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青春映沃土
34257900000027

第27章 我的乡村我的青春

林仁淳长乐市鹤上镇东平村2010年村官。

我已上路,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题记

一年前,带着知识,带着梦想,我来到了基层,扎根了农村,成了鹤上镇东平村一名光荣的大学生村官。这里没有驰骋沙场捍卫家园的气势磅礴,没有城市繁华街道的灯红酒绿,也没有幕布梯台的星光璀璨,但这里青山环绕,绿水荡漾,人情和谐,民风淳朴。乡村虽小,舞台却很大,从初至工作岗位的陌生,到如今融入基层的熟稔,我的激情在农村里绽放,我的人生在基层中书写。

充实

农村的工作繁琐简单,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学问。到村任职后,我始终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一是立足党建、创先争优。日常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党务相关工作,定期组织党员“三会一课”、开展党组织生活、党员服务、远程教育、扶贫帮困等。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更将此视为自己学习和提高的契机,从制订工作方案到集中学习、群众座谈等等,我都认真参与其中。同时积极配合村两委推行“168”党建机制、“12580”党员服务工作模式、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协助村两委率先设立便民服务“A、B岗”工作制度,有效的提升服务效能。在开展无职党员联系两个家庭工作中,我主动与村两委入户走访,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在了解民情之后,认真组织探讨,将充分发挥无职党员个人才干与群众需求相结合,有效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全村党员的团结奉献下,2011年5月东平村获得了福州市、长乐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

二是全面参与、综合提高。适应了基层工作节奏后,我主动协助开展起村里各个方面的工作,以党务工作为起点,全面熟悉掌握村里的各项工作;以档案管理为依托,深入了解本村的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以典型示范为载体,展现东平村的新面貌;以远程服务为契机,服务广大村民,密切联系,加深了解。村党支部、村委会任命我为综治协管员兼治保主任,过去东平村在综治维稳方面的工作相对滞后,重任在身,面对挑战,我不曾怠慢,了解综治的相关业务后,我悉心归类各种相关材料,认真登记造册,总结汇报。目前,我村已有综治类簿册12本,治安类簿册12本。要真正提升村里的治安维稳水平,做好内页资料只是基础,重在宣传,更重在保卫。在村党支部书记的支持下,我组织护村巡逻队,每月开展走访,掌握流动人口及本村村民家居平安情况,并且不定期地参与夜间巡逻检查,提高巡逻队员的工作积极性。2011年3月,东平村获得了长乐市“平安先行村”的荣誉称号,这于我而言,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鞭策。此外,我还参与了关工委、计生、清洁家园、人大换届、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等一系列工作,切切实实地提高自己应对农村繁杂工作的能力与水平。

三是发挥所长、打造亮点。东平村位于长乐市鹤上镇旒山片,南向文武砂,东与漳港毗邻,耕地面积达1012亩,土壤肥沃,种植条件良好。但由于村里的轻壮劳动力大多在外务工,优越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认识到这一问题,村两委多次召开两委、党员座谈会,寻路子、找突破,我也发挥自我专业特长,通过网络等资源收集信息、公布信息。在多方努力下,我们联系到了一些农民企业家,他们得知我们有如此优越的条件,非常愿意到我们村投资。我收集材料,积极协助两委与企业家沟通交流,经过多次洽谈,2011年6月平村联丰农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了。合作社通过运用设施栽培、穴盘育苗、微喷滴灌等高新技术,冬春季规模种植辣椒、番茄、茄子、黄瓜等高产优质的无公害蔬菜品种。合作社的成立不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也为我村滞留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同时也提高了租地农民的收入,可谓“一举三得”,看着果实挂满枝头,颗颗饱满、娇嫩可人,作为东平人,我倍感欣慰。

“大学生村官实践基地”在东平的落成,成为东平村的另一大亮点。在得知有意成为“村官”的在校大学生将组成实践队伍来到东平村,我有些紧张,为了准备好介绍材料,我利用周末时间,细致的总结东平村的各方面材料。大学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让有意成为“村官”的大学生了解基层、深入基层,将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传承我们的星火,我认为这也是当下大学生的一份责任,一种使命。

日常工作的忙碌和众多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让我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份工作较之他人有着更丰富的色彩和充实的喜悦。

