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217

第217章 火箭的由来

火箭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北宋时期,岳义方、冯继升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火药为动力的飞行兵器——火箭。这种火箭由箭身、药筒组成,药筒用竹、厚纸制成,内充火药,前端封死,后端引出导火绳,点燃后,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反作用力把箭身向前推进,在飞行中杀伤敌人。12世纪中叶,原始的火箭经过改进后,被广泛地应用于战争。如1161年宋军在与金兵的“采石之战”中所使用的“霹雳炮”,其实就是一种火箭类兵器。而当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行的能高飞的“火流星”(亦称“起火”),实际就是世界上第一种观赏性火箭。

中国古代还曾有过火箭载人飞行的尝试。据史书记载,14世纪末,明朝一个名叫万户的人坐在装有47个火箭的椅子上,手持一个大风筝,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实现飞行的梦想,结果火箭发生了爆炸。但万户仍被公认是尝试利用火箭飞行的世界第一人。为了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以万户的名字命名。

欧洲人最早使用火箭类兵器,是在1379年意大利的帕多亚战争中。近代将火箭用于战争始于英国人康格列夫。1807年,英军围攻丹麦的哥本哈根,发射了康格列夫制造的火箭,烧毁了城内的大部分建筑,将半个城市夷为平地。

我们现在所称的“火箭”,是指一种自身既带有燃料,又带有助燃用的氧化剂,用火箭发动机做动力装置,可在大气层内飞行,也可在没有空气的大气层外的太空飞行的飞行器。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尽管现代火箭比古代火箭不知要先进多少倍,但它们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现代火箭作为一种高速飞行器,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在现代火箭的头部装上炸药或弹头,就变成一种武器;如果在它的头部装上各种科学探测仪器,就成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