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
36479500000052

第52章 这样掌控同事最有效(1)

同事其实是很复杂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中有各种各样的人,有君子有小人,有好人有坏人,有光明磊落的也有阴险狡诈的,但你都必须和他们相处下去,因为你们是同事!不管是为了工作,为了生活还是为了事业,大家聚在一起,朝夕相处,必须读懂同事的心,学会与同事交往,这样才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

看透同事的心理

行走于职场,如果能洞悉同事真实的心理,将会使你在与同事的交往中得心应手,对你的工作甚至你的事业都大有裨益。看透同事的心理并不难,只要细心观察,看同事平常的表现就可略知一二。

不忙假装忙的人。掩饰工作能力低下,大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力图通过在别人面前装出一副努力工作的样子使同事,特别是领导不会轻视自己。而事实上他们的工作业绩却非常差,为了掩饰自己,保护自己的弱点不会被同事或上司发现,他们除了装忙碌之外,别无选择。

厚己非人的人。懒惰是他们最大的性格特征。他们认真工作,忙忙碌碌,但却都是表面现象,在困难面前逃得比谁都快;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其他的同事,觉得他们不务正业,欺骗上司,谁都没有他们那样热爱自己的本职。其实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是加薪和升迁,但懒惰的他们不会比其他的人多干一点,假使多干了一分钟,也要到处宣扬。

看上司脸色行事的人。这种人表里不一、情绪不稳定,只有在上司在场的时候,才会聚精会神地工作,而上司一旦消失,他们的干劲便会回落到谷底。他们在生活中也是玩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把戏,用一张伪善的面孔面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一些内向的人,见到领导就会紧张,结果由于分心而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其实这都是因为他们的自卑感所致。

心不在焉的人。他们不重视谈话过程,自然不会在意谈话内容,即使用心听了,那也是粗枝大叶,丢三落四。这种结果的外在表现是他们办事容易拖拉,一延再延,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对方想让自己做什么,而且得过且过;如果目标已经明确,条件也具备和成熟,他们却又往往无法把精力集中起来,或是一心二用,或是驰心旁骛,接到手中的任务往往不了了之,毫无责任感,终身难有所成就。

乘人不注意窥视他人的人。属于心术不正类型。他们自身根本就没有什么特长或惊人之处,但却总是想着能够“不鸣则矣,一鸣惊人”。他们不知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愿望,而现实当中又很少有人愿意理会这些空想家,结果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为了实现自己的白日梦,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他们学会了工于心计,善使机关。

凝视对方的人。凝视是一种意志力坚定的表现,他们往往不用过多言语和动作就已经显得咄咄逼人了,而且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表明他或她现在是充满力量的强者。如果眼光真的可以杀人,他们的凝视肯定可以成为致命武器,因为与这种目光接触,难免会有受到攻击的恐慌。其实,大多数人之所以凝视他人,只是为了想看穿对方的性格而已,并无实际攻击意图。

动作夸张的人。哪怕是鸡毛蒜皮大的小事,他们也要蹿上蹿下,扰得周围的人不得安宁。但他们的本质是好的,并不是存心想要别人不舒服,之所以会这样,其实是按捺不住热情和好强,认为光靠言语不足以表达心中炽热的感情,所以必须加进一些夸张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可是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通常存在着极度的敏感和不安,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这种方式能否被别人认可和喜欢。

喜欢目光接触的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与别人目光接触,无疑是主动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内心,表明既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对方,也为对方了解自己敞开了大门。他们充满了自信和直爽,从不怀疑自己的动作会给他人带来不愉快。他们懂得为他人着想,所以做事专心,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希望做出好的成绩让公众认可自己,接纳自己;他们懂得礼貌在交际中的作用,能够把握分寸,非常适合需要面对面进行交流的工作。

以上是一些同事经常有的表现,通过这些表现你可以看透同事的心理,再相应地掌控你的同事。

与功利的同事保持距离

同事之间少不了互相帮助。但是,有些人在与人交往时,却往往具有十分明显的功利性。你对他有用,你能帮助他解决问题,或你具有某些他可以利用的关系,等等,他才与你交往。

利用他人的同事经常在别人面前装出一副可怜巴巴、无依无靠的样子。其实他们根本不是无依无靠而且也不可怜,他们只是很狡猾地利用你,让你在上班时间为他们做私事,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无偿服务。

