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全方位婴幼儿喂养全书
32987500000021

第21章 育儿专家指导

9个月后是宝宝建立进餐规律的阶段,他们开始登堂入室,在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了。他们正式进入离乳期,规律的进食将会慢慢替代乳品的营养地位。经过几个月的辅食添加训练,他们可耐受的食物范围扩大了,常见的食物已不在话下。

宝宝换乳后的注意事项

换乳后如何搭配食物

宝宝换乳后要注意除了满足所需的营养外,还要遵循从流质、半流质食品到固体食品这个过程。在原换乳食物的基础上,逐渐增加食品的种类,首选质地软、易消化的食物,包括乳制品、谷类等,注意要把食物切碎、烧烂。

换乳后饮食禁忌

宝宝换乳后,饮食不能全都由谷类构成,也不能和大人吃的一样。可给宝宝吃稠粥、烂饭、面条、馄饨、包子等。副食可喂瘦肉、肝、蛋、鱼肉、豆制品、蔬菜等。开始的时候食物切成5毫米方块,然后再慢慢加大食物的体积,并且要把食物煮烂。

换乳后进食次数

换乳后的宝宝进餐分早、中、晚三餐和午前点、午后点。早餐可喂牛乳、豆浆、蛋和面包;午餐可喂烂饭、鱼肉、青菜、鸡蛋虾皮汤等;晚餐可进食瘦肉、碎菜面等;午前点可以给宝宝吃些水果;午后点可以吃饼干之类的食物。此外,尽量认真做宝宝的餐点,以促进宝宝的食欲。

宝宝饮食要注意

让膳食多样化

如果想给宝宝补充丰富的营养,就不能给宝宝添加单一的食品,因为世界上没有一种食品是能全面满足宝宝营养需要的。在喂养宝宝的时候要保证食物的多样化,既有蔬菜又有动物性的食物。多种食物合理搭配,注意比例,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偏食的宝宝免疫力会比较低,体质较弱。要保证各种营养齐全,才有利于宝宝的成长。

给宝宝选择食物

换乳期的宝宝比较容易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 2和钙、铁等矿物质。当妈妈自制的食物不能强化这些营养的时候,妈妈可以去买一些食品厂的换乳期配方食品,这些食品大多是多种营养强化的,是为了增加营养而加入了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营养强化剂的宝宝食品。购买的时候也要根据厂家、食品说明来挑选,要买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

宝宝营养不良的信号

当宝宝出现营养不良时,要及时调整宝宝的饮食搭配,此时必须满足宝宝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建议妈妈们给宝宝喂食的食物要荤素搭配。在每次的食物中建议放3种以上的菜,最好是2种荤菜,3种蔬菜。

注意蛋黄要隔日食用1个,不要吃蛋白,也不要单独吃,要放稀饭里或者米糊里。

宝宝偏食、厌食怎么办

宝宝挑食的原因

不添加换乳食物

在宝宝应该添换乳食物的关键时期没有添加,仍然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导致宝宝咀嚼能力发育缓慢,排斥需要咀嚼的食物。

随意吃零食

在非用餐的时间,任意地吃类似巧克力、蛋糕等零食。需要注意的是要适当地给宝宝吃零食,多吃会影响宝宝的食欲。

不按时吃饭

有的妈妈因为工作忙,或者按照宝宝的进食欲望安排就餐,导致宝宝就餐时间紊乱,偏食挑食。

宝宝挑食的解决办法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挑食,按时吃饭,避免不好的习惯影响宝宝。尽量给宝宝少吃零食,要选择营养价值高的零食,如坚果、豆腐干等。尽量把饭做得好吃一点,促进宝宝的食欲。

宝宝的能量需求

在这一时期要特别注意宝宝能量的需求,能量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最重要的因素,一旦能量供应不足,便会耗费宝宝体内储存的脂肪或蛋白质,以满足生理需要,这样就会导致宝宝营养不良,还会导致生长发育缓慢、消瘦等。反之,如果能量供应过多,就会引发肥胖症。

能量是食物转化形成的,是由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三种营养素在体内代谢时释放出来的,人体就是通过这个代谢的过程释放出的能量,来维持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宝宝的能量消耗与成人不同,除了基础代谢、动作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的热能消耗以外,还包括生长发育所需的热能。

