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杂志四川文学(2015年第11期)
35543500000053

第53章 刘诚龙杂文精选小辑(1)

刘诚龙,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邵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邵阳市双清区政协副主席兼科协主席。自1990年在《湖南日报》发表散文以来,至今已在《人民日报》《散文》《书屋》《天涯》《香港大公报》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杂文、随笔2800多篇,300余篇作品曾被《读者》等100多家文摘报刊转载,有作品入选《大学语文新编教材》,100多篇杂文、随笔、散文入选各版本年选,出版散文杂文集《腊月风景》《暗权力》《心心点灯》等。

一个词语里的千年政局密码

赵树理有篇小说叫《老杨同志》,里头有一首顺口溜,当年读过初中的人或当记得:模范不模范,从东往西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不晓得赵树理站在什么位置来确定方位的,若以时间更古一点来写这句顺口溜,当写为:模范不模范,从右往左看,右边吃烙饼,左边喝稀饭。

吃烙饼的住一边,喝稀饭的住一边,一个村子里头,两边对弈,是东河西界,还是左河右界?闲来无事,翻了翻清初《逃人法》,发现里头有一段话,暗含端倪:“隐匿满州逃人不行举首,或被旁人讦告或查获,或地方官查出,即将隐匿之人及邻右、甲长、乡约人等提送至部。”拈出此处“邻右”一词,也是有些意思的。

邻右,字典释意是蛮简单的,邻居者也。不解的是,考其词源,何以不叫邻左,偏叫邻右?细看此处,与邻右俩字并立的是甚?是甲长,是乡约人;甲长与乡约人,是一个村子里的一般人吗?甲长是带长的,乡约人少说也是村里的乡绅吧。

如今邻右一词,用得比较少了,读史书,读古诗,更常见的是豪右,《后汉书.明帝纪》:“滨渠下田,赋与贫人,无令豪右得固其利”;唐刘禹锡《讯甿》:“其佐尝宰京邑也,能诛锄豪右”;《明史.毛吉传》:“痛抑豪右,民大悦”。豪右这词,在古籍里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何为豪右?有李贤曾注:“豪右,大家也。”古文今译:豪右者,土豪也。

土豪称豪右,何以不称豪左?据说西汉那会,以右为尊,有钱人有权人自比无钱无权者要尊贵,那么西汉人的右尊左卑概念又从何而来?还可以继续往前溯古,《史记》里的《陈涉世家》有一段是这么写的:“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闾者,村头也巷尾也,田间地头者也,这是一个地理概念,地理这词太大,此处可用地块一词更精准;左呢,古今意未变,指的是方位左边。秦始皇到村里来征人服劳役,怎么捉人的?一个村一个村地捉去,是捉一边而不捉一边的,村子左边的被抓了壮丁,村子右边的留了下来。陈胜吴广都是居村子左边的,都抓去了。那么陈涉吴广是些什么人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嗯,劳心者治人;他们是劳力者,故治于人。

闾左是平民、农民,说到底是贫民,这是不消说的,司马贞《史记索隐》对闾左此词,有索解:“凡居以富强为右,贫弱为左,秦役戍多,富者役尽,兼取贫弱者也。”戍边,打仗,是要命的事情,征的是闾左;戍边,打仗,是要烧钱的事,就从地主老财窖里去掏。国有事,贫下中农与地富绅贾,都走不脱,有命的出命,有钱的出钱。国家无事呢,则右边的“富者”兼取左边的“贫弱者”。

政治上左右概念,是舶来品。据说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1791年法国制宪会议上辩论时,拥护激进革命的人恰好坐在议会左边,而主张温和的保守派恰好坐在主持人右边,人们便习惯上将革命一派称为****,与之对立的是****。这种左右之分,中国最少在两千多年前,便已形成了畛域分明的政治格局。豪右与闾左,华夏五千年的密码含在这两词中?陈胜确是居坐左边的。

从赵树理的《老杨同志》,到大清官的《逃人法》,其间隔了两三百年;从清初的《逃人法》到西汉的《陈涉列传》隔了两三千年,时空跨度够大矣,沧海桑田,风云变化有多大?朝代不说了,多少改朝换代,你方唱罢我登场;单说制度变换,也是由奴隶社会变了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换了资本主义社会。没变的是,右边吃烙饼,左边喝稀饭;没变的是,左边住茅屋,右边住别墅;没变的是,右边骑高马,左边被人骑,右边的“兼取”左边的“贫弱者”呢。人类人类,人没变,类也没变——什么都变了,将人分类,千百年来一直没变。

