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全方位婴幼儿喂养全书
32987500000035

第35章 新妈妈喂养经

有的孩子快2岁了,仍然只爱吃流质食物,不爱吃固体食物。2岁的孩子,牙齿快出齐了,咀嚼已经不成问题了,不喜欢吃固体食物主要原因是咀嚼习惯没有养成,家长应该想办法让孩子养成咀嚼的习惯,而不能任其吃流食。

科学饮食的六大注意事项

要让宝宝健康成长,科学地安排饮食相当关键。我们从实践出发强调六大注意,供家长们参考。

注意食物的选择

不少父母习惯于用价格的高低来衡量食品的贵贱。认为食物的价格越贵,对宝宝越有益。其实价格普通的奶、蛋、肉、豆类、果、蔬及粮食,才是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研究表明,奶、蛋所含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与人类细胞组织的氨基酸很接近,消化吸收利用率也高。肉食含有丰富的铁、锌等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远远超过价格昂贵的奶油蛋糕、巧克力之类食物。所以选择食物,主要应看是否属于宝宝成长所必需,是否能够被充分吸收利用,而与市场价格无直接联系。

注意水果与蔬菜结合

由于水果口感好,所以宝宝更乐于接受,而有些家长又轻蔬重果,想用水果代替蔬菜。其实,认为水果营养优于蔬菜是错误的,水果与蔬菜各有所长,营养相差甚大,甚至蔬菜比水果对宝宝发育更有利。如苹果与青菜比较,前者含钙量只有后者的1/8,铁的含量只有1/10,胡萝卜素仅有1/25,而这些营养成分都是宝宝成长(包括智力发育)不可缺少的“黄金物质”。当然水果也有蔬菜没有的优势,故两者应结合,互相补充不可偏颇,更不能互相取代。

注意要软硬食物协调

年轻父母常担心宝宝乳牙的承受能力,总是限制或避开硬食。其实,宝宝出生后颌骨与牙龈就已发育到一定程度,足以咀嚼半固体、甚至固体食物。当乳牙萌出后,更应吃些富含纤维素、有一定硬度的食物,如水果、饼干等,以增加宝宝的咀嚼频率。通过咀嚼牵动面肌及眼肌的运动,既可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牙弓、颌骨与面骨的发育,又能健脑、美容。

注意荤、素的搭配

通常人们把动物性食物称为荤食。荤食虽然营养丰富,口感也好,但因脂肪、蛋白含量高,大都为酸性食物,故应予以限制,不能太多。尤其在给宝宝配餐时,务必做到肉菜各半,荤素相兼,如肉末菠菜、冬瓜肉丸等,才能体现平衡膳食。

注意进食时需要补水

重视进食,忽视饮水,是不少家长存在的又一喂食误区。实际上水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和体液的重要成分,一切生理和代谢活动,包括食物的消化、养分的运送、吸收,到废物的排泄都离不开水。而且年龄越小对水的需求越多,因此,在每餐之间应给宝宝补充定量的水。但注意补水不要给宝宝喝茶水、咖啡、可乐等饮品,而以白开水为宜。

注意饮食结构宝宝心理学家研究证实,食物能影响宝宝的精神发育,宝宝不健康情绪、行为的产生,常受食物结构的影响,与不合理的饮食有密切关系。如吃甜食过多者,易动、爱哭、好发脾气;饮果汁过多者,易怒,甚至好打架;吃盐过多者,反应迟钝、贪睡;缺乏某种维生素者,易孤僻、抑郁、表情淡漠;缺钙者,手脚易抽动、夜间磨牙;缺锌者,易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缺铁者,记忆力差、思维迟钝等。家长要注意观察,及时根据宝宝的情况,调整好饮食结构。

如何避免重口味食物的诱惑

宝宝刚开始接受换乳食物时,尽量提供新鲜及未调味的食物,不要让自己的习惯影响宝宝的口味。其实,原味的食物宝宝还是会接受的。

避免食用加工品。大多数加工品为了延长保存期限,会使用较多的盐、糖及其他的调味料,单独食用这些加工品时摄取量更多。当食物本身就具有较重的口味时,应酌量减少调味料的使用。使用具有特殊气味的调味料会增加食物的适口性,许多食物具有特殊的香气,像葱、香菜、八角等,在烹煮食物时可适当加入,以增加食物的香气,改善口感。

选用能减少调味料使用的材料,如番茄、凤梨等食物,可提供酸味及甜味,使口味上更具变化。清淡的口味才是最健康的。从小培养宝宝清淡的口感,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他终身受益。

多吃甜食的危害

吃糖太多会产生很多不良作用,如引起肥胖症、诱发糖尿病、促使龋齿发生等。各种甜饮料或果汁中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但天然果糖亦很高,过多地喝这些饮料后,血糖增高,宝宝的饥饿感下降,引起厌食、胃肠不适甚至腹泻。另外,糖是不含钙的酸性食物,如果吸收糖类食品过多,体液就呈中性或弱酸性。身体要恢复正常的弱碱性,就必然要消耗体内的碱性物质——钙,这就严重危害了宝宝骨骼的发育。因此,少吃糖和含糖的橘子汁等饮料,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大有好处。

要从婴幼儿期控制其吃糖量,不能让宝宝养成偏爱甜食的习惯。做到吃饭前后、睡前不吃甜食,每天进食糖量不超过每千克体重0.5克。平时多吃一些含维生素B 1的食物,如糙米、豆类、苹果、动物肝脏、瘦肉之类。

多吃咸食的危害

有人认为,盐是百味之首,让宝宝多吃些咸味菜,能调节口味,促进宝宝食欲。日常进食盐量过多,容易引起很多疾病,应该提倡低盐饮食。首先盐分摄入过多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因为高盐饮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给各种细菌、病毒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钠”与身体中的液体及血压平衡有密切的关系。当我们摄取高“钠”的饮食后,体内的细胞就会出现脱水的现象,造成高血压。盐吃得越多,患高血压的风险性就越大。此外,大量的食盐对宝宝尚未成熟的肾脏来说更是一种负担。因此,家长在给宝宝准备膳食时,一定要注意少放盐。

在给宝宝添加换乳食物时,很多父母喜欢先尝一尝,感觉一下咸淡。但这样做往往是以父母的口味来判断咸淡,很可能出现宝宝的食物过咸的情况。因为宝宝对食盐的敏感度要高于成人,当食物中食盐含量为0.25%时,成人可能感觉不到咸,而宝宝却完全可以感知到。

味觉与生俱来,舌头上的味蕾能分辨出酸、甜、苦、辣、咸。宝宝在经过五种味觉的接触与训练后,会慢慢增加接受的程度。专家指出,经常吃口味重的食物对宝宝的健康非常不利。因为如果宝宝刚开始接触的就是口味偏重的食物,则日后偏好这类食物的几率就越高,慢慢就会形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而且宝宝的口味习惯是影响一生的,如果长期摄入重口味的食物就难逃肥胖、龋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