恨在心的可能性便会降低。

不管你有理或无理,骂不还口,都能让对手觉得你并不是太过于针对他,你与他的过节可能只是误会。而这样反省以后,他就可能觉得自己这样“骂人”实在太过分,对你产生歉疚,从而进一步原谅你。

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有一个平日和卡内基在生意上就存在竞争的钢铁商人大肆抨击卡内基,说了他许多的坏话。

当卡内基到达而且站在人群中听他的高谈阔论的时候,那个人还未察觉,仍旧滔滔不绝地数落卡内基。害得宴会主人非常尴尬,他生怕卡内基会忍耐不住,当面加以指责,使这个欢乐的场面变成了舌战的阵地!

可是卡内基表情平静,等到那抨击他的人发现卡内基站在那里,反而感到非常难堪,满面通红地闭上了嘴,正想从人群中钻出去。卡内基却真诚地走上前去,亲热地跟昔日的对手握手,好像完全没有听到他在说自己坏话似的。

他的竞争对手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进退不得。卡内基给他递上一杯酒,使他有机会掩饰一时的窘态。

第二天,那抨击卡内基的人亲自来到卡内基的家里,再三向卡内基致谢。从此他变成了卡内基的好朋友,生意上也互相支持。这个人还常常称赞卡内基,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使得卡内基的朋友都知道卡内基多么和蔼、多么慈祥,从而更加亲近他、尊敬他。

卡内基和他的竞争对手的交情是一种“不打不相识”的交情,其中有宽恕,有包容,有慷慨的义气,有豪爽的侠情。

当你树立了一个对手的时候,你所得的将不只是十个对手,你在精神上所受到的威胁将十倍百倍于他实际上给你的威胁。

而你用高尚的人格感动了一个对手使他成为你的朋友的时候,你所得到的也将不只是十个朋友,你在精神上所感受的欢乐和轻松也将十倍百倍于他实际上所给你的。

首先来看看一个人“报仇”所需要的投资。

精神的投资——每天计划“报仇”这种事,需要花费无数精力,想到切齿处,情绪心神的剧烈波动,很有可能影响身体的健康。

财力的投资——有人为了“报仇”而投入了一辈子的事业,大有“玉石俱焚”的味道,就算不放下一辈子的事业,也得花费不少的财力做报仇的部署。

时间的投资——有些“仇”不是说报就能报,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四十年都可能报不成,就算仇报了,自己也已经鬓发斑白。

由于“报仇”此事投资颇大,况且还未必报得成。不管报成与否,只要“报仇”这件事存在,你就得既思考又行动,既费心又费力,损耗自己的元气,因此我们还是主张“有仇不报”。

一个成熟的人、有智慧的人懂得掂量轻重,知道什么事对他有意义、有价值,“报仇”这件事尽管可消“心头之恨”,但“心头之恨”消了,却极有可能迷失了自己,所以“君子”有仇可以不报。

人和动物有些方面是不同的,动物的所有行为都依照本性而发,属于自然的反应;但人不同,经过思索,人可以依照当时需要,做出各种不同的行为选择,例如,学会爱你的对手。

爱你的对手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因为绝大部分人看到对手都会咬牙切齿,都会有灭之而后快的冲动。如果环境不允许或没有能力消灭对方,至少也会保持一种冷漠的态度,甚至会说一些让对方不舒服的嘲讽话,可见要做到爱对手真是谈何容易。

正因为难,所以人的成就才有高低之分、大小之别。也就是说,能当众拥抱对手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不能爱对手的人要“非凡”一些。因为你的行为也将使对方没有立场对你再进行任何攻击,他若不理睬你的拥抱而仍旧攻击你,那么此人必定会遭到众人谴责。

最重要的是,爱你的“对手”这个行为一旦做出来,久而久之必会成为习惯,让你和别人相处时,能够大度一些,而这恰恰是成就大事业的重要本钱。

5.有和气就有财气

市场经济处处充满竞争,但高明的竞争者则懂得竞争的最高境界在于“不争”,没有合作者就没有生意。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之用,和为贵。”“和”的本意是和谐、协调,核心在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在古人看来,天地乃至万物原本浑然一体。所以,相互之间应该和。所谓“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乃至天人合一”都是讲“和”的重要性。只有努力具备和之美德,提高自身的和之境界,努力把握和之规律,追求与他人,与事业、自然的和谐。商人若具备了较高的和德修养,何愁不能和气生财?

