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时尚生活指南——茶道与酒文化
34415400000015

第15章 饮茶新趋势

竹几、竹椅,几把古朴的壶、几个粗实的碗,是昔日茶馆的风貌;它林立于大街小巷中,散布在乡村都市里,象征的是旧时中国人悠闲、儒雅的生活。

近一两年来,许多人又开始怀旧了,现代都市又逐渐出现“纯喝茶”的“茶楼”。当然,它和过去的茶馆仍有很大的不同。

步入现代社会,饮茶又面临改变的阶段:一是经营买卖形态走向企业化;一是小袋茶及茶精的出现,将饮茶再度革命。

工业社会的规格化及制度化,是促成前一项改变的因素,所带来的紧张及对时间的争取促成了后一项的改变。稳定的品质、统一的规恪,是消费者在尝试过不稳定、不统一的产品后所要求的必然形象。尽管现代的喝茶,不必呼童唤仆、传薪备水,只要电源一插,三分钟水开即可冲泡,但是快节奏的现代人仍然感觉其不够迅速,无法满足各种场合,各种角度的需要;在上班时间、在不能享受自己私有环境的情况下,就无法喝到一杯色香味俱佳的茶。最初弥补这种失望的产品,即是袋装茶。

方便的袋装茶

袋装茶的出现,让饮茶者不必担心茶叶的包装及携带,因为它是小包装,有一定的分量,多种的门味,可以让饮茶者随着自己的喜爱选择使用,它免除了壶的使用以及去渣的麻烦,自己计算时间,浓淡自由选择,把茶包丢弃后,剩下的,就是纯净的茶汤。从不执着的角度来看,它是饮茶境界的提升而不仅是对时间的争取,因为它免除了许多器物。

遗憾的是在一般观念中,对袋装茶认识不够,以为袋茶是茶的副品所做,较流行的只有红茶。殊不知今日的袋装茶不但兼具各种名色,而且材料的选用日益求精,乌龙袋装茶、铁观音袋装茶、包种袋装茶,早已行销国外,只是国内较少接受饮用而已。

茶艺馆

尽管袋装茶与茶精或许将改变饮茶形态,然而对饮茶艺术应无影响。它们的存在,对社会大众是多角度的,是可以并行的,前面两者只是提供人们繁忙时补充的便利。休闲时,传统饮茶仍有其不可动摇的地位,现代茶艺馆的成立,即是这种矛盾的统一,它所提供的便利与满足,正是现代饮茶发展的一个新气象。

总之,不管任何形态,对弘扬我国饮茶艺术来说,都是可喜的现象,因为近代国人一向忽视茶,在饮茶的统计中,中国虽产茶,但国民平均饮茶却落后于不产茶的英法美国人很多,甚至连日本人也不及。依有远见者的预测,目前茶艺的发展,不仅可以改变这项统计,更有直追唐宋盛世的趋势。

现代茶艺馆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了饮茶休闲的去处,其中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厚。人们在茶艺馆内不仅可以品茗聊天,还能欣赏久违了的茶道表演,还有些茶艺馆更准备了丰富的图书,供饮茶者阅读。现在,一种新的流行趋式正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漫延,那就是在茶艺馆中欣赏老电影或举行专门的电影赏评会。

现在的茶馆为饮茶者提供的服务更多。饮茶不仅仅是解渴、休闲,茶艺馆更成了广大爱茶者交朋结友、提升生活品味,拓展生活情趣的最佳场所。

全国各地的茶艺馆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平民区基本以简朴露天或简易的棚屋作为饮茶场,在这些地方喝茶的人基本上是以中低收入阶层为主体,所用茶也是一般的花茶、绿茶、乌龙茶……等为主,价格便宜,一杯茶价格在1—10元之间,很少有超过10元的。

笔者久居成都,这类茶园在成都极为普及,基本上每100户有1~2个茶园。工余或周末,这些中低收入的人们彼此相约叫上一杯茶围坐在一起或聊天或娱乐,一消磨就是一整天,花费亦不过3~5元,颇为经济。

这些茶园基本上无空调,夏天有风扇,冬天则需要茶客多穿衣物以求自保。在这些茶园里,可以为你准备面条、炒饭,以及瓜子、果仁、饮料与香烟,属于极为经济的消闲方式。目前大部分人都在这类茶园中打发闲暇时光。

普通人是很少去茶楼或茶艺馆的。这些茶楼大部分装修高档、功能齐全,所以普通茶客是绝不会走错地方的。

那些有经济实力、追求生活质量的人往往会选择茶楼进行商务洽谈,会见好友亲朋。这些地方冬暖夏凉,环境悠雅,不少茶楼内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或音乐曼妙,或茶艺迷人,确实是怡养性情的好去在此处,你绝对不会想起茶楼外的车水马龙,也会忘记竞争对手的虎视眈眈。在这里,你才是真正的自己,在这里,你除了品茶、放松之外,其他的任何事情都不用再去考虑了,任你自由的思绪云游太虚之中,也无人打扰你,你的茶杯空了,自有身穿民族传统服装的服务生为你添水,饿了,一个手势,就有人为你端来可口的饭菜。

另外,这些茶楼经常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怀旧电影观摩、读书沙龙、现场茶艺表演,以及古筝、琵琶的表演等等。如果你愿意,可以在茶楼的一角,坐在钢琴前面尽兴奏上一曲,一切的一切,只要你愿意,你的想法均可以在此实现。此类茶楼的价格当然不菲,绝不是普通茶客所能承受的,当然,此处的文化氛围又不是露天茶铺可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