象棋格局是,各据一边,中间是楚河汉界,没对弈还好;对弈棋局一旦摆了阵势,马走日,相飞田,车啊横冲直撞,炮火横飞处,多少棋子成炮灰?两边更使劲地拱卒子,纵使杀成平局,丢了多少车,斩了多少马?纵使一方战胜了另一方,杀敌一万,自己棋盘上往往也是所剩无几。问题更是待休养生息,各自兵强马壮,又起摆阵势,昏天黑地,新一轮厮杀开始。

楚河汉界?楚早亡了,汉早灭了,那么,是东河西界?有点像是的。不过呢,东西文化冲突不是很多;那么,是左河右界?左右之争,确乎是剧烈的,貌似不可调和。不过,这还不是问题的根本,关键的问题是闾左与豪右。闾左与豪右,分了河界,难免会对弈,如能不分,能融合,那不好极?

顾炎武(记忆或错)不喜欢弈棋,见人摆起阵势,他就要把棋盘掀掉,“日清月朗,奈何布此鬼阵?”我亦素不喜楚河汉界,左河右界,奈何有心无力去掀人家棋盘。

雍正料理汇报材料

天朝古国几乎是依材料治国的。八九成皇帝都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他何以知晓民情民生?没办法嘛。皇帝不说,其他官宦本可以深入社区与农户的,奈何办公室冬有暖气夏有空调(旧吏没空调,有美女红袖添风),远比晴天日晒雨天淋雨来得舒服,越往上,办公条件越是爽,谁还下甚鬼乡镇,有之,也是乘着乌龟壳,凉鞋套丝袜,隔着玻璃看庄稼。

知县,古称亲民官(皇家离民家千万里,县官离民百十里,是谓亲),踏出门槛,便可见稻花的,都不想迈足,何况知府、巡抚?官府与民间联系,便只好全托汇报材料了。文字材料报上去,领导批示发下来,帝国现代管理体系,便全拜托一叠叠一扎扎一本本一捆捆材料了。古来称某皇上勤民听政,宵衣旰食,无非是说喜欢看材料,喜欢批材料,朱元璋废寝忘食,乾隆帝通宵达旦,不是在开会听取汇报,便是在关门批阅材料。

汇报说什么,便是什么;材料何搞写,便是何搞。路路都有冻死骨,往上汇报谓家家都是酒肉臭;官民如水火难容,千里无鸡鸣,材料上却写道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皇上只好信,还挺高兴,又给奖赏又给提拔,坐在火山上还感觉良好。有些皇帝将信将疑,不好表扬,批评又无从谈起,便含含糊糊在材料上批:已阅,或,朕知道了;还有的更懒得写字,在上面圈个O,ok。

看惯了领导批示,再去读雍正的批语,如久居鲍鱼之肆,突入皇家卫生间,真不闻其臭了:高耸金臀,弘宣宝气,依稀乎丝竹之音,仿佛乎麝兰之味,阁下值下风,不胜馨香之至。

雍正的批语,确乎蛮有味,如批田文镜折: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如批蔡廷折:李枝英竟不是个人,大笑话!真笑话!有面传口谕,朕笑得了不得,真武夫矣。如批石文焯折:喜也凭你,笑也任你,气也随你,愧也由你,感也在你,恼也从你,朕从来不会心口相异。如批李维钧折:大奇!大奇!此人乃天日不醒的一个人,朕当日在藩邸骂他玩,都叫他“球”,粗蠢不堪,于登极后不记出仕何地。

这般批语读起来,感觉如何?要想出感觉,阁下得去读当下官员批示。

有某官任职湖南,干得一窠糊,好端端的青山绿水,都化作了黄土岗与臭水沟;尤有一年,湖南大洪,四水同时满注,一泻千里,千万农田被冲了个底朝天,万千房屋被刷了个天栽地,这厮却向上写材料汇报,巡抚如何坚强领导,知府知县如何身入第一线,抗灾取得了伟大胜利,灾民都搬了新居,粮食获了大丰收,预计比去年增收八千万石;自然,也报了些灾情,如洪水淹死了好些百姓,不过,广大灾民已得到妥善安置,死者灾民目前情绪稳定,抗洪正在有序推进,云云。

