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物理中的奥秘
36432800000034

第34章 “女娲补天”新传

还记得女娲补天的传说吗?在多少亿年前,动荡中的宇宙突然发生大震动,天空坍塌下来,露出一个个可怕的黑窟窿,人们为此担忧,地底下喷出滔滔洪水,伴随着洪水,各种猛兽、恶禽纷纷窜出来危害人类。女娲不忍心见人类遭受如此惨烈的灾祸,决心全力修补天地。她从江河湖海中挑选出无数五彩石,熔炼成胶糊,然后把天上的窟窿一个个修补好。她又杀了一只大海龟,砍下它的四只脚竖在大地四方,把天空支撑起来。接着杀了黑龙,赶走了各种恶禽猛兽,用芦苇灰阻塞了横流的洪水。从此,人类社会没有了天灾兽祸,便风 调 雨 顺、五 谷丰 登、欣 欣 向 荣了……这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女娲用顽石补天,是神话传说,但在地球南极上空,如今出现一个窟窿那可是真的。

地球不同于宇宙中的亿万颗星球,是我们知道的星球中唯一有生物的星球,那是因为地球的外围有一层大气层,大气层是人类生存的不可缺少的“外套”。科学家所说的南极上空的窟窿,实际上是地球上空的大气层通了个“洞”。如果你有机会乘坐“人造卫星”环绕地球,你就会发现,地球是被大气层紧紧裹住的。大气层又分好几层,由里到外,有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等组成。对流层靠近地面,厚约10公里左右;对流层中有空气流动,给人类带来雨、露、风、霜、雪。而在平流层中有一层厚约30公里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大量吸收来自天外的辐射,特别是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它是地球上生命的保护“外套”,没有这个“外套”,地球上物种就会被紫外线辐射烧灼,就会像其他星球一样,难以有生命存在。

1980年,参加南极考察的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变薄了,最薄的地方太阳辐射可以长驱直入,这就形成了一个窟窿。英国的一个科学家小组经过调查指出:“在南极上空,臭氧层已经被‘戳’了一个洞,这个洞是由于那里的臭氧被消耗掉40%后,在每年10月出现,等南极的夏天到来时,洞又会慢慢地弥合。”1985年,美国的一个气象卫星提供的资料,证实了英国学者的结论,同时,他们还预言:在未来50年中,南极上空的臭氧还将减少5%~9%,如果这个结论成立的话,就足以说明这个洞还有扩大的趋势。

臭氧层的臭氧分子是由3个氧原子组成的,即O3.臭氧层对地球的贡献很大,它能吸收99%的太阳紫外线,是地球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这把天然“伞”,对人类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紫外线一旦突破这层防线,就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专家指出,紫外线会损伤人的角膜和眼晶体,如引起白内障、眼球晶体变形等。据分析,臭氧减少1%,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如不采取措施,到2075年将导致大约1800万白内障病例的发生。紫外线还能明显诱发人类常患的三种皮肤疾病。

若臭氧浓度下降10%,非恶性皮肤瘤的发病率将会增加26%。此外,长期暴露于强紫外线的辐射下,会导致细胞内的DNA改变,使人体免疫系统的机能减退,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臭氧洞”是人类生存的大敌,是谁造成的呢?

科学家一致认为,“臭氧洞”是人类自己“戳”的。现代工业的发展是“臭氧洞”的大敌,特别是冷冻厂和家用电冰箱的不断增多,使用了大量的氟利昂冷冻剂,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氯氟烃。这种物质不能在低空分解,而是飘浮升入平流层,与紫外线作用产生出游移的氯原子,氯原子夺去臭氧中的一个氧原子(一个氯原子能破坏近10万个臭氧分子),使臭氧变成纯氧O2,从而丧失吸收紫外线的能力。科学家指出,极地特殊的气象条件,对这样的光化学反应十分有利,这是极地上空出现“臭氧洞”的主要原因。

“臭氧层”是地球抵挡紫外线的盾牌,“臭氧洞”助长了“无形杀手”紫外线的长驱直入,严重危及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为此,1989年3月初,世界123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科学家云集伦敦,召开了“保护大气臭氧层”专题国际会议。会议呼吁全世界人民停止使用氟利昂、氟氯化碳类物质,保护大气臭氧层,这就需要一大批“女娲式”的科学家想法尽快“补”上极地上空的“臭氧洞”。

如果说传说中的女娲,是靠神力补天的话;那么现代“女娲”则是靠科学补天,拯救地球,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