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全方位:活到100岁的健康管理法
33190900000003

第3章 望面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因此,面部的色泽、形态等诸方面必然成为望诊的主要内容。况且,面部始终暴露在外,是最易观察的部位之一,所以面部望诊是中医临床诊断不可或缺的手段。

一、面色

1.白色:主虚、主寒

(1)白而虚浮:阳虚畏寒。

(2)淡白而消瘦:血虚、气也不足。

(3)灰白而紫:多为心脏病晚期。

2.黄色:主虚、主湿

(1)淡黄而无光泽:脾虚胃弱(消化功能低下)。

(2)痿黄而虚浮:脾虚胃弱,内有水湿(消化功能障碍)。

(3)面、目皆黄,颜色鲜明:黄疸之阳黄(黄疸性肝炎急性期)。

(4)面、目俱黄,颜色晦暗:黄疸之阴黄(慢性肝炎)。

3.红色:主热

(1)满面赤红:脏腑有热(高热)。

(2)颧部潮红:

①高血压;

②肺结核或肺炎后期;

③红斑狼疮;

④药物所致(如服用钙拮抗剂、激素等)。

(3)面色红润、面部圆胖如满月,伴有痤疮(女性有胡须)、脱发、项部肥厚:皮质增多症。

(4)颧骨下、鼻翼两侧皮肤不平滑或颜色暗红:结肠炎。

(5)下颏部皮色暗红且唇色发暗:肾虚。

(6)面颊部呈绯红色:先天性心脏病。

(7)面部呈玫瑰红色:一氧化碳中毒。

二、面部斑点

1.发际下有斑点

(1)女性激素分泌异常(妇科病);

(2)内分泌失调。

2.前额部色泽晦暗有斑点

(1)妊娠或性激素分泌失调;

(2)子宫疾病;

(3)肺结核;

(4)饮食过饱。

3.面颊部斑点

(1)肝脏疾病;

(2)更年期;

(3)肾上腺功能减退。

4.下颏部斑点

(1)白带过多;

(2)酸碱失衡、血液酸化。

5.自鬓角到下颌骨长痦子或有斑点

(1)体内有结石;

(2)肾脏有炎症。

6.太阳穴斑点

(1)甲状腺功能减退;

(2)妊娠;

(3)更年期;

(4)有过较重的心理创伤。

三、其他

1.面部表情呆板、形似面具,伴手颤震颤麻痹症(帕金森氏症)。

2.颧部或面颊部有细小红色血管

(1)动脉硬化;

(2)长期吸烟或酗酒所致的血管扩张。

3.印堂部有竖纹

(1)血脂偏高;

(2)神经衰弱。

4.前额皱纹深且多因酗酒或长期高脂饮食导致肝脏负担过重(个别人不排除脂肪肝)。

5.太阳穴静脉怒张高血压且有中风的可能性。

6.下颏部有红疙瘩且尿频尿急肾炎。

7.儿童印堂部静脉浮起

(1)体质差、易感冒;

(2)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