雍正果是勤政的,他真翻读了这材料的,读后大发脾气:“汝以朕为可欺乎?汝忘朕即位之时,已年过四十矣,官吏情伪朕尽知之。朕在藩邸时,即知汝名曾列弹章,汝又送朕礼物,冀朕在大行皇帝前转圜。汝此后其小心谨慎,一举一动,不能逃朕之洞鉴也。”大灾之后,还能大丰收?你把我当小孩子逗着耍啊,你不知道我当领导已是40多岁了吗?

“世宗明察特甚,屡于批示中见之。”有贪污犯某,大概是还在看守所,抓是抓起来关了,并没正式判,便在牢房里写起了忏悔书,材料写得蛮好(不是抄的,不是网上下载的),很感人的,犯了这等事情,好怕好羞愧(“辜负天恩,羞惧交并”),我是农民的儿子,让我再回去当朴实的老农民吧,云云。雍正读了这般检讨书,冷笑,“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必也。”假表忠,弄个认罪态度好,早求出狱,才是真。

雍正批语治国用力甚勤的,“所降谕旨,洋洋数千言,倚笔立就。”乾隆时曾出版过其批示选集,“有六巨册之多”,这六巨册还只是小部分。雍正以批示治国,此说不会误。

不是雍正单搞批示治国,几乎所有皇帝都如此。雍正特别处,有二,一是露了真性情,不是那些写“已阅”、“酌处”的官员,他把他个人的喜怒哀乐,有时全展现,不避俚俗,不避抒情,甚还很萌萌哒(朕躬甚安,已痊愈。朕之亲切宝贝,尔等俱好么?),古来批示,还有哪官能这样展示真性情的?多半是面目可憎,语言如瘪三。

其二,雍正批示中敢较真敢批评,敢戳穿官员哈哈镜与花花心,这是难得见的。官人间,桌子底下各使绊子,特厉害,但字里行间却多是“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你好我好大家好,你哄我哄大家哄。汇报材料字字假,句句大,数数空,官员不知吗?雍正四年,甘肃大旱大半年,七月下了点毛毛雨,巡抚石文焯立马汇报丰收在望,雍正挥笔批此喜报:“经此一旱,何得可望丰收?似此粉饰之言,朕实厌观。”乱世汇报为盛世,贪腐遍地汇报为海晏河清,灾情严重汇报为粮食大丰收,洪水高处,高温高处,GDP更高……如此材料,凭当官“已年过四十矣”便尽知“官吏情伪”的,他不知?装不知还是好,他还据此出台政策,给此官加官进爵,给百姓重徭加赋呢。

雍正料理材料,人谓真出奇。细想,有甚出奇处?动点常情,写点常识嘛。千古而下皆文件治国,雍正以常识与常情而成国人从没见过的稀奇,这正是中华古国最出奇处。

跛足道人毒设宝鉴局

贾瑞之死,人人皆道首犯是王熙凤,这是意见领袖跛足道人先定的调子吧?莫非凤辣子俏丽,即是罪因,罪不可赦?流氓被抓了,流氓大叫嚷,不是因为我太****,乃是因为你漂亮。嗯,国朝素来是教学这般逻辑学的。从此君王不早朝,谁?谁谁害得君王不再早朝?马嵬坡上,先有意见领袖,一言指向杨贵妃,文武百官便一个个接着喊是杨贵妃。杨贵妃太漂亮了,害得唐明皇出不了洞房。男人****是风流,女人漂亮是罪囚。

最先是贾瑞对凤辣子起淫心的,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事故之前,凤辣子曾对贾瑞扯过媚眼,掀过裙子,倚靠门楣向贾瑞搔过首弄过姿。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凤辣子那么美丽动人,谁不想跟她有一腿?然则千年祖屋摆在那,便是你推土机要来推的理由?混账嘛。凤辣子漂亮,你想可以,没谁拦着你,而你要来骚扰她,那就别怪凤辣子自卫。你可以自慰,凤辣子更可以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