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养好五脏不生病
34401000000058

第58章 足三里穴:补中益气,强壮全身

在胃经上,有一个著名的穴位叫足三里穴。经常按摩足三里穴,是养护我们胃气的一个好方法。古人以足三里穴强身祛病、延年益寿,可以追溯到近2000年前的东汉末年。当时的名医华佗就以足三里穴治疗“五劳羸瘦、七伤虚乏”(即身体虚弱及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200多年前,在日本住着一个百岁家庭,那时候百岁老人可稀奇了!日本首相亲自去接见那个家庭,并询问其长寿经验,他们回答说:秘诀就是每天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取穴方法

当我们把腿屈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这就是外膝眼,从外膝眼直下三寸(可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宽度即为三寸),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开一横指处就是足三里穴。

激活足三里穴的方法

可采用拇指点按、按揉或艾条灸足三里穴位的方法。

一是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每次按压要使足三里穴有针刺一样的酸胀、发热的感觉。因为小腿部皮肤较厚,力量可以适当大些。但用力时不可以憋气,否则容易引起血压上升。

二是用艾条做艾灸,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具体方法是:将艾条点燃,置于穴位上,距离大约2厘米,使温热感穿透肌肤。注意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让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适合人群

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炎、胃痛、呕吐、呃逆、便秘及亚健康人群。坚持2~3个月,就会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焕发,精力充沛。

适宜症状

一切虚损性疾病,如治疗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久患消耗性疾病等。

激活足三里穴的作用

按压法和艾灸法可选其一,持之以恒才能有效。中医认为,足三里穴具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的功效,有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宣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的作用。足三里穴能调整消化系统,使其功能更加旺盛,增加营养吸收,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因此艾灸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坚持按摩足三里穴还有通脏腑、调理脾胃、补肾强筋、防病健身、抗衰延年的作用。

极简艾灸三种手法

1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5厘米进行熏灸,使皮肤有温热感,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

2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好似麻雀啄食一样,以一上一下、一起一落的方式施灸,火头与皮肤的距离应保持在3~5厘米,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

3回旋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厘米平行往复左右方向或反复旋转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但不灼痛,灸至皮肤有红晕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