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曾国藩官学
36550300000029

第29章 六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曾国藩认为,人才的使用必须达到知人善用的目标,对于人才,凡是具有一技之长的都应该广为延揽,但在使用的时候要小心谨慎,尽可能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量才录用,扬长避短。

曾国藩说,虽然有良药,如不对症,还不如对症的次品药物;虽有贤才,如不得适当选用,还不如庸碌之人。梁丽可做栋梁于城垣之上,但不可堵洞穴;牦牛不可以捕鼠;良驹不可以守街巷;千金的宝剑砍柴,还不如斧头:

古代的鼎彝去耕田还不如耜呢。在一定的时间,办一定的事情,凡材也生奇效,否则不相吻合终无成就,所以世上不怕无人才,就怕不适当地使用他们的才器,使其不适宜地工作。魏无知评论陈平说,现在有晚辈的孝道,但对战争的胜负不起作用,陛下如何有空使用他呢7争战之时,虽道德很高也不适用。

他平生喜欢用忠实无诈的人,如今老了,知道药多并不适宜于治病。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大的家族,人丁兴旺,子侄甚多。加上曾国藩科举出身,中举人,中进土,点翰林,又外放做过主考官,同年同窗、门生故吏众多。但曾国藩始终坚持甄选人才,量才录用,有才的人放在适当的位置使用,没有才能的人遣送回家。不仅如此,曾国藩还经常教育其弟曾国荃等人要学习识别人才,善于使用人才。

据说当年曾国藩进京赶考时,盘缠拮据。幸亏曾国藩的五舅变卖家产,为曾国藩凑足盘缠。曾国藩对此十分感激,一直念念不忘五舅的恩德。曾国藩在朝中做官后,每年都要寄回银两接济依然贫困的五舅,报答当年的恩德。

一八六一年,曾国藩打下安庆后,特地把五舅接到安庆住了一段时间。

当五舅过世后,五舅的独生儿子前来投奔已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曾国藩自然要给予照顾。然而这位表弟既没有才学又懒惰散漫,交办的事情几乎无一成功,还总爱以总督的表弟自居,有些狂妄傲慢。曾国藩认定这位表弟属于不堪造就之才,尽管五舅生前对自己有恩,还是委婉而坚决地劝说表弟还乡。

为了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曾国藩对人才的工作安排非常重视。他是这样安排的:"对长于治军者,便安置到营务处,使其历练军务以为他日将才之备;对精于综核者,便安置到粮台、转运局、筹饷局等机关,使其学习筹饷、理财、运输的工作;对善于创造者,便安置到制造局,做造舰制炮工作。务使人人能尽其用,用尽其才。"不少为官的人自己为官清廉,但自己的部下和家人却昏聩无能,常常惹是生非。由于种种原因,官员对身边的人约束不力,终会落得败名。因此,作为官员一定要选择有才能的人,放在适宜的位置。

曾国藩驻军安庆的时候,湖南的同乡不少人前来投靠,有一位戚姓同乡从湖南赶来,行李简单,衣服破旧,沉默寡言,一瞧便知是为生计所迫而投奔军营的穷苦人。曾国藩见到家乡人不免要热情寒暄一番。在曾国藩打听家乡的一些事情和亲友的情况时,戚姓同乡回答拘谨,很显然是不善言辞的老实人。不过,偶尔在关键处说上几句,话语很中要害。曾国藩决定对他考察一番,先给他一些事情做。

有一天曾国藩和幕僚们一起吃饭的时候,戚某发现饭中有颗稻粒,就把稻粒扔了出去。曾国藩看在眼里,心中有些不满,但当时也没有说什么。吃过饭后,曾国藩让幕府支出"应备银"二十两,赠给戚某做回家的川资。戚某无奈之下,求助曾国藩的表弟彭杰南,希望彭杰南为自己讲情。曾国藩对彭杰南说:"这个老乡不地道,庄稼人吃饭时连一颗稻粒都扔掉,不应该啊,自己不是豪富之家出身,从庄稼地里来到军营不过一个多月,就变成这个样子!我恐怕他贪图享乐、富贵忘本,也吃不了军营的苦,还会为我带来麻烦。"彭杰南说"这件事情算不上大的过错,也许他是怕人笑话,您可以再找些事情给他做,再试试他。"曾国藩同意了彭杰南的提议,决定让戚某主管菜园。戚某经过上次的事情后变得勤勉自励,每天和佣耕的人一起辛勤劳动,从早到晚不得片刻的闲暇。曾国藩通过一年多的暗中观察,发现他和别人通力合作,而且始终不渝。

后来,曾国藩对他的看法改变了,把他召了回来并让他担任更加重要的任务。

戚某感恩戴德,更加勤勉公事,恪尽职守。最终由一个乡下的农夫扶摇直上,官至观察使,加布政使衔。

曾国藩对人才的态度是,对有真才实学的人,量才使用,提供发展的机会和舞台,对平庸无能之人,坚决不予收留。因此,曾国藩的幕府和军帐内确实汇集了一群文武干练的人才。曾国藩常常这样告诫自己,不能因为自己而埋没了人才,也不能选出华而不实或碌碌无为的人,这样都会贻误将来的事业。选拔人才是有难度的事情,而为官者一项重要的素质就在于能够知人善用,曾国藩对容闳的重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容闳是广东香山县人,自幼接受西方教育,早年留学美国耶鲁大学,后来加入美国籍。李善兰、华衡芳、徐寿等人都向曾国藩举荐过他。尽管容闳到过太平天国的天京,还向干王洪仁玕上书,提出过发展资本主义的七项建议,以后又与太平天国做过多次茶叶生意,曾国藩对此却并不怪罪。曾国藩接连三次发出邀请。三十五岁的容闳初次登上总督衙署大门,次日便受到了曾国藩的接见。曾国藩在了解容闺的经历和学识以后,认为他确实是个既了解西方又有胆识的人才。在问及当前对中国最有益、最重要的事情当从何处着手的问题,容闳回答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仿照洋人建机器厂,特别是需要先办制造工作母机的工厂。曾国藩十分赞许容闳的观点,于是立即就拨发巨款,委派容闳赴欧美采购机器。多年来一直在异国他乡做着中国富强之梦的容闳,受命之日,十分感奋。一年后他从美国采购来的机器,就安装在当时中国最大的军工企业——江南制造总局中,为中国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