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动物之谜
36944000000031

第31章 奇鸟怪兽(5)

据动物学家分析,哥伦比亚西部崔柯地方所产的箭毒蛙,可称毒蛙之冠,毒性大于一切毒蛙。取其1克的十万分之一的毒液,就可以使一个人,一个大动物中毒而死。五百万分之一克,就可以要一只老鼠的命。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当地的印第安人,就懂得利用箭毒蛙的毒汁涂抹他们的箭头和标枪。他们用锋利的针把蛙弄死,然后放在小火上烘,当蛙被烘热时,毒汁就从腺体中渗析出来。这时他们就拿箭在蛙体上来回摩擦,毒箭就这样制成了。据记载,他们用一只箭毒蛙的毒汁,可抹涂50支镖、箭。用这样的箭射中鸟或其他动物,都会当场死亡。

箭毒蛙的毒为什么能使动物见血封喉呢?这一直是个谜,后来两名美国医生作了复杂的研究,才知道这种蛙毒物质能破坏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主要作用形式是:阻碍动物体内的离子交换,使神经细胞膜成为神经脉冲的不良导体。这样由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就不能正常到达器官组织,最终导致心脏停止跳动。

人们为了对付“蛙毒”已掌握了科学的排毒方法。一位研究箭毒蛙的专家,对毒性进行惊人的有效“试验”。她在丛林里剥制一个小小的箭毒蛙时,被手术刀划破了手指而中毒,尽管伤口很小,但蛙毒的剧烈作用,使她立刻感觉到好像有一只强有力的手卡住了她的喉咙,使她透不过气来。她赶快挤压伤口,阻断血液循环,并用嘴吸吮伤部,可是仍感到胸口很难受,这样,经过几分钟的挤压吸吮,她总算死里逃生了。两小时后,她完全恢复了正常。这场惊心动魄的经历,应该归功迅速而科学的处理伤口的方法。其实箭毒蛙的毒汁只能通过人的伤口起作用。如果不把手指划破,毒性顶多引起手指皮疹而不会致人于死地。印第安人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在捕捉箭毒蛙时,总是用树叶把手包卷起来,以避免手指中毒。

箭毒蛙通身鲜明多彩,四肢布满鳞纹。其中以柠檬黄最为突出。除这类蛙外,还有一种草莓蛙,身体大部为火红色,后部及趾为暗褐色。红色部分缀有褐色小斑,使人见了联想起草莓的颜色。

世界上最大的蛙

蛙类动物,全世界约有2000多种,绝大多数很小、很轻。古巴的牛蛙比较大,一度被认为是蛙族之“冠”。但是,它最大时也只能长到1千克。而1996年被发现的巨蛙,却远远地超过了牛蛙。

巨蛙,真名叫“哥利亚蛙”,生长在非洲赤道北部的雨林里,样子很像美洲的牛蛙。它身长为0.9米,体重在3千克以上。

这种巨蛙喜欢静静地伏在急流或瀑布的石壁上,借急流的冲击或瀑布落差形成的水雾,来湿润它的皮肤。当地的居民称这种巨蛙为“利蒙那”,意思是“母亲的儿女”。因为它静静地卧伏在光滑的石壁上,乍看时,很像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头大如盘,四肢粗粗的如同人的手腕,趾端有吸盘,靠此吸盘吸伏在极为光滑的岩石面上。

巨蛙的听觉很灵敏,人很难接近它。但它却无法察觉背后来的东西。由于它的这一缺陷,往往被人悄悄的捉住。

尼斯湖水怪之谜

在英国北部的苏格兰大峡谷中,有个狭长的淡水湖,名叫尼斯湖。它的平均宽度只有1.6千米,最宽的地方才2.8千米,全长39千米。这是一个不冻湖,湖深210~293米。在它两岸的山坡上,林木茂盛,郁郁葱葱,飞瀑激流直泻,风景特别优美。

有一条运河连接着尼斯湖,使洛恩湾和默里湾两个海湾相通。别看尼斯湖不大,却早已闻名世界,这不仅由于它是旅游胜地,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里有水怪出没的奇闻。

