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危机理财
36481000000023

第23章 谨慎周密计划

“篮子”装什么“蛋”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只篮子里”,选择好“篮子”种类及各个篮子里“鸡蛋”的份额十分必要。其主要方法如下:

(1)根据自己或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明确自己的投资风格和特点,选择合适的产品和投资金额。同时通过评估结果来审视自己现有的产品选择和投资组合是否合理,如果不符合,则要择机对现有产品进行适当调整,但是也要考虑市场的实际情况分步调整,最好不要一蹴而就。

(2)根据自己或家庭的风险评估结果、家庭财务状况和市场环境合理设计投资理财目标,该目标是为了确保投资者进行产品选择和投资组合不脱离自身和市场的实际情况。

(3)确定合理的预期投资回报率。分散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分散单一市场波动的风险,即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降低风险,但也可能放弃了通过投资单一产品获得高收益的机会,因此,搞好投资组合十分必要。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等,并在这三个特性中寻找一个平衡。同时,要对自己的投资组合回报率有一个合理的预期。

(4)定期对自己的投资组合进行业绩评估和调整。因为市场在变,投资者的理财目标和家庭财务状况也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投资者对投资组合里的产品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调整投资组合里各类型产品的资金比例。

看好三个“篮子”

金融危机实际是一种常态,关键在于投资者如何去打理自己的资产,不过这次由美国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还是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投资者去借鉴。

危机中去理财,一定要护好安全、退休和梦想三个“篮子”,而且要比例合适。

1.理财目标要与产品匹配

为什么一些人在股市中从“中产”变“无产”,长城保险理财分析师谢仰光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这些投资者没有树立正确的理财投资理念。被金融危机影响到现实生活的投资者,很多都是没有做好准备便将大部分身家投入资本市场的人。没有将理财目标与理财产品相匹配。理财短期目标是建立一个简单的储蓄,即留足生活备用金,建立家庭的保障计划。中期目标是建立子女教育和退休计划,最后,当前两个目标做到后还手有余钱,才可以考虑做些个性化投资。如果是用余下来的钱做投资,股票跌30%、跌40%可能都不会很心疼。对于处于事业起步期的年轻人,收入可能没那么多,也没有很多积蓄,即便是做投资,由于本金少,收益额也不会很高。这种情况开源节流和计划消费很重要。

2.为何保险不“保险”

在金融危机下,很多投资者都感觉到,作为“安全带”的保险也出现了大幅缩水,保险没有起到保障作用。谢仰光认为,保险不“保险”,可能是购买者在购买前没有弄清楚几个“为什么”,最重要的是没有弄清楚买的是保障还是买的投资功能,现在缩水的保险都是投资型的保险产品,纯保障型的保险没有出现缩水情况。

科学的测算显示,普通人拿出收入的30%去买保险最合适,可是现在很多人追求保障作用,花了90%甚至更多的钱去买,这样金融市场有点风吹草动,投资保险账户就会有反应。因此,买了多少的保险?买的保险真的“保险”吗?是否买到能满足自己需求的保险?买保险的时候都要问自己上述问题,要让自己买的产品和目标匹配,才能让保险真的“保险”。

3.理财分好三个“篮子”

不要把鸡蛋都放进一个篮子。这是理财师对投资者常说的一句话。此次金融危机给很多投资者造成了较大损失,投资者理财中一定要分好安全、退休和梦想三个“篮子”,这样才能分散风险组合制胜。而且任何家庭理财在正常的消费基础之外做这三个“篮子”都非常受益。这三个“篮子”的比例是安全“篮子”实际上占收入50%,退休“篮子”占30%,梦想“篮子”大概占20%。

安全“篮子”放在最底层,因为一个家庭要有应急的现金,不管出现什么事情的时候要能够应急,对未来的财富要有一个安排。另外健康保险要有,健康保险、人寿保险、伤残保险,比如有的人是可以从雇主那儿得到,比如企业有额外的补偿,如果没有可以自己建立,尤其是人寿保险,因为这是建立在家庭理财基础上,建议夫妻互保,不论出现什么问题家庭财务不会受到影响。

接下来是退休“篮子”,个人退休来讲,不管您是自己经营企业也好,还是在为别人打工也好,为别人打工有一个权利获得退休金、养老金,获得社保。另外,自主的退休保障,在某种意义上讲社保只是一个保,对于很多上班期间生活水平很高的人,退休后往往养老金是不够的,这个时候要做补充的养老金。

有了前面的两个篮子,就开始有梦想了,比如说休闲娱乐,把你的梦想,包括家庭的梦想都列一个表排一下,比如说可以去休闲、旅游和度假。

投资需要“稳准狠”

稳稳当当,保住老本要紧瞄准空位,下手一定要狠。

面对当前的市场,我们该如何保住手里的钱,并让这些钱略有所增呢?一是稳:

1.存款讲巧,稳当吃息

2007年,当股市昂首高歌,大踏步前进的时候,连大爷大娘们都拿出了银行的存款炒股,认为把钱存在银行里就是贬值,就是赔钱!而如今,当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存款则成了大众理财的首选方式。

