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养好五脏不生病
34401000000048

第48章 阳陵泉:防治肝胆疾病和膝痛

阳陵泉位于膝下外侧,腓骨小头前下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合穴,筋之会穴。阳陵泉这个穴位名就是根据其所在部位而命名的。足少阳胆经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黄帝内经》上说:“胆病者,其寒热者,取阳陵泉”,“筋急,阳陵泉主之。”所以,阳陵泉穴可用来治疗肝胆疾病,还可治疗膝痛。

阳陵泉穴的取穴方法

采用仰卧位或侧卧位取穴,仰卧时下肢微屈,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取穴。这种方法取穴让人感到舒适,并容易引起经气,得气快,感传好。

阳陵泉穴是防治胆囊炎、胆结石的“高手”

《黄帝内经》上说:“合治内腑”,“邪在腑,取之合。”胆附于肝,内藏胆汁,肝与胆互为表里,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肝胆多同病。

由于胆囊炎或胆结石引起的右上腹部剧烈绞痛者,可自己用点压法止痛。方法为: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小头附近寻找压痛敏感点,此点多在阳陵泉穴上。此时用大拇指点揉按压此穴,力度要适中,让穴位得气,即产生酸胀感,并持续按揉2分钟以上。

艾灸阳陵泉穴防治膝痛

《难经·四十五难》云:“筋会阳陵泉”。阳陵泉是筋之会穴,为筋气汇集之处,有舒筋壮筋之效,是治疗下肢筋病要穴。

中老年人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造成膝关节局部的疼痛、麻木、肿胀,一到阴雨天,病情就变得严重起来,而艾灸阳陵泉穴可以很好地改善膝痛,消除肿胀。具体操作方法是:取艾条或清艾条一根,点燃后距离疼痛侧穴位皮肤2~3厘米施灸,施灸中艾条要上下或左右移动,以免烫伤皮肤。灸至阳陵泉穴位局部有温热感为止,每天灸2~3次。值得注意的是,膝关节局部灼热红肿、不能碰触的患者忌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