怎样喂养10~12个月的宝宝

如果这个阶段还不给宝宝及时换乳,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宝宝的食欲。这一时期宝宝已经能够适应主要的一日三餐加换乳食物,营养重心也从配方奶转换为普通食物。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增加食品的种类和数量,要实行营养配餐,制定每餐组配3种以上食物的食谱。经常变换主食,要使粥、面条、面包点心等食品交替出现在宝宝的餐桌。做法也要更接近幼儿食品,要软、细,做到易于吸收。

建议每日营养饮食量:每天两次奶,约400毫升,逐渐练习不用奶瓶喝配方奶。主食做到和大人饮食时间统一的一日三餐。宝宝的副食用量是因人而异的,但是用量和次数都不应过多,要根据对宝宝的观察来进行调整,但是水果和饮奶量是一定要保证的。

在两餐中可以适当给宝宝吃一些点心,但要注意糖和巧克力不要吃,一来容易蛀牙,二来容易堵住宝宝的喉咙引起窒息。

不要给宝宝吃过多的鱼松

有的宝宝很喜欢吃鱼松,喜欢把鱼松混合在粥中一起食用,妈妈也喜欢喂养宝宝鱼松,认为鱼松又有营养又美味。虽然鱼松很有营养,但是也不能食用过量。这是因为鱼松是由鱼肉烘干压碎而成的,并且加入了很多调味剂和盐,其中还含有大量的氟化物,如果宝宝每天吃10克鱼松,就会从中吸收8毫克的氟化物,而且宝宝还会从水中和其他食物中吸收很多氟化物。然而,人体每天吸收氟化物的安全值是3~4.5毫克,如果超过这个值,就无法正常代谢而储存在体内,若长时间超过这个值,就会导致氟中毒,影响骨骼、牙齿的正常发育。

营养补充方式和缺乏表现

“补”与营养素

现在“补”的观念深入人心,一说到营养素的缺乏,家长想到的首先就是吃药,于是补钙、补铁、补锌……但是宝宝的营养健康不是吃药补出来的,而是均衡饮食吃出来的。医学专家指出,一旦出现营养缺乏,肯定是吃饭出现了问题。家长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宝宝膳食是否科学合理、搭配是否正确。找出问题后及时调整,同时增加营养高的天然食物就足以补充宝宝成长必须的营养元素了。

营养素过度补充是有危害的。宝宝生长发育快,对各种营养的需要按体重计算,如蛋白质及热量是成人的3倍。蛋白质是构成生命最重要的原料、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但蛋白质补充过剩会带来很多弊端。蛋白质在人体内分解的产物如氨、酮酸、铵盐、尿素等,在一定条件下可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宝宝在生长发育阶段,如过多食用蛋白质,不仅会增加肝脏负担,更会引起消化不良。蛋类是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但蛋里缺少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所以单一食用亦不利于健康。另外如果宝宝大量服用高浓度的鱼肝油,就会引发厌食、昏睡、头痛、皮肤干燥等症状。

给宝宝进补的膳食误区

食物种类过于单调:许多家长不重视对宝宝食物种类的多样化和烹调方法,给宝宝的食品过于单一。

还有的家长每天将菜粉、鱼粉和肝粉拌在米粉中,使宝宝分辨不出不同食物的味道和质感,慢慢地宝宝不仅得不到全面的营养,还会产生厌食情绪,导致偏食。所以妈妈在做菜的时候一定要变换花样,养成宝宝吃各种食物的良好习惯。

1岁左右的宝宝,每天应该吃至少10种以上的食物。妈妈们可以做些颜色鲜亮、营养成分全面的菜式。

利用一天2次的零食补充营养

一日三餐中可能会吃很多东西,但是也会出现营养的供应不足,或营养不均衡等,所以不足的营养部分,可以通过正餐间隙中的2次零食来补充。在正餐的间隙添加一些营养食物,如水果,蔬菜等,来补充营养的不足。但是也要注意,在给宝宝添加零食时一定要注意用量,不要给宝宝食用太多的零食,而影响正餐的量。比起加工食品或饼干、巧克力之类的甜食,给宝宝食用利于消化且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比较好,例如奶制品、新鲜的水果等。