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竞技重生之篮球鬼才
3391800000004

第4章 伙食标准即地位 下

PS:谁能够告诉为什么芭特尔也要hx,同时求一下推荐。

刘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杭州土著,从太爷爷的太爷爷那代起就是杭州府下的某个村的村民,随着时代变迁终于出2个能够走出杭州某地范围的人物,这一走就是大江南北都跑了个遍。

一个是刘斌的亲爷爷,另一个就是刘斌亲爷爷的哥哥,2个人都是爹妈死的早。

刘斌的爷爷没有继承祖宗留下的四亩地,从小就被送进城跟着一个铁匠学打铁后去了一家机械厂当学徒应该属于中国最早期的工人阶级。

刘斌的大爷好赌,好吃懒做继承祖业后,没过几年这几亩地就被他给败光了,为了生存下去,人也光棍就直接参了兵。

民国时期那就一部军阀史,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就算能够安稳几年到头来还要被北边的某小岛国侵略。

抗日战争时期,刘斌的爷爷机缘巧合之下鬼使神差的跟着某地下党干起革命,成了一名为这个地下党制造手榴弹的兵工厂员工。

搁爷爷的回忆看,那年头有腕饭吃就算不错了,货币贬值的厉害,一个馒头都要几万块的民国纸币,只有黄金和银大洋才是硬通货,像地下党这样按时发几个工资,没工资也会发实实在在米粮的公司不好找啊!从爷爷每次的回忆中,刘斌无不听出那一丝得意。看爷爷的觉悟多高,我们家一定要跟着党走,只有党才能够带着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从杭州出发走到延安,从延安出发走向北京,从北京出发走向戈壁滩,从戈壁滩回到故里。

手榴弹,土地雷,56式自动步枪,63式自动步枪,爷爷是一名共和国兵工厂里的基层兵,熬资历熬成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处级干部。

而刘斌的大爷跟着蒋委员长跑到了台湾,改革开放后成了第一批来大陆淘金的台商。

改革开放,出生于1988年刘斌没有感受到多大浪潮和冲击,就算有冲击那时候刘斌都还没有断奶呢,这就是一个在普通兵工厂大院长大,同时受着外来文化熏陶的小孩。

有一个因为个子高,曾被八一篮球队相中在八一青年队呆过几年没打上一队改行练跳远的老爸,改行后进过几次全国性田径比赛的跳远决赛,没进过国家队,没参加一次世界比赛,甚至没比过全运会,自然就不能在八一体工大队拿到等同于副师级的运动员待遇,退役后安排回省进入一家县级体校当基层教练,现为这家县级体校的校长。

看起来混的还不错哦,如果不和那位最后混成经济特区纪委书记的周林同志比的话。要知道周林同志可是和刘斌老爸同一批八一男篮青年队的球员,虽然周林当时是八一青年队的队长,但拜托也不能差怎么远吧,如果不属于同一期还好点。

刘斌老爸和刘斌老妈在家里吵架的时候,刘斌那位在杭州第N中学执教的老妈就会用这件事情来讽刺老爸的无能。

斌者,文武全才也。

刘斌在武这方面自不用多说,继承老爸那彪悍的国家一级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从小就属于鹤立鸡群的人物,不到16岁就有185的身高,拿过多项省市校际运动会的跳远,跳高冠军,轻轻松松的申请了一个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证书。

不过在文的方面就一塌糊涂了,语文数学勉强及格,英语,自然科学,社会这三门课加起来都不超过100分。

这样的成绩压根就不能进杭州的重点高中,当时的大学还没有体育特长生扩招的趋势,就算是体育特长生也需要一定高考分数作为基础,对于那些以大学升学率为中心的重点高中来说自然要先保证文化课程更好的学生,综合性的重点高中可不是那些国家教育部门给予特殊照顾的外国语学校。没办法,龙有龙道,鼠有鼠道,虽不能称龙但也不能与鼠辈为伍,那就改行走另外一道。直接练体育算了,反正有他老爸这个早期作弊器。