收获

工作以来,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深感压力,茫然失措,但每次想起温家宝总理曾说过的“我有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我都暗自告诉自己:选择了大学生村官这条路,就要坚定梦想,无论多么艰难都要一往无前。也正是这样逐步调整着自己的心态,我才得以拥有这番收获。

一是在琐碎中拓宽了视野。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农村的事务却是繁杂琐碎的,特别是创建工作和上级检查任务较多,且很多都是文字和一些程序性的工作,久了难免让人心生倦怠,失去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参加工作以来,我谨记不以事小而不为、不以事杂而乱为、不以事难而畏为,在平常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努力做到平凡不平庸、平静中思进。

二是在困难中磨练了意志。对于在城市中长大的我来说,农村生活无疑是陌生的。虽然此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真正开始工作,还是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对村情的不了解,因为不熟悉福州话导致与村民沟通存在的距离感等等,这些都曾让我心生挫败。工作中的困难无所不在,不退缩,不放弃,就必定有解决的办法和出路。为了尽快融入,我更加努力地学习,学习福州话,学习农村干部的工作方法,学习与村民交流沟通的方式。逐渐地,我发现了农村工作的乐趣,渐入佳境,也获得了村委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与赞赏。

三是在交流中增长了见识。作为长乐市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很荣幸地参加了2010年福建省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老师们声情并茂的授课,让我深入地学习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了解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数字福建、“十二五”需求结构转变与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省情知识,全方位提高了水平,掌握到了更好的基层工作经验,努力学习如何做好村官,与同期的村官同窗们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也增强团结协作能力。通过为期10天的学习培训,我学到了更好地在农村服务的知识方法经验,增强团结协作能力,也坚定了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决心和信心。

一年多的工作,收获的不仅仅是工作经验,更多的是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体现。

成长

生活历练人情,工作历练人心。小小的村委会,呈现给我的是与象牙塔内截然不同的人生百态,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是找准定位,增强责任感。作为村书记助理,在农村工作中要服从村主要领导的领导、指挥,在服务和参与管理的具体过程中,又要注重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毛主席说过,要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我们虽然上过大学,受过高等教育,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广大群众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我们作为“大学生村官”,要诚心诚意地向群众学习,特别是向有经验的老党员、老干部学习,把自己融入到群众中去,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有所成就。首先,当好村情民意的调查员。深入调查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情况,了解农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怨,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农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当好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在农村,涉及农民利益的政策法规很多,例如惠民富民政策,计划生育政策,土地山林、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还有关于婚姻家庭方面的政策法规,村民委员会的组织法、选举法,等等。农民群众可能不了解,或者说了解得不全面,我们就要积极主动地宣传、解说,确保党在农村的各方面政策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再次,当好农民群众的服务员。群众比较关心的几大热点问题当属“新农合”、低保、义务教育及涉法涉诉等,我们大学生村官应该主动为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通过帮助群众解决这些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与广大基层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我们的工作也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是提升水平,增强紧迫感。我们要融入基层,适应农村工作,关键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开展基层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首先,加强学习、完善自我。要自觉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一种修养、一种习惯,不断深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策理论水平。要虚心向周围的同志学习、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从他们身上汲取宝贵经验和方法智慧,逐渐转化为自己对工作的领悟和感觉。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能力,掌握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增加才干,增强胆识。其次,保持激情、挑战自我。要有一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雄心壮志,把困难看成锻炼自己的机遇,制订战胜困难的对策和措施,凭借顽强的毅力奋力拼搏。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科学的态度,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我们的工作在坚持中创新,在总结中提高。再次,坚定信念,实现自我。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唯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们要坚定扎实基层、服务农村的信念,脚踏实地,专情于事,努力在服务农村、奉献农村中磨炼自我、超越自我。要有坚定的志向,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安安心心做好本职工作。要有无畏的勇气,勇于在艰苦的环境中锤炼人生,历练心志,在磨炼的过程中走向出色,走向成熟。

大学生村官于我,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更是一份神圣的职责与凝重的嘱托。回首一年的“村官”工作,期间夹杂着酸甜苦乐,夹杂着纷繁复杂,但也正是它,给予了我无比澎湃的动力和清晰的人生坐标。这条前行的路上,我总能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温暖,这种力量来自农村,这种温暖来自农民。放歌田野,就让我的青春在农村这片土地上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