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全方位婴幼儿喂养全书
32987500000036

第36章 育儿专家指导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家长们也都松了一口气。有的家长还可能会把此期的宝宝送到托儿所,或请别人来看管。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此期的宝宝在生活的某个方面确实可以脱离家长了,但是日常的必要护理还是不能放松。

保证均衡营养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要注意营养的均衡与全面。随着宝宝活动量的日益增多,对各类营养的需求也明显加大。要使宝宝身体健壮、大脑发育良好,就必须摄取比较全面的营养。各种各样的营养对于宝宝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更是缺一不可。这时期的宝宝出现挑食的现象较多,多数宝宝特别不喜欢吃蔬菜。还有的宝宝不喜欢喝牛奶,或不喜欢吃肉、鱼,有的则只吃米饭等。要治疗宝宝偏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速效药,也用不着强制性地让宝宝吃那些他们非常不喜欢吃的食物,家长需要的是较长时间引导和耐心,才能帮助宝宝改掉挑食的毛病。

合理营养对宝宝的重要性

宝宝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殊性就表现在他们正处于身体、大脑的发育期,所以充足、合理的营养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1~2岁的宝宝,身体和大脑的发育速度都比0~1岁时慢,但仍然很迅速。合理的营养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劳动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基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会导致宝宝发育不正常。

专家支招纠正宝宝挑食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公共场合看到这样一些带着宝宝的父母:当宝宝表现出不喜欢某种食品时,家长并不是劝说或讲道理,而是一味地迁就;当宝宝表现出喜欢吃某一种食品时,父母就会让宝宝多吃。这些家长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会改掉这种挑食毛病。但事实并非如此。专家提醒,宝宝的过分挑食会导致某些营养的摄入不足或过量,宝宝容易生病或是过度肥胖,严重影响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父母怂恿促成宝宝挑食

专家指出,婴儿时期的宝宝只有单味觉,没有分辨复合味道的能力,此时,母亲尽量采取母乳喂养或者给宝宝喝的牛奶中不加糖,选择原汁原味的食物,这样宝宝的味觉记忆中没有口味过重的东西,长大后就不容易挑食。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挑食的现象,这与父母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此时,若家长过于怂恿就会促成宝宝吃饭挑食的坏习惯。吃自己喜爱和可口的食物是人的天性,家长一味地满足宝宝这种“天性”,就可能使宝宝得不到平衡的膳食,从而导致宝宝发生食物富足型的营养不良。

强制进食导致逆反心理

家长追着宝宝喂食的情形经常都会见到。为了宝宝能得到合理均衡的饮食,做妈妈的往往使尽浑身解数,可宝宝依然我行我素,弄得又累又急的妈妈火冒三丈,两个巴掌上去,眼泪汪汪的宝宝才把饭吃下去了。

妈妈喂宝宝吃饭的这个架势就像一场战争,专门对宝宝挑食行为进行研究的专家认为,家长用强制或粗暴的手段逼宝宝吃东西,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因为不愉快情绪不仅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而且会让宝宝产生对立情绪或恐惧心理,这种强制进食往往会增加宝宝挑食的可能性。

妙招纠正挑食行为

家长的责任是将合适的饭菜在合适的时间提供给宝宝,许多宝宝在成长期中都会有一些正常的“挑食”行为,这与他们独有的个性和个人喜好密切相关,而这类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是能够纠正的。如果宝宝挑食已经影响到正常的生长发育,那么不妨试试以下几招:

了解宝宝偏食的原因。例如,有的宝宝只吃某种食物,可以用变换花样的方法改进烹调技术,引起宝宝的食欲。

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诱导宝宝懂得吃各种食物的好处。如对男孩,家长可诱导宝宝说要好好吃饭。吃各种菜,这样可以长得快、跳得高、力气大。对女孩,家长则可以说好好吃饭,长大才能聪明和漂亮。父母对食物发表的评论和推荐很容易吸引宝宝。

注意情绪、情感作用。宝宝喜欢得到别人的赞许,可以在吃饭时适当鼓励,使其有一个良好的进食环境,促进宝宝的食欲。不要操之过急,注意方法。当宝宝不喜欢吃青菜时,家长可以采用迂回战术,借助他喜欢吃的“绿色外表”的水果入手,给他讲青菜与水果一样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