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基层工会干部如何做好工会工作
36242300000020

第20章 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工作(2)

(3)集体合同备案。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签订或变更后,应当自双方首席代表签字之日起10日内报送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用人单位报送集体合同备案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①首席代表和协商代表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居民身份证号码。

②职工(代表)大会通过集体合同的决议。

③集体合同正式文本。

④注册登记证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有异议的,自收到文本之日起15日内将《审查意见书》送达双方协商代表。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4)集体合同公布。集体合同生效后,协商代表应及时向本方全体人员公布生效的集体合同。

7.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和争议处理

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

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保证集体合同的履行,工会组织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工会可选派自己的代表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选任聘程序以专兼职劳动监察员的身份,参与以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为主实施的劳动监察工作,监督检查企业落实集体合同确定的各项劳动标准。

(2)上级工会派员定期督查和指导基层工会推行集体合同工作,对发现的问题,依法及时纠正。

(3)在基层企事业单位可由党委、行政和工会共同组成联合监督检查小组,保证集体合同得到履行。

(4)企事业职工代表大会可设立由职工代表组成的监督检查小组,对集体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

(5)在企事业内建立职工举报制度,及时反馈集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加以解决。

除上述列举的几种形式外,劳动关系双方还可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探索和运用其他灵活有效的监督检查方式。

集体合同争议处理

(1)集体合同争议处理的原则。集体合同争议处理应遵循的原则是:重在源头、重在调解、重在程序、重在执行。

(2)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处理。我国《劳动法》第八十四条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这表明,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处理,可以采取由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或由劳动行政部门协调解决两种方式。

(3)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的处理。我国《工会法》第二十条规定:“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经协商解决不成的,工会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请仲裁,仲裁机构不予受理或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工会在处理集体合同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工会在推行集体合同工作中应注意抓好签约(包括续签)、履约的监督检查、争议处理等环节的工作,以保障集体合同真正发挥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

签订(续订)集体合同的内容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1)签订集体合同应注意的问题。

①实事求是,突出重点。集体合同的内容很广泛,双方应根据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突出中心,把握重点,在广泛征求职工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从解决职工最关心,要求迫切的问题入手,共同协商确定集体合同的内容。

②量化标准,细化程序。保证集体合同的质量,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既反映和体现广大职工的意愿,又考虑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制定集体合同的内容要做到具体细化,步骤清晰,简便易行,责任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履行和监督检查。

③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集体合同的形式。集体合同的形式要根据调整企业劳动关系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当前要大力推行专项集体合同,以此推动集体合同工作深入发展;在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要积极推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劳务派遣人员应积极探索研究如何通过集体合同制度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2)集体合同续签或重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工会方应在集体合同期满前3个月,主动向企业方提出续签或重签集体合同的要求,并做相应的准备工作。

②工会要根据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的具体情况,灵活有别地做好集体合同的续签或重签工作。

③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会要全过程参与企业改制工作,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并在改制方案中对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作出规定,做到企业改制、组建工会和签订集体合同“三同时”。工会要区别改制企业的不同情况,包括产权关系、所有制结构和经营管理机制的变化,分别做好集体合同的改签、续签或重签工作。

集体合同监督检查和争议处理中要注意的问题

(1)对集体合同监督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①重在建立协商机制。协商是基础,要把平等协商贯穿于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的全过程,要明确平等协商机制的内容、程序和办法,形成制度,加以规范,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

②坚持因企治宜。要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监督检查方式,因企治宜,灵活多样。注意同企业的改革改制相衔接,有利于促进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集体合同的履约兑现。

③强化民主监督。加强和组织职工的民主监督,最大限度地提升职工群众的关注程度,建立以职工满意度为根本标准的职工评价体系,形成职工广泛参与、专兼结合、全方位全过程的集体合同履约监督制度。

④综合运用各种监督形式。做好集体合同的监督检查工作,应做到不同的监督形式相结合,同时,将人大的执法检查、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和工会的劳动法律监督相结合,综合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民主的手段,以及社会舆论等多种途径,保证集体合同的法律严肃性和权威性。

(2)工会在集体合同争议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特别是要做好工会社团法人登记,依法取得社团法人资格,明确其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有权代表职工行使提请争议调解和仲裁的权利。

②签订规范的集体合同。集体合同是争议调解、仲裁的基础和依据。集体合同内容和签订程序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政策,符合企业的实际,做到程序规范、内容具体、标准量化、权责明确,一旦发生集体合同争议就有进行调解和裁决的依据。

③代表职工提请仲裁。工会要积极督促企业履行集体合同。当发生争议不能通过协商解决时,要主动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上级工会申请调解。必须提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仲裁时,工会应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民主程序做出提请仲裁的决议。

9.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构成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一制度将使工会能够更加便利、直接、及时和有效地参与制定劳动政策、法规的宏观决策过程;参与劳动关系的协调和争议处理;代表、反映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构成

所谓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是指国家(以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为代表)、职工(以工会组织为代表)和企业(以企业组织为代表)三方,就劳动关系为主的社会经济政策,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等进行相互协商的组织体制、法律制度以及运作程序。

三方协商机制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共同行为;是三方通过地位对等的协商、谈判以及其他各种合作手段和形式来实现优化劳动关系目标的;是为了促进三方的相互了解和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活水平。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

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首先是在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以及实施工程中发挥作用。三方共同分析整体劳动关系状况及发展趋势,就涉及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发表各方意见进行协商,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法律、法规主张,为立法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并作为三方协调劳动关系的共同依据,以促进劳动关系的长期稳定和谐,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10.订立、续订和变更劳动合同的操作步骤

订立劳动合同遵循的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原则。即劳动合同订立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劳动合同的内容要合法,当事人不得订立违法内容或对社会公共利益有害的劳动合同。

②劳动合同形式合法,如除非全日制用工外,劳动合同需要以书面形式订立。

(2)公平原则。即劳动合同内容应当公平、合理。就是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劳动合同双方公正、合理地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平等自愿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和自愿原则。平等原则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高低、从属之分;自愿原则是指订立劳动合同完全是出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真实意志,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4)协商一致原则。即当事人双方在充分表达自己真实意愿的基础上,经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性意见后,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确定劳动合同的全部内容。

(5)诚实信用的原则。就是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双方要诚实,讲信用,不得有欺诈行为。

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1)劳动合同的期限。即劳动合同起始至终止之间的时间,是劳动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时间。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2)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即劳动者具体从事什么种类或什么内容的劳动。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工作和岗位,以及该岗位应完成的生产(工作)任务、工作地点。

(3)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在法定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该劳动者具体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安排。

(4)劳动报酬。即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的数额和计发办法。

(5)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与职工对社会保险问题进行约定,但是约定内容不得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抵触。

(6)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即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必须提供的生产、工作条件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措施,以及预防职业病的措施。

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

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是指法律不作强行规定,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约定的条款。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