陶朱公(范蠡)就深谙“天时、地利、人和”之大和之道,辅政则政兴,从商则大富。司马迁评价他说:“富好行其德者”,“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和气生财是经营的基本功,对顾客笑脸相迎,不欺不骗、以诚经商,顾客自然愿意光顾。如果对顾客蛮横、态度恶劣,自然会让顾客厌烦,不管货物质量好坏,顾客也都不愿光顾了。做生意要做到和气生财、联合经营、扩大规模,通过联合造势才能加大自己在商场中的影响力。由此可见,和气生财利己又利人。

“和”乃中国传统文化之要求。在生意场上,“和气生财”是真谛。我们都知道,生意人除了要会“买”,还要会“卖”。要想“卖”得好,首先就得和气迎客。对生意人来说,“和气”是一种修为,也是一种经商手段,一定要贯彻在生意的全过程中。和气方能生财。

为建立台塑集团“六轻”厂,“经营之神”王永庆在台湾屡次碰壁,原拟在台湾利泽县投资,以每公顷600万新台币价格征收了280公顷土地,后利泽县强制收回了土地。单利息一项,王永庆即惨失惨重。有人提出诉讼之议。状告政府当局。王永庆虽为台湾首富,但根据以往和政府打交道的经验决定忍气吞声、以和为贵,放弃打官司,以节省精力,另谋他途。

在市场竞争中,很多企业视竞争对手为敌人,大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之势。其表现,就是不计代价,最后形成过度竞争,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以杀伤对方来获得自己的成长,正所谓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过度竞争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无法获得持续成长。在这种意义上讲,企业嗜杀的方式使之难成大器。

俗话说:和气生财。与其相互结怨争斗而导致双方受损,倒不如化解矛盾彼此相安共存。竞争是难免的,但盲目树敌则是愚蠢的。我们说,商场犹如战场,但毕竟不是战场。战场上敌对双方不消灭对方就会被对方消灭。而商场就不是这样,非得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而罢休呢!

格兰仕与美的家电收购一事大打口水战,引起一段商界恩怨。就充分说了这一点:

说起两家恩怨,可谓源远流长,当年格兰仕进军空调行业,并且宣布要做中国空调的制造大王,而空调恰恰是美的的拳头产业;同样,美的小家电也进入了微波炉领域,并且做到了全国市场第二,紧跟在格兰仕之后,而微波炉也是格兰仕的核心产业。两家都把对方进入自己的核心产业领域看做是对自己的侵犯,于是,仇恨就此结成。

其实,不光是格兰仕与美的之间互相视为仇敌,青岛的海尔和海信之间,合肥的美菱和荣事达之间,都发生过类似的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恶性竞争。

同行相争只是一个极端的表现,实际上,更多的现象是在同一行业内,大家都杀气腾腾,有的不仅是要除掉主要竞争对手,还要消灭一切对手,一统天下。

20世纪90年代的彩电价格大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大家为了争霸而起,当年的长虹举起价格屠刀,大杀四方,随后创维、TCL、康佳等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跟进,一时间烽烟四起。最后,大家都无钱可赚,彩电行业成为夕阳行业。