利用他人的同事其本质就是自私自利,这类人天天算计着怎么利用别人,却从来不向对方做出相应的补偿,而且也不会领情。与这类人在一个单位共事,一定要掌握一些应对的原则和技巧,否则就只能“出力不讨好”、“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手头的工作却被耽误不少。

利用他人者总是利用交往关系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甚至可以说,有的人之所以选择你作为交往对象,就因为你的某种优势符合他们的某种需要。如果你失去了利用价值,他们马上就会与你分道扬镳。

同如此功利的同事共处,要拒绝被他利用。你要真想帮他,就应让他面对责任,而不是把自己当拐杖递给他。当他向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假如你怯懦、不说话,那就是不爱护自己。

当我们知道某个同事在与自己交往中的是带有这种企图利用自己的动机时,还要不要与他来往呢?

一般说来,你不必因为发觉对方的这种动机而与其断交。因为,在你不能以一个朋友的标准去要求同事之间的交往和关系。同事之间的交往总是有限的,也不可能过于亲密。它不可能像朋友那样,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志向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也不可能是绝对纯洁的。所以,你不能对这种交往有太高的期望,也不必希望其中有太多朋友般的感情内涵。因此,尽管你发觉某人在与你交往中是在利用你,也不必感到气愤,不必与其断交,只需适当地把握这种交往的程度和分寸即可。

当然,我们也应该区分这种利用的目的和性质。有些人故意和自己套近乎,拉关系,往往是为了拉帮结派,或者说是为了达到不光彩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地予以回绝和抵制。千万不要被某些人当枪使。如果他人仅仅是想借你的某些优势和关系为其个人解决某些实际困难,你们则可以非常自然地与人保持正常的交往。

划清界限是应对利用他人的同事的有效方法,在与同事相处时,必须巧妙地加以运用,如果不能与利用他人的行为划清界限,那你就很可能在熟人、朋友、“关系户”面前失去自己的原则立场和操守,而成为被利用的可悲角色。面对这种行为如果不早日与其划清界限,总是无原则地代人办事,最后只能成为别人向上爬的阶梯,而自己却一事无成。更严重的是,如果对方让你代办的事属于违法乱纪,你也无原则地照办,那你就会成为可悲的替罪羊。

当然,最聪明的办法是:与这类同事保持适当的距离,以策安全,这种处事风格对你面临职场上的风云变幻有百利而无一害。

用合适的赞美拒绝同事

也许你会遇到同事请你帮忙做事,帮忙是完全应该的。但明明自己能够完成,却要求帮忙时,或许在心里并没有瞧得起你,只是将你作为一个工具来对待。这个忙帮了反而对自己并没有任何好处,心里还会觉得窝囊。

有些人常常能明白无误地判断出别人是在利用自己,可就是没有合适的理由拒绝他们,其实拒绝这类同事并不需要什么理由,只说“感到遗憾”就够了。但如果你心肠软,不忍心拒绝的话,说些恭维话或提些有益的建议,中间再加以拒绝就容易多了。比如,你可以这样说:

“对不起,李大姐,我今天不能帮助你。”

“哎呀,李大姐,我确实看出你忙得不可开交,但我确实不能帮你,因为我自己的任务还远未完成,也许小王不太忙,为什么不请他帮忙呢?”

如果你觉得自己实在无法开口,那你可以先在家里练习如何坚定地拒绝。你可以先把要说的话录下来,或者练习一下拒绝的话,这样你在拒绝他们的时候,就会表现得坚定而有礼貌。

比如说:“李大姐,我得提醒你,我知道你只有在工作时间才能打私人电话,而这在我们公司是绝对禁止的。如果被抓住,那就很麻烦。不过,我倒有个建议,不妨向上司讲清你的难处,安排你离开几个小时去处理急需解决的私事,并保证以后把这段时间的工作补上。”

在拒绝这类同事的时候,你必须讲究技巧,在向他们表达拒绝时一定要巧妙,要采取较为合适的方法,认真考虑如何以较为负责的方式满足这种人的要求。把责任放回他身上是应该的,但不要流露出敌视或讽刺的迹象。

直接的拒绝有可能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如果使用赞美的语言,温柔而坚决地推却,再通过对比晓以利害,拒绝的效果还是会不错的。

