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皇甫人文
33542700000017

第17章 文化生活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皇甫村的文化活动是很丰富的,也是很活跃的。

七月十二的圣母会以及逢年过节的进香活动,前面己有所涉及,而且五个村子都搞。这里主要叙述除此而外的其它文化活动。

皇甫村的秦腔自乐班曾经非常活跃,这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以前是以东西二堡子为主,两相对阵,互不服输。最激烈的时候,大都发生在七月十二的圣母会上。为了压倒对方往往不惜花钱从外地聘请名家参与。兴平的李二、周至的大麻子,他们都是皇甫人非常熟悉的老把式。每每遇到这种情况,看戏的人流忽儿倒向这边,一会儿对方换了把式,人流又倒向那边。成千上万的人流来回涌动,把整个庙会闹得热火朝天。

跑竹马是皇甫的又一种主要文化活动。东西二堡子都会跑,但以西堡子的竹马跑得最好,也最有名气。跑竹马活动一般都是晚上进行,场地很大,周围栽好多木桩,再横绑上木椽,把场地围成一个大圆圈,一边留有表演者进出的通道。场地中央另栽一根高杆,汽灯或电灯挂在顶端,把整个场地照得明亮如昼。通道口的两边,伴奏的锣鼓队不时变换着鼓点,时而悠悠扬扬,时而慷慨激昂。周围观众密密麻麻,只要听到出场的伴奏乐调,人们情绪立即高涨,特别是后面的低个子踮起脚、把脖子伸得老长,生怕自己看不到。有人还干脆站在凳子上或马车上,看得自然更开心。

竹马活动每晚上演三场,一般连演三个晚上,共九场,场场花样各异。有趣的是每场演出前,先由仪程官跑前跑后、手挥蝇刷维护场内秩序,嘴里还不停地喊着什么。接着就是填场节目,这些节目大都由一两个人表演,内容一般都是让人发笑,有时会达到捧腹仰合的程度。

西堡子的木偶剧团、东西二村的皮影戏也曾风靡一时。到了“文化大革命”前后,东村还组建过一段大戏班子。那时候以演新戏为主,配合各种运动开展宣传活动。

皇甫村还有过耍社火的历史。

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皇甫先后有多人在县剧团(院、校)工作过,有的还当过团长或书记。为了活跃家乡群众的文化生活,他们都先后带剧团来家乡演出。他们是:

王树亭:1961前后在县剧团工作;

张杰:1963年一1968年,任县剧团书记;

吴哲:1977年一1980年,任县剧团书记;

王学敏:1990年-1994年,参与县剧团的整顿工作,后留团并任书记职务;

吴富勤:1985-1995年间,任县剧院经理兼县戏校校长;吴培生:现任咸阳505大学艺术学校校长。

近几年,各自然村群众性的秧歌锣鼓队活动方兴未艾。加之联村搞的秦腔演唱活动,又给皇甫村的文化活动增添了新的亮点,也体现了致富奔小康的皇甫人民新的精神风貌。

2005年正月初八的焰火晚会持续了半个多钟头。“火树银花”把皇甫人民的精神风貌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皇西村的王战昌是致富的又一新秀,致富不忘家乡。2005年他利用四月初三春会,给家乡公演了一场大戏、还放了焰火,这既活跃了家乡的文化生活,又为自己的肥料产品做了广告宣传。

自从张俊海和吴涛捐资修建了“皇甫文化教育广场”和戏楼之后,皇甫村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更加活跃,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

武功县文体事业局把皇甫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示范站”,县老协也把皇甫村评为“先进基层老年协会”。县文化馆还多次派人为皇甫群众教跳健美操、舞蹈;县农牧局和科技协会也多次派专家举办农业科技讲座。去年,县老年健身展示活动在我们皇甫举办了一次全县性的大型演出,省文联组织了送文化下乡活动也赴皇甫演出,所有这些都极大地开阔了群众的眼界,活跃了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鼓舞了群众参加业余文化活动和学习先进农科技术的积极性。文化站利用逢年过节和三次古庙会,多次组织群众举办文娱演唱活动和书画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起到了宣传和教育群众的作用,也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与表扬。

总之,皇甫村是个大村大社,各类人才都有,不管组织什么文化活动,只要有人号召,应者便会云集,显得非常容易。

田间地头唱乱弹

在田间炕头欣赏秦腔清唱,实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皇甫人把这种不带任何乐器伴奏的秦腔独唱称之为干桄桄。