刘父在体育部门意.淫多年,什么道道不知道?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刘斌怎么一个家庭条件算不错,而且杭州城也是共和国最发达的几个城市之一,干什么不好非要干体育?练体育累不说,就说那恐怖的淘汰率和退役后的一些保障问题就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了。

那是因为这些人不懂,对于共和国体育系统来说,练乒乓球自然属于最好的选择,因为体育系统的大官基本出自乒乓球系统,你也不去看看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的名单,倒数第22位大能是谁。乒乓球项目从建国后建立起来的国内国外关系是很多项目无法比拟的,这就是底蕴,不要小看这种底蕴。80后,90后的小孩不怎么喜欢看乒乓球比赛,不代表在这之前出生的国人不喜欢打乒乓球,不喜欢看乒乓球比赛。

你可以不喜欢看乒乓球,但那些名字你是否能够耳熟能详?比如课本上记载的容国团,比如打球时候喜欢喊叫的邓亚萍等等。

就算你在中国打不出去名堂,也可以出去代表其他国家打比赛啊,乒乓球队不是一直都在那样干吗?输出教练,输出球员。

其次是羽毛球和篮球。

没错!是羽毛球和篮球,不是跳水或者体操。

跳水和体操那是从小就开始摧残人的项目,不管是国内和国外要想练好这2项运动,很小的时候就必须接受非常非常严苛的身体拉伸训练,容易受伤不说,还会对身高成长造成一定负面作用。

羽毛球和篮球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体制内的一些单位特别喜欢用身高取人。

警察和消防系统就非常喜欢招收那些身体健康的退役篮球运动员,甚至有些单位都直接要求有篮球特长。要知道在一个体制内,都是可以流通的,只要你有编制。

对,就是编制,只要你有体制内的编制。那么革命就不分高低贵贱,而没有编制的人想进来就必须通过非常严苛的考试。

有了编制后的工作调动就需要靠你自身的能力以及非常重要的人脉关系了。

考试能进来,采用其他方式自然能够进来。

参兵去部队或者练体育。

孩子怎么能够走的更好总是父母关心的,而父母的手段大多数来源于本身从事的职业范围和自身的人际关系出发。

很多运动员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续从事体育事业,因为真的太苦,那是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改行或者自己的小孩本身就对体育没兴趣亦或者他们的小孩运动天赋还不够保障他们走的更远。

换到刘斌身上,他文化课成绩很差,但他的运动天赋真的非常不错。他的父母一个属于教育系统,一个属于体育部门的教育系统,从教育出发把刘斌培养成一个出色运动员的成功率高一点?还是让他认真读书考上一个好大学然后出来找一份体面工作的成功率高一点?且刘斌这小子好像一股脑就想打篮球,走体育这方面的路子。

现在职业联赛也发展的比较好,又不是没有路子,何不就让他走走看,走不出来就去考体院教育系,出来后当个体育老师好像也不错,踏踏实实的,人不要学坏,努力上进,娶一个贤惠的老婆,平平安安不就是大部分父母对自家儿子的最务实的期待吗?

在这份务实的期待之上必然会有一份幻想,打的好有可能像姚明一样打上NBA,一年赚上个千万美刀,在美帝哪里买上几套房子。

小孩不可能长到姚明怎么高,打外线和那些老黑好像差得蛮远的,那么就中庸一点能够打上CBA,代表省队打全运会解决编制问题,甚至打上国家队为国争光(在体育局中有编制的CBA球员在球队里固定工资方面一般都比不过那些从大学出来有实力的自由球员或者台湾球员。因为受制于体制的约束,你在享受在体制内带给你的福利和保障的同时,你就需要付出作为体制内球员的义务。这不是作为自由人和企业之间签署的雇佣合同关系。你有编制就等于你是这个地区,这个省市,这个国家的运动员,你已经不属于你个人了,你是国家财产的一部分,你是用纳税人的钱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所以不属于自由人。用韩国人的话说:您可是属于国民的运动员啊,奥坝!)。

有优势不去利用就是王八蛋。

在刘斌决定进入体育系统的时候曾经很无耻的希望把年龄改小三岁,因为这是这个系统的惯例,改小年龄可以参加更多比赛,可以获得更多训练资源,何况大家都改,你不改你傻啊?

