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万事由来大全
33584200000123

第123章 海洋的由来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海水总量为13.38亿立方千米)。那么,一望无垠、深不可测的海水都是从哪里来的呢?海洋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对这些问题,科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有一种观点认为,大约在46亿年前,云状宇宙微粒和气态物质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地球。原始的地球,既无大气,也无海洋,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在地球形成后的最初几亿年里,由于地壳较薄,加上小天体不断轰击地球表面,地幔里的熔融岩浆易于上涌喷出,因此,那时的地球到处是一片火海。随同岩浆喷出的还有大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这些气体上升到空中将地球笼罩起来,水蒸气形成云层,产生降雨。经过很长时间的降雨,在原始地壳低洼处,水越积越多,形成了最原始的海洋。原始的海洋海水不多,约为今天海水量的1/10.另外,原始海洋的海水只是略带咸味,后来盐分才逐渐增多。随着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以及地质历史的沧桑巨变,原始的海洋才逐渐演化为如今的海洋。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地球上的水,至少是大部分水,不是地球所固有的,而是撞入地球的彗星带来的。美国的一些科学家从人造卫星发回的数千张地球大气紫外辐射照片中发现,在圆盘状的地球图像上总有一些小黑斑,每个小黑斑大约存在二三分钟,面积约有2000平方千米。经过仔细分析,他们认为这些斑点是一些由冰块组成的小彗星冲入地球大气层造成的,这种陨冰因摩擦生热转化成水蒸气。通过这些照片还可估算出每分钟约有20颗这种小彗星进入地球,若其平均直径为10米,则每分钟就有1000立方米水进入地球,一年即可达到0.5立方千米左右。据此可以推算出这样一个结果:自地球形成至今的46亿年中,有23亿立方千米的彗星水进入地球。这个数字显然大大超过现有的海水总量,因此这种观点的科学性值得怀疑。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水是地球固有的,当地球从原始太阳星云中凝聚出来时,便带有大量的水。起初它们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矿物和岩石之中。之后,随着地球的不断演化、轻重物质的分离,它们逐渐从矿物、岩石中释放出来,成为海水的来源。

目前,关于海洋形成之因,众说纷纭,意见不一,这个问题,大概只有在解决了太阳系起源、地球起源等一系列问题之后,才能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