魏贵德的拿手戏是《走雪》,他在田间劳动时,常常一个人唱。他既当老曹夫,又唱曹玉莲,他嗓音洪亮,字正腔圆,做情也非常细,常常把地里劳动的人听得如痴如迷。

吴培祥的《三娘教子》也比较出名,扮三娘,他音质冈润,声情并茂,感情逼真,催人泪下;演老薛宝情真意浓,让人揪心;他演乙歌天真活泼,淘气而且可爱。

西堡子有个五箱主,是该村木偶剧团的团长,他算得上生丑净旦的全把式,往往一台戏中,他同时扮演几个角色。人们在田间劳动时也常常能听到他的干桄桄乱弹。

吴兴华父子俩都十分喜爱秦腔,他们常常是吃完饭便以碗代鼓,筷子就是鼓棰。随着有节奏的敲打,《放饭》或《三击掌》便在灶房饭桌或炕头上开始了。有时晚饭后,包只便是银幕,皮影戏也就开场了,为了这事兴华的母亲常常被逗得哭笑不得。

吴建珍爱唱旦角,他的拿手唱段是《二进宫》里的“国母不必加忧愁”那几句,只要他在火神庙台上一开腔,附近的姑娘娃立刻就会跑出来看热闹。

像上面这些情况,各村都有其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受环境的影响,各村不少小孩,只要天一下雨,便很自然地聚在一起,脱掉上衣做娃娃,十八扯也就开始了。

龙年笔墨盛事

公元2000年是个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千年逢龙,喜庆之兆,故也称千禧之年。

利用正月初九灯笼会的机会,《龙年书法大赛》在皇甫中心小学门前拉开帷幕。

“龙年书法大赛”的巨幅横额,高挂在学校的门柱上,两边的对联是:贺千喜皇甫学子挥毫书壮志,迎龙春家乡墨友舞笔播文明。借机参展的书法作品挂满了两边的八字墙,在阳光映照和春风的舞动下,大有墨舞笔飞之感。

十点多钟,现场书法比赛开始:各张桌子前,均有即兴挥毫的英姿。他们中间有农民、职工、干部,也有中小学学生和女同志。其中年龄最大的八十多岁、最小的十岁。咸阳书法协会会员、此次活动的发起人吴希贤巨笔写“龙”字的场面,把比赛推向高潮。只见他运笔有神,斗大的“龙”字,一笔挥成,且刚柔并用,柔中见刚,似动似腾,栩栩如生,围观群众不时报以掌声。县电视台前来采访的记者,抢下了这个镜头,并向全县报道了这次活动的盛况。

皇甫村是个久负盛名的大村大社,各种人才荟萃,利用千禧之年书龙书志,以振雄风村威,这正是全体村民团结拼搏,共同奔小康的豪情所在。

皇甫人的字与画

皇甫人杰地灵,各类人才应有尽有。如吴德印、张兆瑞、王作梅、王作竹等人的毛笔字尽人皆知;吴自兴和王志道等人不仅毛笔字写得好,而且作画的功底也不浅。

现代人中,如张孝慈、吴远光、吴西贤、王元哲、梁为虎、魏鹏程等,算得上是皇甫新一代书画之秀,尤其是吴远光的字,自成一家,在整个武功县都是屈指可数的。

下面选登的几幅字画,均出自皇甫学子之手。

我为中心编节目

位于皇甫小学门前的文化教育中心戏楼和水泥广场建成以后,先后有省文化下乡队、县老协重阳节健身展示活动来皇甫演出;县科分院院长李立科、县科协和农牧局的科技人员多次来皇甫对群众进行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县文化馆健美舞教练队也多次来皇甫给爱好者传艺,加上我们中心组织的多次文娱演唱活动,皇甫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活动热潮。

大好形势带来的效应是:自编自演新节目,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群众一时形成风气。如王元哲和宋凤琴排演的“逛皇甫”,吴培峰编的“新看女”等,群众都比较喜欢。

下面的几个节目是我编的。除了《婆媳情》和《酒色财气劝世人》之外,其余几个小节目均与观众见过面。

《婆媳情》(秦腔短剧)

人物:婆婆媳妇

时间:20世纪50年代初

地点:皇中村

事件:农历四月底,媳妇借家里人午休把家里新蒸的青稞面馍包了几个,想送给娘家妈,不料被家里人发现,媳妇羞愧难当,整天闷在房子怕见人。婆婆怕媳妇钻牛角,借夜深人静唤媳妇作开导。婆媳情尽在其中。

婆婆唱:媳妇今日做错事闷闷不乐在房中怕她思想不开窍唤进前来讲比方坐白:老身王门司氏,今年古稀有三。只因家大人多,常常会遇到许多想不到的事情。这不家里今天刚蒸了一锅青稞面馍,媳妇包了几个想送给娘家妈,不料却被人发现,幸好被我碰上便替她承担了责任,她才下了台。尽管如此,媳妇仍觉得脸上无光,一直闷在房子怕见人。此时夜深人静,不免唤她出来开导开导。)

媳妇走来!

媳妇:哎……

正在小房胡思想

忽听婆婆唤我声

走上前来忙跪定

婆婆呀,你打、你骂

儿我不冤枉

(跪白:婆婆,都怪嫂妇一时糊涂,才做下这荒唐之事。要不是你替儿开脱,今后,我还有什么脸活在人世呢!)

