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第三条道路(第3卷)
36363900000082

第82章 人间论坛(2)

1999年,谯达摩在《我的诗学:1999年冬天的思想》中谈到:“第三条道路”的“三”是“三生万物”的“三”。⑧在这里,谯达摩引用了老子“三生万物”的哲学术语,指出由“三”衍化而来的写作方式或写作道路,是一条绝对敞开而又延伸的无限道路。而在《第三条道路:一种思想技术》一文中则又明确表明:“‘第三条道路’的‘三’实际上就是‘一’,都是道的意思”。⑨

“我们所需要的道,就是‘道法自然”的道”。⑩

由此将强调诗歌创作上的差异性与自由性的第三条道路诗学理念而演变为“道”的哲学理念,并赋予其无穷的玄机与内涵。为此,我们只有认识“道”、理解“道”和把握“道”,才能揭示一切存在之迷,才能揭示第三条道路的诗学真谛。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的内涵是指先于一切存在而存在的母体,是宇宙与自然乃至万事万物生成与衍化的本原,是一切“存在”之所以“存在”的依据。老子认为,万物生成皆源于道。后来,庄子发展了道的生成论,荀子发展了道的本体论,两者互为补充与渗透。

我认为,没有一个先于物质世界之前而存在的“母体之道”。所谓的道,抽象地说,是整体存在之所以存在的总体本质,具体的说,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事物依据自身固有的属性在一定条件下所发生、所发展、所转化、所演变的必然规律及其总体变化的必然过程或轨迹。

由谯达摩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写作”哲学之道,其实质是自然及宇宙乃至社会与人生的总体之道;宇宙间一切存在及现象,都归结为是道的作用与变化。具体地说,它是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事之道、物之道及其一切存在的一切现象所生成、发展、转化的必然之道。它抽象到可以涵盖一切存在的发展与演变,它具体到可以演示为一粒细菌和一粒微尘变化轨迹。抽象地说,它是衍化一切存在的本原之道。

谯达摩说,“开三”是为了“显一”。这里的“显一”,一是在自然宇宙与人类社会的系统之“道”的前提下显现诗歌的自在之“道”,二是指显现当下诗坛所有被隐匿、被遮蔽的“为诗”之道。就当下的诗坛而言,还包括“思想之道”和“艺术之道”。具体地说,就是思之道、悟之道、象之道、意之道、言之道和写之道。

谯达摩在具体阐述“第三条道路写作”之“道”时,引用了他和李岱松在《新诗界》共同倡导的“新诗界革命”所提出的“六条主张”:A、主张诗人应该关注现实,欢迎体悯众生内心和高奏真理强音的作品;B、主张诗歌应该表达诗人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感悟,欢迎饱含真情实感和真参实悟的作品;C、主张诗人应该诗品与人品高度统一,以维护诗人的尊严,树立诗坛形象,提高诗歌的地位;D、主张诗评家应该有批评准则和学术道德,真正以中国诗歌的命运为己任,营造清新的批评空气,树立纯正的学术风尚,真心实意地扶掖新秀,推介力作;E、主张对诗学和诗歌作品的研究与阐释应清晰明了,有的放矢,言之有理,欢迎高屋建瓴、真知灼见的有引导意义的理论文本;F、主张诗人(诗评家)都是兄弟,诗人更应该有胸怀、有风度、有境界,更应该宽容、理解和尊重,精诚团结,切磋诗艺,创作出真正的大作品。共同推进中国新诗的发展。

这六条主张,从诗人的创作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表达的理性与情感方面,从诗人的人品与诗品的同一方面,从诗评家的学术道德和学术文本乃至从诗人与诗评家的关系等多种角度和多层关系方面,对为诗之“道”作了进一步概括与阐述。

至此,谯达摩“三生万物”的“道”,颠覆了传统诗学“诗言志”与“诗言体”的理论基石,而将诗歌创作升华为“道”之体现,将诗歌的内容升华为“道”之再现,将诗歌的作用提升为以诗歌为媒介,让诗人依据诗歌进行载体而原道,最终在诗歌中达成认知与开悟,达成自我与道体融合与统一,从而完成至智与至圣。

谯达摩“三生万物”的诗歌之“道”,是诗歌的本质之道,是诗歌创作的生成之道,是诗歌发展的繁荣之道。

谯达摩“三生万物”的诗歌之“道”,必将彪炳诗史而光照千秋!

