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细说北京街巷地名
36369500000022

第22章 自然界与北京街巷地名(5)

在长期农业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中,人们逐渐发现雉每年一到冬季农历十二月小寒节气时,雉往往是雄雌同鸣。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作了比较透彻解释:“锥雉,文明禽,阳鸟也。雊,雌雄之同鸣也。感于阳而后有声。”所以,雉被选列入七十二候,作为冬季小寒节气三候的候应,叫做“雉锥”。

鸟类与人们的生活比较密切。所以,它们被选列入城市街巷地名,北京同全国许多城市一样,许多街巷地名也是用鸟来命名的。

以鸟命名的北京街名例举

石雀胡同(东城区):东起新太仓胡同,西至东四北大上街。门牌1号至43号,2号至26号。

大鹁鸽胡同(东城区):东起灯市口北巷,西至王府井大街。门牌1号至31号。

大翔凤胡同(西城区):北起后海南沿,西至柳荫街。门牌1号至29号,2号至42号。

鸦儿胡同(西城区):东起烟袋斜街,西至甘露胡同。门牌1号至79号,2号至56号。

孔雀胡同(宣武区):东起顺河三巷,南至三庙街。门牌1号至9号,2号至16号。

喜鹊巷(宣武区):北起定居胡同,南至广安门内大街,西至广安胡同。门牌1号至21号,2号至16号。

鸭子桥路(宣武区):东起广安门南滨河路,西至铁路一线。门牌1号于43号,2号至16号。

鸭子桥南里(宣武区):东起广安门南滨河路,西至鸭子桥路。北起鸭子桥路,南到莲花河故道。门牌1号至6号。

鸭子桥北里(宣武区):东起广安门南滨河路,西至广安门南街,北接北京市广外锯条加工厂,南到鸭子桥路。门牌1号至12号。

鹞儿胡同(宣武区):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留学路。门牌1号至47号,2号至42号。

燕翔东里(朝阳区):东起平房,西至首都机场南路,北接机场南路东里,南到汽车运输队。门牌楼(顺)1至80门牌9至12号。

燕翔西里(朝阳区):东起首都机场南路,西至西平街,北接小天竺路,南到南平街。门牌楼(顺)1至14,门牌17至23号。

鱼,之所以为人们所喜爱,除了它的食用价值外,还由于它是一种美好的文化象征。例如,古人寄信时常把书信结成双鲤形状寄递。对此,唐代诗人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咏有:“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相传更早的时候,人们以绢帛写信,把它装在真鲤鱼腹内传给对方,称做“鱼笺”。汉代蔡邕作有一首乐府诗就是描写这样的一种信件:“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因为,它又有“鱼素”的美称,并形成“鱼传尺素”的文学典故。

明、清以来盛行的“八宝图”中的“玉鱼”,因为谐音的缘故被人称做“吉庆有鱼(余)”,以象征年景好。在人们喜闻乐见的鱼物图中表达这种吉祥之意的还有:“金玉同贺”,画的是金鱼、荷花;“家家得利”,画的许多人家买鲤鱼的场景。

在浙东一带,在新媳妇下花轿时,随手把铜钱(俗称“铜子”)撒在地上,叫做“鲤鱼撒子”,因为鲤鱼产子多,取“子孙满堂”的吉祥之意。

过去,在上海、浙江宁波等地,农历年初有接财神的习俗。前者,把活鲤鱼穿丝绳,贴红纸作为祭品,号称“元宝鱼”。后者以锡盘供上两条黄鱼,象征金子,因为旧时当地人称金条为“大黄鱼”、“小黄鱼”;有的地方还把供后的活鲤鱼拿到江、河放生,寓意“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鱼符

唐高祖(李渊)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废除虎符,改用黄铜做“鱼符”,武则天则改为“龟符”,中宗(李显)初年又恢复为“鱼符”。符亦分左右两半,字都刻于符阴,上端有一“同”字。侧刻“合同”两半字,首有孔,可以系佩。符分开后,每半边符上只有半边字,合在一起才见完整的“合同”两字,所以又称此符为“合同”。现在“合同”一词也是来源于此。

唐代的鱼符、龟符除作为发兵用的兵符外,也是官员出入宫门的身份标志,五品以上的官,则皆有随身佩带的符,分金质、银质、铜质等。“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后世遂以“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或丈夫。

鱼上冰

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鱼的种类虽然比较繁多复杂,但它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每年一到立春节气,河流渐渐融化时,鱼儿就会从水底下,游浮上近于冰。因鱼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突出典型,所以被选列入七十二候,作为立春节气三候的候应,叫做“鱼陟负冰”,亦俗名为“鱼上冰”。何谓“鱼上冰”?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解释道:“鱼当寒威之时,伏于水下。逐其温暖,至正月阳气即上,鱼游于水,上近于冰。”

鱼的种类虽然比较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大类:一类属食鱼;一类属于观赏鱼。鱼同花鸟一样,亦被选列入城市街巷地名,北京当然亦不例外。