甲要参加学校的论文比赛,可他自己懒得动脑筋,偏要乙替他写。乙说:“呦!咱俩同学这么多年,你的文采谁不知道,你是咱们系大名鼎鼎的笔杆子,谁能比得上你呀?对不起,我可不能辱没你的名声,还是你自己写吧。我做你的第一位读者倒是挺胜任的。”

如果甲胡搅蛮缠,不妨对其晓以利害:“你可代表的是学校的名誉,如果我来代笔真出了什么问题,你能担当的起吗?既然看中了你就是你的福气,你再不抓住时机,或许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利用赞美能够增强对方的自信心,或许更能够满足对方的虚荣心,即使对方真的能力有问题也不好意思再找你了,从而达到推却的目的。

有时候不能太老实

在与同事相处中不能太老实,否则,你在别人眼里就近乎于傻子。相反,在老实中藏点机智与灵活,对你有益而无害。

丁力是某公司的销售员,由于自己是从外地应聘来的,在工作中他处处小心、事事谨慎,对每位同事都毕恭毕敬,偶尔与同事发生点小摩擦,他也从不据理力争,总是默默地走开。逐渐大家都认为他太老实、太窝囊。于是,都不把他当回事,在许多事情上总是叫他吃亏。

其实,每当想起同事们对他的态度,尤其在奖金分配上自己老是吃亏这些事,丁力心里很是委屈。残酷的现实使他不得不对自己的为人处世进行反思,他决心改变自己,以便让别人改变对自己的态度。

一次,销售总监要一份销售计划书,可一天后还没见人送到办公室来,便到销售部大发脾气。销售经理便说计划书早就让丁力做了,是他故意拖拉才未完成任务的,并且说丁力做事一向不负责任。

丁力马上站了起来,说道:“总监,今天的事你可以调查一下,计划书昨天下班前我就交给了销售经理,怎么能说我不负责任。我看是有人别有用心地想让我出洋相。在这里,我顺便告诉大家,我不是面团捏成的,想把我怎么样就怎么样。大家在一起共事也是有缘,我实在是不想和同事们争来争去罢了。以后,谁要再像以前那样待我,对不起,我就不客气了。”

从此以后,丁力发现同事们对他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他也抬头挺胸起来,不想再扮演被人欺负的老实人的角色了。

同事间工作在一起,总是免不了会发生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既不能每天像对待仇敌似的,也不能没有表示而表现懦弱。

你是不是三番五次地被人利用和欺侮?你是否觉得别人总是占你的便宜或者不尊重你的人格?人们在制定计划时是否不征求你的意见,而觉得你千依百顺?你是否发现自己常常在扮演违心的角色,而仅仅因为在你的生活中人人都希望你如此?那么,你的生活和工作就需要进行改进了,就需要拒绝和说“不”字。当你真正鼓足勇气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当你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并表达出来时,你会发现你原来所顾虑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发生,而你的生活却发生变化,同事们开始尊重你,开始意识到你的存在。

要改变同事认为你懦弱而欺侮你的困境,必须在学会宽容的同时学会拒绝。

在危急时帮他一把

潘敏在某家塑料制品企业经营部。一天,经理心急火燎地过来问:“杨丽呢,她的那份合同做好了没有?”今天恰巧杨丽出去办私事,临走时对潘敏说了一下。潘敏当时说:“杨丽刚刚出去,可能上厕所了吧,您需要哪一份合同书?”“就是与宏达塑钢窗厂签订的那一份合同,越到节骨眼儿上越找不着人!”经理答道。“杨丽一会儿就回来,我先找一下。”经理走后,潘敏马上给杨丽打电话,找到了那份合同,及时给经理送了过去。关键时刻潘敏解决了难题,杨丽非常感动。此后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成为红粉知己,杨丽对潘敏更是有求必应。

在工作中,一个人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同事遇到困难时帮他一把,不仅播下人情,得到同事的感激,还为彼此的关系抹上蜂蜜,融洽而甜美。况且,帮助别人搬开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也是为自己铺路——帮助同事即是帮助自己。在帮助别人时,任何一种努力都不会白费。帮助同事,既赢得了同事的尊重,更容易得到老板的器重,因为你在帮助同事的同时也向老板展示了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