早在千年以前,这里就流传着尼斯湖水怪的故事。古代的传说也许不可靠,但有很多人亲眼看到过尼斯湖里的水怪。最早的目击事件发生在19世纪初。

1802年秋天,一个名叫亚历山大.麦克唐纳的农民正在湖畔干活,突然,一阵巨大的破浪声传了过来,打破了湖边的寂静。农民惊异地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庞大的怪兽露出水面。它的鳍又短又粗,像船桨一样划着水,正向湖心游去,离农民的距离只有45米。

1880年夏天,许多人都来到凉风习习的尼斯湖边游玩。有一天,湖面特别平静,几条白色游艇正在水中游弋着。突然,湖面上恶浪翻滚,一只伸着细长脖子,长着蛇形脑袋的水怪冒出水面,破浪前进。一条游艇被它撞翻了,艇上的游客全都葬身湖底。不幸的消息传开之后,尼斯湖水怪的惊人新闻轰动了整个英国。就在同一年,有一个叫邓肯.麦克唐纳的人,潜到湖底检查一艘沉船的残骸,没想到,他入水后不久,就疯狂地发出求救信号,岸上的人迅速把他拖了上来,只见他面无血色,神志昏乱,几天后才恢复正常。他向人们讲述了他在湖底的奇遇:他正要检查沉船龙骨的时候,看见一只怪兽躺在湖底的岩石上,活像一只巨大的青蛙。

1933年8月里的一天,清晨的尼斯湖畔静悄悄的,格兰特兽医骑着摩托车沿湖畔回家,他无意中往湖中一看,只见一个巨大的怪兽已经爬到岸边,好像是一只恐龙。格兰特好奇地刹住车仔细观看,那只怪兽的鼻子哼哼着,像是在警告格兰特不要过来,接着就一转身爬进湖里。这时候,在湖边散步的乔治.斯皮塞夫妇也看到一只怪兽从堤边跃入水里,它在湖中露出长着两个驼峰的脊背,它灰黑色的皮肤特别粗糙,脖子细长,像蛇一样灵活摆动着,身子有12~15米长,这是人们从没有见过的庞然大物。尼斯湖有一位老水上警察,名叫凯普倍尔,他说他在这里生活了46年,曾经19次见过湖里的怪兽。

乔治.斯皮塞夫妇的奇遇后来在英国的一家报纸上发表,立即引起了轰动。世界各地的许多报刊纷纷转载了这个消息,尼斯湖水怪的大名从此传遍了世界。人们纷纷来到湖边,希望亲眼看一看水怪,最好是拍一张照片。

在最早来尼斯湖探险的人当中,有一个名叫哥尔德的英国海军少校,他想捉一头水怪,并且请了当地4名警察帮忙。他们在湖边整整守了20多天,可连水怪的影子也没见到。不过,这位海军少校还是没有白来,他访问了51个见过水怪的人,综合了各种材料,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水怪的模样。

1934年夏天,好运终于来了,一个名叫威尔逊的外科医生终于拍到了第一张水怪的照片。这一天,他正驾车沿着湖边兜风,突然透过车窗看到湖里有一只水怪,就立即用照相机拍了下来,并且发表在英国《每日邮报》上。人们从照片上看到,在一片耀眼的阳光下,从一圈圈的涟漪中伸出了一个长脖子、小脑袋的怪物。从此以后,人们探索尼斯湖水怪的劲头越来越大了。

60多年以来,有3000多人说他们亲眼看到过尼斯湖里的水怪。很多勇敢的探险家、科学家经过长途跋涉来到这里,用各种现代精密仪器搜寻水下的怪物,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1951年的一天早晨,在6点30分的时候,伐木工人司徒雅特正准备去挤牛奶,突然发现湖水涌动,接着从湖底浮上来一只水怪,一直朝岸边游动。他急忙跑回家,抓起一架小型照相机,并且拉了个亲人作证,及时拍了一张照片。后来由于照相机出了毛病,水怪也很快消失了,所以没有再拍到照片。但这张照片也引起了轰动。

1960年,航空工程师丁斯德辞去了职务,住在湖中的一条小船上,日夜追寻水怪的踪影。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第一次拍到了尼斯湖水怪的活动影片。

1964年,英国国会参议员们组成了一个尼斯怪兽调查局,带了电视摄像人员一起调查,但没有一点儿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