(2)“混沌”与“冲突”的“世界大文本”之释解

谯达摩在《第三条道路:一种思想技术》一文中阐述“第三条道路写作”之所以“热闹”和繁荣的深层原因时说:“‘第三条道路写作’从一开始就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大文本,因此,不管是根本还是枝末都抓住了。”所谓文本就是指作者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其所要表达的认知对象。《简明牛津英语字典》说文本是“任何书写或印刷品的文字形式”。也就是说,以认知对象为文章内容而形成的成段、成篇、成书的书面文章。很显然,第三条道路写作“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大文本”,是将其大到宇宙万事万物的生成“根本”和小到微尘细菌的碎枝“末节”的系统世界都作为诗歌创作的内容而表现或再现,从而挖掘或显现事物存在的根本之“道”。因此,“当下诗坛想不热闹都不可能”。

谯达摩将整个世界作为诗歌创作内容而表现的大文本,具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A、任何一个事物现象的存在都是“道”的作用与显现。也就是说,整个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道”的作用与显现。B、确认“世界大文本”的“混沌性”,也就是确认第三条道路写作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混沌诗学”。“第三条道路写作”之所以不拘泥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是由“混沌”的“世界大文本”的无限模糊性、丰富性和差异性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世界文本的混沌性,也决定了诗歌语言的无限模糊的可塑性。世界文本的差异性和诗歌作者的差异性以及创作主题的差异性决定着文本差异性。世界文本的无序性以及意识的不确定性决定着表现文本过程的无序性。世界的混沌本质决定着诗学的混沌本质。C、确认“世界大文本”的“冲突性”,也就是确认第三条道路写作是“冲突理论”,是铲除当前诗学内部障碍的写作策略。

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冲突的必然性。冲突是矛盾的激化与显现。第三条道路写作确认“冲突”是一切事物普遍存在状态的同时,也确认个性自我的冲突存在,并将第三条道路的写作直接指向个人的灵魂及人性。“一般说来,没有一个人,更不用说是社会学家愿意承认自己是自相矛盾的,但我们愿意承认,‘第三条道路写作’愿意承认自我的冲突”。

“冲突的理论”还告诉我们,“第三条套路写作”不仅反对的是自中国新诗诞生以来的所有“秩序理论”,而且还要对“第三条道路写作”初始理论中的真正弱点进行不断修正与超越。

在对“第三条道路”的诗学理念构建上,李霞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没。

在谯达摩先生将“第三条道路”诗学理念定位在“道”的哲学高度之际,李霞在其《第三条道路写作思想》一文中做了积极而全面地回应。她说:“诗歌是思想的思想,诗歌是哲学的哲学,诗歌是宗教的宗教,诗歌是历史的历史,诗歌是文化的文化,诗歌是艺术的艺术,诗歌是生活的生活”,对诗歌进行了本质性的概括与总结。

在谯达摩将“第三条道路写作”直指“伟大的人性”之后,李霞在其《第三条道路写作:结束?开始?》一文中对诗歌文本的个体自我进行了详尽地阐述:

“多元化的标志,是‘我’的诞生。”

“我的写作或诗人写作,比个人写作更具有思想的哲学性和世界的人的本性。

‘我’是一,一即第一也即一切。‘我’追求第一也追求一切,艺术除了这两个追求别无他求。第一和一切的同一才是艺术的至境。

‘我’是人之一,‘我’乃一元,有‘我’们才有多元,才有世界。

英语‘我’即‘I’,竟然一样于汉语的‘1’。也许这是天合。

‘我’中,第一和一切的关系,有如孔子在《论语》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至此,李霞以“我”为中心,对谯达摩“三生万物”的为诗“道”,在哲学“天人合一”与“物我合一”的高度上给予了清晰而透彻的诗学析解。

(3)“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规训原则

谯达摩将福柯的“规训”概念注入自己的独特理解,将其移植到诗学领域,成为第三条道路存在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规训即是指对诗歌的规范与训导,换句话说,就是对诗歌的规定与戒定,包括内部规训和外部规训两个方面。