离因异而起,合因同而生。离中有和、乖中有正、违中有合,此乃客观规律。经商要能够做到异中求同、去离趋合、共存共荣。

当别人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不可一意孤行、排除异己,而应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市场虽有竞争,但各公司之间并非一定是敌人。同行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妒忌,似乎已是常情了,由妒忌到倾轧,相互诋毁、相互拆台、大打出手、你死我活……这种低下的、卑贱的、无道的、愚昧的蠢行,全是自我作践的笨法。

在市场竞争中,对手之间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竭尽全力与对手竞争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在竞争中一定要运用正当手段,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质量、价格、服务、促销等方式进行正大光明的“擂台比武”,一决雌雄,切不可用鱼目混珠、造谣中伤、暗箭伤人等不正当手段损伤对手。

做生意时应“风物长宜放眼量”,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市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此时可能对甲企业有利,彼时又可能对乙企业有利。不可以一时胜负论英雄,更不可因一时失利而迁怒于竞争对手。

6.以退为进,保全自己

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退”是最低的姿势,却是最高的方法。古今中外“退”的办法可以说是千奇百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全自己。

当前面的路被一座山挡住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是绕过去还是退回去?绕过去虽然要多走一些路,但却能保证到达目的地。

生活如同战场,在关键时刻,能激流勇进者,是为强者;然能急流勇退者,是为智者。把握好进与退的尺度,这样就把握了人生!因此,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前进的同时还要懂得适时而退。后退是一种做人做事策略。不懂得后退的人,不但难以达到目的,而且还会被碰得头破血流。

“盛极必衰,物极必反。”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自古以来,人的进退,原来就不是件容易处理的事,尤其是“退”字。进固然是一种勇气,但退也同样是一种智慧,该进时进,该退时退,进退自如左右逢源者,实属强者中的智者。

有些人为了财富为了功利,只顾一路向前争取。即使前面是险坑,跌下去会粉身碎骨;即使前面是一道墙,撞上去会满脸开花。却依然不肯回头。这种做法只能会让他们继续穷忙下去。因为他们不知道让自己的脑子转个弯、绕个圈,学着以退为进。有句话叫做“退一步,海阔天空”。关键时刻退一步,世界会变得更加宽阔。

在一个偏僻的农村,有个年轻的农民,他一心要想当一个作家。为此,他不懈地努力着。十几年过去了,他笔耕不辍,坚持每天写500字的稿子,而且他都改了又改,精心地加工,然后再充满希望地寄往一家有名的杂志社。但遗憾的是,尽管他很用功,可他从来没有一篇文章发表,甚至连一封退稿信都没有收到过。

终于有一天,他收到了那家杂志社的一封信,是社里的一位编辑寄来的,信里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人,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比较狭窄,生活经历显得过于苍白,文字的驾驭能力也比较有限。不过,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

读完信,一直沉迷于作家梦的他没有感到失落,反而豁然省悟。他决定就此止步,毅然放弃写作,改练书法。凭借着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再加上日后的勤奋的学习和领悟。终于柳暗花明,成为有名的硬笔书法家。

适时进退是一种人生的抉择,有时选择后退是为了造就自我进取的资本。有一首诗形容农夫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身处竞争时代,造就自己进取的资本当然很重要。

一位留美计算帆博士学成后在美国找工作。有个吓人的博士头衔,求职的标准当然不能低。结果,他连连碰壁,好多家公司都没录用他。想来想去,他决定收起所有的学位证明,以一种“最低身份”去求职。

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这对他来说简直是高射炮打麻雀,但他仍然干得认认真真,一点儿也不马虎。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不是一般的程序输入员可比的。这时他才亮出了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个与大学毕业生相符的工作。

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时常提出一些独到的有价值的建议,远比一般大学生要强,这时他亮出了硕士证书,老板见后又提升了他。

再过了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还是与别人不一样,就对他“质询”,此时他才拿出了博士证。这时老板对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面的认识,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这位博士最后的职位,也就是他最初理想的目标。

然而直线进取失败了,后退一步曲线再进,终于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