以鱼命名的北京街巷地名例举

鲤鱼胡同(东城区):西起水磨胡同,东不通行。门牌20号。

南鲜鱼巷(东城区):北起北京站西街,南至东镇江胡同。门牌1号至17号,2号至22号。

北鲜鱼巷(东城区):北起西裱褙胡同,南至苏州胡同。门牌1号至16号。

中鲜鱼巷(东城区):北起苏州胡同,南至北京站西街。门牌1号至35号,2号至26号。

金鱼胡同(东城区):东起东四大街,南至王府井大街。门牌1号至35号,4号至14号。

鱼雁胡同(西城区):北起南成胡同,南至平安里西大街。门牌2号至6号。

鲜鱼口街(崇文区):东起施兴胡同,西至前门大街。门牌1号至123号,2号至114号。

金鱼池东街(崇文区):北起西晓市街,南至天坛路。门牌2楼至22楼。

金鱼池西街(崇文区):北起西晓市,南至天坛路。门牌1至27楼。

金鱼池中街(崇文区):北起西晓市,南至天坛路。门牌(顺)1号至4号,1楼至27楼。

金鱼池巷(崇文区):北起龙须沟北里,南至天坛路。门牌1楼至25楼。

双鱼胡同(宣武区):南起琉璃厂东街,北不通。门牌3号至5号。

众所周知,昆虫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现在已描述过的昆虫种类超过100,000种,占已知动物种类的3/4到4/5。昆虫不仅种类繁多,它们与人类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据估计,对人类健康和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重要害虫就有10,000种以上,尽管人们用尽各种办法来防治害虫,全世界每年仍有20%的农产品被害虫毁掉。在世界范围内,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虐疾、登革热等由昆虫传播的疾病。当然,也有很多有益的昆虫,例如蜜蜂、蚕、紫胶虫等,它们早已为人们所利用,至今仍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此外,还有很多昆虫已经成为遗传、发育生理、以及病理学实验中的常用的实验动物,在奠定现代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中国的古人还发现昆虫与气候或节气的变化规律关系密切,他们将其作了总结,如:

蜇虫始振

虫类中,有的冬眠(冬蜇),即到冬天寒冷的季节,就不食不动,陷入昏睡的状态。凡是这类蜇虫,每年一到立春,天气渐渐暖和了,就随着天气的转暧,渐渐结束冬眠。所以,蜇虫被列入七十二候,作为立春节气二候的候应,名为“蜇虫始振”。

蝼蝈鸣

每年从夏季开始,农作物普遍开始进入生长旺盛的时期,在农业生产田间管理上,最忌出现农业害虫来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农业害虫中的蝼蝈,亦俗称的“土狗子”,每年一到立夏节气前后,就会出现整夜长鸣的现象。所以,蝼蝈被选列人七十二候,作为立夏节气一候的候应,叫做“蝼蝈鸣”。

蚯蚓出

蚯蚓,又称地龙,它们主要是以带有机物的土壤为食,对改良土壤,有重要作用。蚯蚓还可作家禽或鱼类的食饵。中医学上,认为蚯蚓性寒、味成,功能清热,定惊、利尿,因此常将它全虫入药。每年一到立夏节气,因天气开始渐渐变热,地温亦随之渐渐升高,生长泥土中的蚯蚓,就会开始从土壤中钻到地面上来。所以,蚯蚓被选列入七十二候,作为立夏节气二候的候应,称为“蚯蚓出”。

螳螂生

每年一到农历五月芒种节气,正值麦类等有芒农作物成熟,进入夏收夏种大忙季节。此时,农业生产上最忌出现农业害虫。而昆虫中的螳螂,以捕捉害虫为食。螳螂的出现,正值夏收夏种大忙季节,有助于消灭农业害虫。所以,螳螂亦被选列入七十二候,作为芒种节气一候的候应,叫做“螳螂生”。

蜩始鸣

蝉俗名“知了”,亦称做蜩。人们对这种昆虫的认识,亦比较早,如((诗经·豳风·七月))里记载:“五月鸣蜩”,“雄者能鸣,雌者无声,鸣于夏者日蜩。”(《月令气候图说》)蜩这种昆虫,每年一到农历五月天气,就会在林间枝头呜叫。所以,昆虫中的蜩,亦被选列入七十二候,作为夏至节气二候的候应,名曰“蜩始鸣”。

蟋蟀居壁

《诗经·豳风·七月》里记载:“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别名为“蛐蛐儿”或“促织”。《聊斋志异·促织》里记载:“(明)宣德年间,宫中尚有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蟋蟀这种昆虫,它“生土中,此时(指每年一到小暑节气)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则远飞而在野矣。”(《礼记·注》)所以,蟋蟀亦同蜩一样,亦被选列入七十二候,作为小暑节气二候的候应,称为“蟋蟀居壁。”

寒蝉鸣

寒蝉亦是属于蜩的一种。这种昆虫,亦名为寒蜩,《尔雅》里记载:“曰‘寒蛰’,蝉小而青紫者。”《礼记·月令》里,也有记载:“孟秋之月,即农历七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所以,昆虫中的这种秋季的寒蝉,与夏季炎热时的鸣蜩一样,亦被选列入七十二候,作为立秋节气三候的候应,叫做“寒蝉鸣”。

以虫命名的北京街巷地名例举

蚂螂胡同(东城区):北起海运仓胡同,南至北门仓胡同,门牌1号至19号,4号至12号。

蚊子胡同:即宣武门内迤北粉子胡同。

蚁子胡同:崇文门西城根。

蝎虎胡同:崇文区内石大人胡同。

蜘蛛塔:阜成门外慈悲寺为塔旧址,据传以昔有蜘蛛来听经立化去而得名。

蜈蚣桥:西单牌楼路东。

先蚕坛:西苑内东北隅。

蝎子庙:正阳门外北火扇胡同,即七圣祠。

蚂蜂桥:德胜门太平桥南八里许,俗呼“马粪桥”,又曰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