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邓小平理论(上)
36242800000007

第7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6)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特指人们行事的时机、机会。它是一经出现就可能改变社会现有状态的诸种条件的总和,即客观形势为社会发展提供的多种有利因素比较集中的某段时间。在历史转折时期能否抓住机遇,往往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德国学者施本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通过对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比较研究指出:“时机的把握,可以决定一整个民族的前途,把握得当,其民族便能主宰其他民族的命运,把握不当,自身的命运便成为其他民族的目标。”经济学家刘易斯在《经济增长论》中也指出:各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出现差别极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否“发掘机会”,“随时抓住机会”。机遇是历史进程中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客观性、不确定性、非长驻性和共享性。机遇为人们提供了各种选择和充分发挥能动性的可能,其实质是抢得时间谋求发展。邓小平解决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抓住机遇”。他通过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指出,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多次失去机遇,耽误太多,导致中国落后;如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全球呈现出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对于中国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因此,“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

抓住时机

时机,亦作机遇、机会。邓小平在1985年7月11日说:“我们要抓住时机,现在是改革的最好时机。”1992年初视察南方时又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1993年1月22日他与上海各界人士共迎春节时说:“希望你们不要丧失机遇。对于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1993年1月23日《人民日报》)抓住机遇的涵义,一是要认识机遇,从分析形势中看到自己面临的机遇;二是要珍惜机遇,知其不可多得,从而高度重视;三是要及时抓住,机遇稍纵即逝,务必抓得及时,抓得很紧;四是要善于利用,实事求是,端正方向,注意方法,讲求实效。

风险意识

对社会经济等活动中遭遇失败、意外或不测事故的思想准备和承受能力。中国长期封建社会和自然经济造成的传统是避免风险和害怕竞争,缺少闯的精神、冒的精神。邓小平在新时期倡导中国人民应当有一种新的风险观。他屡屡指出,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巨大的试验,有很大的风险,但更有希望成功。如果害怕风险,处处缩手缩脚,就会放弃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就没有前途。要克服一个“怕”字,敢于面对挑战。对待风险的正确态度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注意及时总结经验,错了就改。现代社会人们特别需要风险意识是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是一种风险性强和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它是高投资、高回报,同时又是高风险的经济;二是市场经济的运作不全是理性的,具有某些非理性的因素;三是社会发展进程越快、与世界的普遍联系越密切,不确定性就越大。在当今世界,没有风险意识就不敢面对各种挑战,就会失去发展机遇。因此,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必须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要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逐步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发展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国民必须具有积极的风险意识。

忧患意识

人类精神对事物发展责任感的自觉意识。常常与祝福意识相区别。这两种意识虽然都是人的理性追求真理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是所通过的情感方式不同:祝福意识主要通过满足、肯定性情感,忧患意识则主要通过问题性的情感。忧患意识不满足于现状,往往或通过理性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或通过积极批评揭露错误,或从对事物的肯定中发现潜伏的矛盾,目的都是期冀推动社会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忧患意识表现出的是社会主体的一种精神自觉,是这一主体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能动性。它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十分重视“居安思危”,要求身在安定的环境中,应当充分虑及到可能存在的困难和危险。《左传》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为规。”孔子更是提出“忧道不忧贫”的做人准则。忧患意识有利于培养进取精神,有利于培养自觉的问题意识和矛盾意识,有利于抓住机遇谋发展。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都是以忧患意识为精神内驱力,艰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就是其中最杰出的领袖。他们为振兴中华殚精竭虑。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执政党要具有必要的忧患意识。他在党的十六大所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中,强调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波浪式前进

邓小平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描述。对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曲折发展、彼起此伏特点的形象比喻。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平衡性与不平衡性的具体表现。毛泽东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因为都是矛盾着的,都是对立统一的,所以,它们的运动、发展都是波浪式的。波浪式前进是事物发展客观存在的普遍形式。邓小平把这一原理,具体运用到阐明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他指出:“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强调稳定是对的,但强调过分就可能丧失大时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发展“总是要在某一个阶段,抓住时机,加速搞几年”。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上一个新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尔后继续前进”。这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波浪式浪式前进。

活力

邓小平着作中经常使用的概念,指充满生机,蓬蓬勃勃的生命力。它与“搞活”等概念一样,形象地说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动因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恩格斯曾经从理论上预示: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国际上和中国自身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生命力,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时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987年5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时指出: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活跃起来”。1985年8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尼雷尔时指出:“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还指出:“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1986年8月19日~21日,他在视察天津时又指出:“对外开放还是要放,不放就不活。”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在谈论政治体制改革时指出:“党和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体制要增强活力,就是说不要僵化,要用新脑筋来对待新事物。”还指出:“增强活力,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各级领导班子的年轻化。”1986年11月9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就曾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这里说的活力,主要是指领导干部的年轻化”。经济搞活、政治搞活的前提是,思想不能僵化,脑子要活,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现时代的中国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闯的精神

邓小平提倡的在改革开放中敢于突破常规,走出一条新路子的精神。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就永远不能突破旧的思想、旧的体制、旧的规章制度的束缚。不冒点风险,干什么事都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万无一失,实际上就等于什么事都干不成。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改革开放,是书本上没有的,也是前人没有干过的,如果不闯、不“冒”,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敢闯敢“冒”,不同于蛮闯蛮冒。前者是基于历史经验或借鉴别人经验的总结,即“看准了”干;后者则出于主观想象没有看准就干。但即使看准了的东西,也不能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因此在干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总结,对的就坚持和发展,不对的就纠正和改进。惟有如此,才能把阶级斗争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58年中共八大曾经提出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的思想,但不久就被轻率地改变,甚至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直至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最为重视的就是重新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政治上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1978年12月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它要求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