A、内部规训:即是对诗歌创作文本的规训。

(a)将第三条道路的写作内容直指自我的心境与灵魂,触及生活的底蕴与人生的真相,领悟宇宙的道体关系的本真原相,探索人类的灵魂与存在关系的永恒和谐与秘密。(b)主张创作的顿悟与灵感,寻找一切被“人为”因素所遮蔽和隐匿的一切存在之自在原相。(c)主张纯粹的诗歌创作,反对时下诗坛超乎寻常的“性趣”取向。(d)提倡审美和谐的黄金分割,一方面,在审美的基础上认识这个世界;另一方面,我们的审美观在和谐的宇宙之场以一种黄金分割的比例存在着,因此,我们通过认识就对宇宙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在科学地和审美地认识宇宙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世界。”

B、外部规训:即是指侧重于诗歌理论规则。(a)在本质上划清“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的界限。(b)主张诗歌创作与科学研究并驾齐驱。(c)研究诗歌创作中所蕴涵的一切秘密。(d)主张开放的“滚雪球式”的价值取向,接近或进入莱布尼茨的彻悟美感:即是“美感是一些混乱的朦胧的感觉,是无数微小感觉的结合体”,“这些微小的感觉在结果上所产生的效力,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大”。

(4)“第三条道路”后现代主义诗学理论基石

西方后现代主义“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对之也就有着种种‘不确定的’描述或界定。谯达摩“根据个人对后现代主义的圆通理解,彻底改造其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的东西,在尚未结束现代性的历史断裂处,以后现代主义“顿悟的方式”附于“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躯体而一分为三:后现代浪漫主义,后现代现实主义与后现代先锋主义,提出了“第三条道路”是中国诗歌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理念。

A、为什么说“第三条道路”是中国诗歌的“后现代主义”呢?

首先,“第三条道路写作”定位为“后现代范式”,主要是借助与后现代的多元化理论,旨在反对“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的所谓“现代范式”。其次,反对理性而主张顿悟。一方面,我们认同后现代主义大师利奥塔的主张,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一部分,它在表现里面召唤那不可表现的事物”,同时“探索新的表现方式——不是为了从它们那里得到快感,而是显示更好地产生存在着某种不可表现的事物的感觉”;另一方面,我们同一切后现代主义一样,反对一切逻辑理性、经验理性、观念理性和政治理性,并将其‘拆解深度模式’理解为走向顿悟和走向自由的必经之路”。第三,反对本质而主张差异。迄今为止被人们当作某事物‘本质’的东西,都是被人们以同一名称来称谓的其他所有事物共同具有的东西,是一种抽象命名的东西。所谓的本质是抽象共性,而实际的“共性”都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在其存在的自在原相上,事物与事物真正的本质区别,恰恰在于它们的个性差异。也就是说,在实际的存在中,差异即本质。在这一点上,第三条道路恰恰反对的是事物的本质性,宏扬的是其差异性。

第四,解构一切而重建一切。第三条道路秉承后现代主义的传统,“逃避和打破‘意义的辩证法’的实质,完全取消‘意义’的追求和界定,使‘符号’不再受‘意义’的约束,不再同‘意义’相对立或相同一”,在自己以顿悟的方式来理解存在或理解世界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重新阐释一切和构建一切。也就是说,解构的目的就在于寻找表达真理的多种方法。这无疑是对“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想象性修整,从而区别于此前所有“非非”诗人的纯粹西方式的“后现代”。

关于后现代的浪漫主义

后现代浪漫主义在深深扎根于后现代现实主义土壤之中的同时,也将无数的“浪漫主义”模式深度纳入“后浪漫主义”领域,使诗人可以在这片广袤的原野上自由驰骋。也就是说,建立在后现代的现实主义基础之上的后现代的浪漫主义,是浪漫主义伟大传统的扬弃与延续。

A、浪漫主义运动的起源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风靡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是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产物。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同这一时期流行的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具有密切的联系。

浪漫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它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个人的强烈感情,歌颂自然而诅咒城市文明,突出人与自然在感情上的共鸣,使景物拟人化或作为精神境界的某种象征。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作家喜欢运用夸张的手法,在日常事件和生活琐事的情节上加上一种想象的光彩,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和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从生活的瞬息万变、精神的动荡不安以及富于特征性和神秘意蕴的各种奇特现象中揭示美。

B、后现代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