对于追求低风险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四分法”定期存款和“月月存储”这样的组合,尤其是针对金额较大的存单,完全可以拆分为等额3个月、6个月、1年、2年等,以备对资金的不时之需;在存款时间上,也可以选择逐月累计存款。

无论存款利率如何变化,投资者都可以通过及时调整,获得存款利息最大化。

2.买债升温,稳中求涨

经历了股市的大风大浪后,不少人回归买“债”,与让人心脏受不了的股票相比,国债还是比较稳妥的投资方式。

目前在银行可以购买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其中凭证式国债相当于定期存款,但又比存款利息高。记账式国债相对灵活,不但可以随时在银行买卖抛售,除了到期收益,还有可能获得价差。另一种国债则是在交易所上市的记账式国债,我们可通过证券公司购买,投资者除了价差外,还可获取固定的利息收入。

风险承受能力稍强的人们也可选择以债券为投资标的的理财产品,比如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或者债券型基金。在降息的背景下,债券型理财产品将成为理财市场的热点。

3.票据产品,风险可控

在目前情况下,信贷类、票据类理财产品确实也是最好的投资对象之一,不但收益相对较高,而且风险也基本可控,即使由于降息提前终止,收益率还是可以保证的,只不过是期限短了。

目前市场上推出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一般在5.5%~6%之间,3个月期的票据类产品年化收益率在4.3%~4.5%之间,“而且重要的是,如果需要保证流动性的话,可以任意选择期限较短的产品。”但理财师同时也提醒不能忽视风险,“有些信贷类产品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的,投资者需要做出选择。”

二是准:

1.投资美元,相对安全

中国银行交易员表示,目前,欧元、澳元表现疲软,而美元却在其国内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况下呈现高位徘徊的态势。美元强势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欧元区等各国经济状况都不容乐观,而美国表现出的救市态度相对积极;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下,多数投资者寻找避险和保值渠道,所以出现恐慌变现,购买相对安全的货币,如手上有欧元、日元的投资者现阶段更愿意选择持有美元。

交易员表示,“虽然长期来看,美元是处于向下通道的,但现在美元还是占有先机的。”从中长期来看,美元或会成为避风港。

2.投资黄金,短线操作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金价近期的走势特征就是暴涨暴跌,国内黄金期货由于非24小时交易,隔夜亏损的投资者不在少数,而纸黄金由于可以24小时交易,又没有杠杆倍数,短线获利的投资者反而较多。

理财投资师认为,金价大幅波动,主要是资金流向造成的,因此,投资者要时刻关注这次金融危机的发展变化,及各国的政策措施,以短线操作为主,建议客户近期观望,真要做的,可逢低少量买入。

3.商品期货,谨慎抢反

全球商品期货纷纷暴跌,影响到国内。对于商品期货的后市操作,建议投资者一定要把握好两个原则:

一是做好趋势投资,在目前这种形势下,抢反弹需要非常谨慎,弄不好容易又被套住。期货基本上三个跌停保证金就亏得差不多了,此时要么追加保证金,要么平仓。

二是做好资金控制,在极端行情下,这一点更加重要,此时如果看错了方向且仓位较重或满仓操作,遇到连续跌停,就很难有翻本的机会了。

具体到期货品种,行家认为,铜和橡胶还有下跌空间,铝、锌下跌空间已经不大,而在农产品上,此前如果持有空单的,可以先出来,等待机会逢低做多。

三是狠:

1.抄底不如看封基

证券分析师认为,如果经济不出现“硬着陆”,部分商业银行的估值已接近底部水平。尽管威胁银行盈利能力的几个因素依然存在,如净息差可能继续缩小、不良贷款率上升等,但未来货币政策的变化,对银行未必都是负面影响,如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信贷额度放宽,都可能提振银行股的股价。但相较于周期性行业,银行业盈利相对稳定。

同时,高折价的封闭式基金已具备一定投资价值,投资人在大盘跌破2000点之下时可以逐步建仓,战略持有高折价的封闭式基金。

2.追随产业投资者

证券分析师认为,资本市场过于情绪化的波动,使金融资本乐观的时候往往高估企业价值,而悲观的时候又极度低估企业价值,给出的建议就是自下而上动,追随产业投资者。

从历史来看,国资下属央企大量增持相关上市公司的行为可以从另一角度让金融资本认识上市公司价值,对估值已逼近历史底位的上市公司,跟随产业资本对选择战略性的投资品种是一条相当不错的路径。

3.看好众垄断行业

全球金融动荡,不可避免波及实体经济的下滑。在各行业盈利能力都出现放缓迹象的时候,拥有垄断性的行业和公司就显出了“王者之气”。

证券分析师看好与人们日常生活更为密切的必需品零售企业盈利能力,包括连锁超市和大众百货,如武汉中百、百联股份、新世界;看淡高档可选消费品零售企业。

4.盯行业敏感政策

证券营销经理认为,国内股市的走势很大程度还要依赖于政策,如农业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再次提出要大力扶持农业,使农业股在2008年的弱市中依然有50%的浮赢。

此外,看好医改政策的医药股。医改的落实将有约1000亿元的资金投入医药行业,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直接扩大增加了基础药品的消费。收益公司主要有大型普药生产企业,但医疗器械不具备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