婆婆:哎,儿呀!

我儿莫跪请站起(扶媳妇)

娘能理解你的心

娘家妈生你养你恩情重

堂上孝敬理应当

别说几个馒头慎

山珍海味又何妨

都怪为娘没想到

才让我儿出下策

为娘把话讲当面

千万莫要钻牛角

媳妇:婆婆哎......

婆婆一席肺腑语

句句话儿暖儿心

都怪媳妇少教养做错事大不该

婆婆不怪恩义重

替儿开导更难得

猛想起柳氏“看女”这出戏

嫌媳爱女酿事端

还是婆婆心良善

女儿媳妇都一般

今曰这事虽小关系大

教育深刻永难忘

常言道“浪子回头金不换”

儿要学“结草街环”报娘恩

一曰三餐送茶胜

冬暖夏清在床前

缝补浆洗儿全做

有病求医把药煎

婆婆:难得媳妇孝心起

句句话儿暖三春

婆媳(合唱):婆媳齐心理家务

和气生财传家风

媳妇:婆婆晚安

婆婆:我儿回房歇息去吧

字歌(快板)

说一个心道一个心人人都有一颗心

父母也有一颗心儿女有病更疼心

儿女上学要操心儿行千里母担心

多数儿女有良心此等儿女有孝心

有些儿女丧良心还有那些狼子心

老人说话他烦心赡养老人生怨心

老人有病不关心父母临终疼烂心

羊羔跪乳赤子心不如草牧太负心

奉劝世人存道心这里讲的都是心

这里专门说的心为尽孝不一心

生儿育女费尽心待到康乐才开心

望子成龙更切心祸福牵动父母心

四时八节都关心安慰父母一片心

顶撞打骂蝎蜇心赶门在外分了心

看见老人起歹心轮流经管冷人心

轻养厚葬枉费心踩足捶胸太悔心

结草衔环:恩心枉在阳世长人心

报答父母献真心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者之歌淡(诗朗诵)

奉献,这是时代的呼唤

它是一种精神

一种境界

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义举

面对奉献

有人漠然置之

有人嘲笑讥讽

更有人说它是大傻瓜的行为

张俊海同志却不同

他致富不忘家乡

不忘教育

更没有忘记因灾而致贫的同胞兄妹

在他的启示下多少人有了真才实学

学着带头人的榜样

正为三秦大地绘制美好的明天

在他的领导下

多少人手持瓦刀灰板

把一座座高楼大厦

锒嵌在现代化的都市乡村

在他的带领下

多少有出息的乡党朋友

终于摆脱了贫穷落后

住进了高楼洋房

在他的感召下

多少人慷慨解囊

把钱物送给那些更需要的人群和事业

张俊海同志既是榜样

又是力量

榜样的力量

永远无穷无尽

我要赞扬我要评说

那些见财弃义

甚至连地球都想呑进肚腹的人

在张俊海同志的面前

你到底有多少分量

同样都是人

张俊海奉献了何止百万

有些人却非法占有

数万、数十万还嫌不够

相比之下

张俊海同志在天上

非法聚财的人

你只能在地下

张俊海同志的奉献义举

是一种时代精神

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

更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品格

即使再过几十年

我们这些人都已见了上帝

正像一位诗人所说的那样

奉献者将永远活着

色财气劝世人(弦板腔)

众位乡亲大家好闲了无事来这里

老人爱听秦腔戏还有锣鼓秧歌队

开心生活能延年今天高台有主题

醇酒本是五谷精有人饮酒爱贪杯

醉酒若还闯下祸见色不迷真君子

人人都有姐和妹有人遭下作孽事

金钱本是宝中宝酗酒嫖赌走邪道

劝君施舍作奉献再说气字这个字

和气生财家业旺怨气太多伤脾胃

酒色财气四堵墙若能跳出墙圈外

人生苦短要珍惜听我把话说分明

中心活动花样多现代歌舞青年乐

各种讲座传新知快快乐乐过一生

酒色财气劝世人少饮活血益身心

醉洒失德把丑出后悔莫及毁终生

贪恋美色太缺德哪点与人不相同

儿女面前脸无光太多也会生事端

前功尽弃一旦休公益之事积阴功

它的含义更深刻平心静气养真精

怒气冲冠把肝伤人人都在里面藏

逍遥自在过心宽堂堂正正度时光

天圣母神戏,

莲花宝座在九天

肉身坐化宝玉山

上报黎民致富事

下洒甘露满人间

吾,九天圣母,

今乃吾的盛会之日,

观见此地香烟茂盛,

阴功广大,

待吾望空一参。

参拜已毕,

喜之不尽,

留诗一首:

九天圣母到凡间

愿保皇甫永平安

团结奉献踢党走

和谐幸福万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