可惜,他非常悲催的改不了和北京以及上海的土著一样,杭州这地方的公安系统在户口登记上还是比较很严格的,应该说上户口的时间会比较早,不容易作假,除非在你出生的时候改了医院的出生证明然后把你隐瞒个三年然后再抱着三岁的你走到登记户口的警察阿姨面前说你才刚出生或者你不要杭州户口去其他地方登记上户口本。

所以很多出生在大城市的球员,在身份证上还是保持真实年龄的。如果赛事加强管理,必须出示二代身份证件进行登记,有些球员的年龄一下子就会曝光。

想改的话就需要更上面的国家机关和当地的公安机关进行沟通才有可能一次性把法理依据都改个变。

怎么麻烦干嘛要改户口本上的年龄呢?反正国内甚至世界上的青年比赛只需要所在地区和所在国的篮协出具一定程度的年龄证明就行了,不需要你把身份证拿出来登记。

但对于一个立志向更高层次比赛迈进和拥有远大抱负的球员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错误,你希望让自己的人生出现一个巨大污点吗?这对自身形象是一种很严重的伤害,看起来不大的一件事情,有可能会影响到很多人对你的观感以及对你实力的一种判断和评价。

如果这是一个懵懵懂懂被拉进门然后习惯了被人当牵线木偶一样摆布的人或者就会无所谓,但对于一个很有心计或者心理年龄已经成熟的人来说,这是不被允许的。

既然了解和想清楚这件事情的得失,就不要犯傻了好不好。

“任何人都需要诚实,不是吗?”{尼玛的,真无耻!知道改起来麻烦而且还掩饰不了,就换了另外一幅嘴脸}。

奸,私也。盗也。

刘斌其人甚为狡猾也。

在中国篮坛,早期的起步有时候很简单,你有天赋,比如你是篮球世家的那么你就别接触篮球的时间早,而且篮球有时候的确很讲究天赋,继承天赋的你,自然就比别的小孩起点更早。同时你的父母辈关系可以让你很轻松接触这个层面的人和事务,你将得到更大程度的人际关系网,更轻松的获取训练资源。

因为刘斌的父亲是某县级市体校的校长,所以当刘斌进到他领导的体校篮球队的时候,自然将得到篮球队教练的特殊照顾。

很顺利的打上球队主力,很顺利的获取球队核心地位,很顺利的获得推荐进入省青年队。靠着自身扮演着很听话的样子,靠着自身的篮球天赋(更多是一种球场上早熟的阅读能力),再加上父亲的一些运作,很顺利的获得属于刘斌自己的一个早期编制。

刘斌,男,工作单位:浙江省体工大队清洁部(属事业单位编制),是现在球队里能够拿到事业单位编制的三名青年队球员之一,其中另外2名球员已确定上调一队,这2个球员如果能够在一队坚持个两三年就可以正式获得体育局给予的比较正规的运动员编制了。

刘斌获取这个编制的时间只花了半年时间,自然和那些各大体育局抢着要的天才球员比是比不了的。这样刘斌不仅能够领到一份青年队的训练补贴和青年队合同内的1500元月工资,每月还能够领到同照清洁部初级员工的1000工资和一些福利待遇。

这样********就已经开始计算“革命”工龄的刘斌,2份工资加上训练补贴,月入3000,就成了现青年队里的大户。

这些还不是真正能够让其他队友羡慕的,真正让人羡慕的是刘斌现在的伙食标准。

一般运动队分为一类灶,二类灶和三类灶。

一类灶每人每天45元;二类灶每人每天30元;三类灶每人每天25元。

伙食标准的不同不仅体现在这些简单的数字上,还体现在这个人的球队地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